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已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和中国逻辑史著作中,对先秦逻辑思想的开拓者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中说:“孔子的正名主义,实是中国名学的始祖。”汪奠基《中国逻辑思想史》是从邓析开始撰写的,他虽没有断言邓析是中国逻辑史的鼻祖,但由其书的结构——“第一编先秦逻辑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邓析与形名”可见,他把邓析作为中国逻辑思想的开创者。温公颐《先秦逻辑史》则明确写道:“《汉书·艺文志》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中国逻辑史的开创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学术界“中国逻辑史的开创者是邓析”的观声、提出异议,指出中国逻辑史的开创者不是邓析而是孔子。主要理由是: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把思维作为认识对象的学者。2、孔子首次提出“名”这个重要逻辑范畴,标志着中国逻辑史的发端。3、孔子言论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逻辑思想。文章最后一部分对“中国逻辑史的开创者是邓析”这一论点的四条主要论据逐一进行了分析和反驳。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邓析是中国逻辑史的开创者一说提出质疑,从《邓析子》伪书不能引以为据、古籍中的邓析形象以及邓析思想的性质三个方面加以论证,认为邓析并不是在讲逻辑,历来认为名家(《汉书·艺文志》列邓析为名家第一人)的学问是名学即逻辑学的看法是误解。  相似文献   

4.
<正> 杜老国庠(守素)先生(1889——1961)毕生致力于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其中尤着力于先秦思想史的探讨。对中国先秦逻辑思想史的探索,尤见功力的《先秦诸子思想概要》第九章:《名辩》章是关于先秦逻辑思想史的精湛之作,具有甚高的学术价值。关于思想史的著作,从学术高度上,必须要求遵循恩格斯关于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的辩证逻辑思想。要求能在历史的论述中,抓住历史的逻辑,能够从纷繁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5.
邓析是一位理论严密的逻辑学者,是先秦逻辑史的第一人,以“两可”之辞著称。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指责邓析操“两可之说”,“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吕览·离谓篇》)直至今日仍有不少逻辑工作者认为邓析的思想属相对主义诡辩论。那么邓析何以落得操“两可之说”之名呢?从《吕览·离谓篇》中所记载的一则故事来分析,我们不难窥探到邓析这一逻辑思想的基本义蕴。 故事说:“郑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尸者;富人请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邓析曰:‘安之,人必莫之卖者。’得尸者患之,以告邓析,邓析又答之曰:‘安之,此必无  相似文献   

6.
1989年6月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史》是由张岂之先生主编、国家教委审定的高等学校统编教材,是一部长达70多万字的学术著作。《中国思想史》第七章第四节关于‘’战国时期的道家派别”的论述,本人提出不同的见解。第七章第四节的标题是:“战国时期的道家派别”这个标题和目录第2页不符。目录中第七章第四节的标题是:“战国时期的道家别派”,那么二者究竟谁错了,从第七章第四节的具体内容来看,显然是《中国思想史》第127页标题:“战国时期的道家派别”错了。请看:“我们将这四派称为道家别派”(第127页)“如果说杨朱一派…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逻辑史上,因明(亦称因明学)同古希腊的逻辑、中国古代的名辩学是三颗瑰丽的明珠。因明不仅在古代印度佛教和人们思维活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世界各国逻辑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世上界上许多国家的学者利用翻译、注释、论文、著作等形式探讨和推广因明。在介绍和研究因明方面,中国的学者首当其冲。过去有人把中国逻辑史粗略地划分为先秦的名辩学,隋唐的因明和明清以后的逻辑学三个阶段。而今中国已故著名逻辑史家汪奠基先生在其《中国逻辑思想史》和周文英同志的《中国逻辑思想史稿》里也都列专  相似文献   

8.
刘向《校上邓析子叙》和《列子·力命》都说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两可之说”为邓析学说的重要内容。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说的分析和评价多有不公,指责“两可之说”是一种“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吕览·离谓篇》)的相对主义诡辩。笔者认为,这种指责不仅失实,而且恰恰抹煞了邓析思想的闪光之处。邓析的“两可之说”载于《吕览·离  相似文献   

9.
《道的争论者》评介程捷一部好的思想史,对所有具备一定知识的人,都可以说是开卷有益。因为思想史不仅限于一家或少数几家的思想,如中国思想史,它包括了中国几千年最重要的和次要的思想家的心灵和观念的活动。即使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也包括了从先秦到汉代“罢黜百家、独...  相似文献   

10.
思想史研究     
主持人语在中国思想史上,先秦诸子的时代是令人称羡的“自由”时代,那时百家竞起,蜂出并作,各以新论驰说,思想高峰一再呈现。学界一致公认,先秦时代自由的学术空气,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最伟大的经典时代。尽管如此,学界从未有人提出先秦学术思想已有“自由主义”。因为一般认为,自由主义是一个来自西方近现代思想史的概念,有其特定含义。它不仅是指自由的风气,更是指替自由辩护的理论乃至政府政策。本期本专栏刊发的蔡德贵先生《论先秦齐国与稷下古典自由主义》一文,提出先秦时齐国已经产生了古典的“自由主义”,这是一个颇有新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名辩逻辑思想始于春秋末年的邓析和孔子。在经过了先秦时期的长足发展之后,它开始逐步走向衰落。虽然在近代,名辩逻辑得到“复兴”,但这只是针对它重新得到研究、并重新得到确认和阐发的事实而言。这期间,中国学者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大量译解国外逻辑,宣传和论证逻辑科学(主要是形式逻辑),及近代科学方法的重要作用等等。他们没有提出任何对形式逻辑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和论断,更没有提出过新的逻辑系统和逻辑理论。所以,此时期就名辩理论本身而言并没有得到发展。因此,可以说自先秦以后,中国名辩逻辑就开始日益衰…  相似文献   

12.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史学科点创建于1950年,奠基者是对中国思想史、社会史研究作出卓越贡献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侯外庐先生。1934年,侯老专著《中国古代社会与老子》出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多种中国思想史著作。抗战胜利到建国初期,侯老和他的科研集体完成《中国思想通史)(5卷6册·260万字),这是第一部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思想通史著作。侯老和他领导的科研集体被称为候外庐学派。该学派在长期科研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优良的传统。这里仅概括介绍两点:一是将社会史研究和思想史研究结合起来;二是善于组织集体科研.打攻坚…  相似文献   

13.
《墨子·公输篇》,是我国先秦诸子散文名篇.因此,一向被选人高教文科教材和中学语文课本.在笔者看来,某些高教教材和中学语言课本的注释,颇有几处欠妥.故提出商榷,聊备同行教学时参考.一、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于非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云:“夫子何命焉为:先生有什么见教呢?”“‘何……焉为’;表疑问语气的一种句式.”中学语文课本注:“‘焉’和‘为’合用,表疑问语气.认为“焉”和“为”连用,表疑问语气,欠妥.问题在于,除《公输篇》外,在我国古书中,找不到“焉为”连用表疑问语气的例句.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4.
在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研究的考察中,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沿着横向的研究路径,通过分析“名”的本义、“名”的产生、“名”的分类、“名”的作用、命“名”的要求、“名”与“实”的关系、“名”与“正名”的关系以及“正名”的规则,对“名”究竟是什么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诠释,旨在不断逼近“名”在先秦逻辑思想史中的本真涵义。  相似文献   

15.
《诗经》“德音”考辨刘运兴“德音”一词乃商周习用熟语,于《诗经》中凡12见:1、《邶风·日月》第三章;“乃加之人兮,德音无良.”传曰:“音,声;良,善也.”笺云:“无善恩意之声语于我也.”2、《邶风·谷风》第一章:“德音莫违,及尔同死。”疏曰:“夫妇...  相似文献   

16.
伍非百在《中国古名家言》中对“名家”作了较为新颖、全面的研究。伍非百把先秦与“名”有关的学问都归入“名家”,是一种广义的“名家”观;伍非百认为“名家”始于邓析,“名家”与“形名家”异名同实;在系统论视野下讨论“名家”现存典籍,名学即逻辑学。  相似文献   

17.
对《论语·乡党》末章的理解,历来分歧很大,共、嗅两个字是理解问题的关键,“共”应与“拱’’相通,“嗅?’应当作“臭”,为张两翅之貌。要正确理解此章需要几个前提:第一,必须了解孔子的思想;第二,必须了解子路的性格;第三,必须了解《论语》一书的特征。《论语》一书有内在的逻辑,是按照孔子一生的出处进退和思想学说精心编辑而成,故《乡党》篇不可能是子路一人集录。  相似文献   

18.
穆克宏先生撰文对高等教育出版社版《中国文学史》的魏晋南北朝部分提出了一些看法,笔者是此部分第一、二章的执笔人,在研读了穆先生的文章后,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本文认为“正始之音”可以用来指正始时期的诗歌,而且这种用法在北齐人邢劭、隋初人王贞、唐初人李善的文章中即已出现;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的“正始之音”也指的是正始诗歌;建安文坛的领袖是曹操,而曹丕只是邺下文坛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中国逻辑史研究之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以《墨经》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名辩逻辑究竟属于何种逻辑类型?这是近年我国逻辑学界争论的热门话题。本文不打算讨论中国古代名辩逻辑是不是形式逻辑,只想就有些学者提出的“中国逻辑史应以中国古代的传统形式逻辑思想作为主要和基本的研究对象和范围”[1]这一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问题发表看法。笔者以为,既然是“中国逻辑史”,那么,循名责实,其研究对象就应当是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就是说,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关逻辑问题的思想、理论,都应当纳入中国逻辑史的视野。“中国逻辑史”不等于“中国形式…  相似文献   

20.
《先知的智慧——比较视野下的先秦诸子思想文化精华》是我校张立新教授继《神圣的寓意》之后又一部以比较学眼光解读中国文化经典的论著。该著把论域定位在对先秦诸子思想精华的讨论上,不是泛论先秦诸子,而是着眼于民族精神品格的构建,撷英采华,表现了敏锐的学术眼光。张著认为:老聃、庄周以“道”的永久神秘性为逻辑起点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孔丘、孟柯以仁义为主要内涵的伦理思想,墨翟兼爱、贵义的宗教理念,屈原的求索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和活力的思想精华。这些思想若能得到有效整合,对内可以多元互补,为民族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