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郭爱君  范巧 《西北人口》2008,29(3):18-22
准确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发展劳务经济意义重大.文章在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分为农业刺余劳动力和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剩余两部分的基础上,通过试算甘肃省农业劳动力供给和需求、耕地面积、农村劳动力供给、农村非农劳动力需求的时间序列模型以及城市化进程对劳动力转移吸纳模型的各种可能形式,得到各种模型的最优形式,进而估算未来几年内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  相似文献   

2.
齐齐哈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利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存在和移动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存在着一系列的困难与障碍。在客观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合理转移及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在14 亿左右,据估计到2000 年将超过2 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已经成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人口特征及模式, 进一步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利与弊, 在此基础上,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了一定的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4.
转轨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本文试图分析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征及其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剩余劳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体制改革与就业结构的变化 ,并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同时指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6.
韩景愈 《西北人口》2007,28(6):38-43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像甘肃省武山县这样人多地少,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农业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问题,更是值得探讨和关注。这一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兴衰,乃至我国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甘肃省武山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其现存劳动力转移方式的几点建议,即通过农业深层次开发,当地优势资源的规划利用等方式,增强农业、农村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从而实现农业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型化就地转移。对这一新的转移模式的探析,对我国其它农业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也将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东西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较为切入点,通过对两者的异同分析,认为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转移之路;并进一步论证了其历史必然性,指出了需要注意的几种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再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能否解决好其再就业问题成为中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城市化对解决剩余劳动力的效果、承包制和户籍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政府基层组织对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以及国际劳务输出等方面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针对目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提出在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中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有效解决的根本途径,而在"三化"协调发展中逐步推出和完善城镇化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则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当前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在 2亿左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已经成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可以看出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徐延辉  魏亚蕊 《西北人口》2010,31(5):29-34,40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必然趋势,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就地转移和向城市转移是主要转移方式。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城市吸纳就业能力的下降,对外劳务输出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第三条道路"。本文以河南省濮阳市的T村为个案,利用劳动力迁移理论,探讨了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跨境就业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黑龙江省是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省农民就业程度与效果。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但数量大,而且,转移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对黑龙江农村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提高农业吸收现代技术的能力,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把黑龙江省农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李翠锦 《西北人口》2014,(1):34-38,44
本文基于新疆30个贫困县、3000个农户、2008-2010年的微观面板数据,在控制了家庭规模、劳动力数量等家庭特征变量和粮食播种面积等村庄特征变量的前提下.运用固定效应法与工具变量法分别考察了劳动力迁移规模、迁移方式与迁移区位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力迁移对贫困的缓解效应。回归结果表明:劳动力迁移规模虽然对农户农业收入有负向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农户人均收入与利他性收入:自发性迁移与政府组织性迁移方式均能显著提高农户收入,且自发性迁移的作用更强;省内县外迁移对农户收入的提高最为显著,其次为县内乡外迁移.省外迁移不影响农户收入:劳动力迁移规模提高了中等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但对贫困户的贫困无缓解效应.也不影响富裕户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征、规律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地域特征、就业手段特征、流动性质特征。农村劳动力流动体现着三大规律,即动力规律、流动规模有限规律、推拉“双反”规律。这些特征和规律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动、实现农民增收的途径:一是拓宽农业发展思路;二是加快乡镇企业发展;三是提高城镇化水平;四是鼓励农村外流劳动力回流创业。  相似文献   

15.
郭亚莉 《西北人口》2007,28(1):35-3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团体,也是最弱势的群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解决农民权益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于整个中国社会而言,农民工阶层的上向社会流动是事关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优化社会结构、保持社会稳定、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等宏观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我国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工阶层"凝固化"倾向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令广大的农民工上向社会流动为全社会带来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湖北、河南两省845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值无序选择回归模型分析了禀赋依赖、能力水平以及控制变量对农民夫妻联合迁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禀赋依赖与能力水平均对农民夫妻联合迁移或夫妻单方迁移具有显著影响,农民夫妻联合迁移或夫妻单方迁移依赖于人力资本禀赋、社会资本禀赋和自然资本禀赋,而经济资本禀赋对农民夫妻迁移行为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农民夫妻联合迁移预期和自身能力水平、与其就业结构之间存在不匹配路径,促进农民夫妻联合迁移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其就业能力与放宽行业准入条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规模大、行业集中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等特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在于积极发展小城镇、加强乡镇企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开放服务业市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劳动力出于商品多样性偏好和节约商品运输成本的目的集聚于厂商集聚的地区。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NEG模型研究了劳动力流动跨省迁移的影响因素,着重考察了市场潜能对劳动力跨省迁移的作用。研究发现:市场潜能对劳动力跨省迁移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从而证明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前向联系”;地理距离对劳动力跨省迁移有弱化效应,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工资水平、就业率、边界效应对劳动力跨省迁移有显著的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20.
Inbal Ofer 《Mobilities》2017,12(3):479-491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vement across space and social mobility by analyzing the conditions for internal migration in Spain during the years of the Franco regime. Specifically it reflects on the ways in which migration from the countryside into self-constructed shantytowns in the greater Madrid area was perceived by migrants themselves, and on the strategies that enabled migration to be carried through. By focusing on the challenges that internal migration posed to the spatial practices and mobility regimes of the dictatorship, the article also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 movement, social mobility and political repression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nationalist dictatorsh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