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现有的所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中,电视被人们称之为“第一媒介”,它可谓时代的宠儿,是集传播新闻信息、提供文化娱乐、进行社会教育、从事广告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强大的现代化传播工具。可以说电视作为当代大众传媒技术的最高成就,已深刻地影响了传播活动的形式、意义和功能,并由此而对整个当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电视的众多功能中,传播新闻信息无疑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电视新闻是电视节目的骨干,是电视成为新闻传媒的最重要因素。据1992年全国广播、电视、报刊三大传媒受众调查表明,电视的受众比例为95.6%,…  相似文献   

2.
电视谈话节目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一种节目形态,其追求的是以人际传播形式完成大众传播活动。在谈话现场,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效果直接决定着大众传播的效果。谈话节目主持人理所当然要利用电视传播这一人际交流的优势,使主持人、采访对象、受众完成思想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让节目更具有亲和力,让受众更有参与意识。而要使采访活动取得这样的良好效果,就必须特别注重采访过程中的倾听这一基本环节。电视谈话节目通过人际传播来实现大众传播,所以人际之间交谈中倾听的特点在谈话节目中出现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相似文献   

3.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电视节目主持人和现场嘉宾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人际传播,而电视将这一内容传递给成千上万非现场的观众,这又是大众传播。由于主持人的特殊身份,大众传播融合了人际传播,媒介和受众才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邢秋艳 《理论界》2007,(5):94-95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是接收信息的终端,只有真实感人的人物和事件才能被受众认可和接受,真实和感人,是典型人物具有生命力的双翼。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播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传播活动,它还具有“至善”的道德价值追求。大众传播活动作为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互动行为,既是传播道德的活动,又是道德的传播活动;既对社会整体的道德建设和个体道德品质培养发挥作用,又受到社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个体的影响和制约。实现大众传播的道德性离不开科学的社会道德体系和优良的制度保障,同时更是所有参与大众传播活动的道德个体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6.
宁夏西海固地区农村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农村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情况的调查问卷》资料为依据,分别对西海固地区农村受众接触报纸、广播、电视媒介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得出: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农村受众没有成为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稳定受众”,在政策宣传、信息服务及维护农民权益等方面,新闻媒介在西海固地区的功能发挥不容乐观,其问题的根源在于该地区的城乡新闻媒介资源分配和占有不均、当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收入水平较低及当地自然条件恶劣对媒介自身发展有限制等,并就今后如何加强大众传播媒介在宁夏西海固农村地区的传播功能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点对点的个性化传播模式与点对面的大众传播模式共同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行为经济学和传播心理学研究启示,当前传播者面对的不再是具有理想认知容量的受众,而是“认知带宽”各异的受众。认知带宽即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处理特定媒介信息的实际认知空间,是个体以自己认知焦点为参照所能展开的认知广度与深度。认知带宽可能受受众携带的易感因素影响,出现高密型、低窄型、浅阔型和狭长型带宽表现。传播研究需在认知带宽思路下理解影响受众认知焦点定位、限制受众认知空间展开的个性化因素,才能优化传播实践。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大众传播中的人际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电视节目主持人和现场嘉宾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人际传播,而电视将这一内容传递给成千上万非现场的观众,这又是大众传播.由于主持人的特殊身份,大众传播融合了人际传播,媒介和受众才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是接收信息的终端,只有真实感人的人物和事件才能被受众认可和接受,真实和感人,是典型人物具有生命力的双翼.  相似文献   

10.
电视观众作为大众传播受众的一个部分已形成强大的群体,这个群体无论对电视产业还是对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建立电视观众学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由于电视技术的迅猛发展、传播方式的转变、节目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电视传播由点对面的广播变为点对点的窄播,受众的概念也由过去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选择的观众。电视观众学作为大众传播学的一个新学科,在新世纪新时期应明确自己的责任,担负起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信息社会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信息接受空间,同时也增大了传媒业的竞争态势,受众注意力资源的开发与争夺成为传媒业竞争的焦点。应该从受众对电视新闻的收视需求出发,在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中确立有效地满足这些需求,以取得最佳信息传播效果的具体方法及策略。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受众诉求与话语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信息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基础,而平等沟通理念是全球化时代的主旋律和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潮流,因此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应把受众置于一个新的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能忘却受众,而应以当代中国大众为传播本位,切实重视受众的心理诉求、接受方式和接受指向,进而建构新的契合受众生活境遇、认知能力和接受情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3.
张政法 《兰州学刊》2006,(12):192-194
本文从社会、传播、个人三个层面对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话语责任进行了探讨,并理析出了确立和承担话语责任的两个基点:立足于大众传播的性质和任务,立足于主体的认识和创造。文章认为,社会层面的责任承担,在为大众传播确定方向的同时,也为具体的有声语言创作确立了高远的目标;传播层面的话语责任是主体对大众传播作用具体化的认识;而在个体层面,话语责任则是指传播主体进行具体的语言创作、话语表达时所应承担的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14.
尹淑君 《理论界》2010,(4):156-157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丰富的传播现象。电视谈话节目是在正常状态下,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一种节目形态,其追求的是以人际传播形式完成大众传播活动。倾听构成主持人与嘉宾、观众沟通的前提,表述说明主持人要有话语权,善解人意是指主持人对嘉宾的尊重和节目中体现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赵冠闻  郭玲玲 《理论界》2006,(11):136-137
本文通过对媒介发展历史的描述,分析了媒介演变的客观规律以及信息环境的特点,并通过对现阶段受众的信息接收形式的探讨,分析概括出分众传播出现的原因及其必然性,并讨论了分众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社会转型时期的传播现实,结合当前舆论引导中新的特点,借鉴大众传播议程设置的理论成果,对传媒和受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阐释。文章提出:有效的舆论引导是以体现引导和参与的主体互动为特征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传播主体的主动性、指导性和权威性,而且有利于增强接受主体的依赖性、自主性和参与性。  相似文献   

17.
殷文 《兰州学刊》2014,(10):134-139
随着全球老年化社会的到来,老年受众与电视研究成为老年传播领域的热点。西方老年受众与电视研究对于老年人的媒介再现和老年受众对电视的使用与满足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认为电视对老年人特征的再现是扭曲的,老年人在电视中没有占据应有的比例,老年人对电视的使用有着较多的社会交往动机和社会效用。而随着对老年受众与电视节目、人物之间类社会互动研究的深入,该领域出现了日常生活研究的趋向,将老年受众放置日常生活情境中研究电视与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互动关系,该转向契合了受众观转向和民族志转向,从而成为老年传播领域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传播的效果指的是大众传播的受众对信息的接受以及接受信息后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反应。大众传播的效果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认知效果、态度效果和行为效果。研究大众传播怎样取得效果 ,这三种效果的研究都非常重要 ;同时研究大众传播怎样取得效果还要考察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多种因素 ,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获取和提高大众传播效果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报发行量少且主要依靠纸质媒介传播知识信息,传播信息的实时性和知识的可验证性较差,传播信息的受众数量较小,难以凸显高校学报学术交流的效果和影响力。高校学报的信息传播具有一般信息学的本质特征,符合香农(Shannon)的一般信息传播模式,由此构建高校学报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型。高校学报的信息传播也是一个大众传播过程,运用大众传播理论和物联网技术,构建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学报信息传播体系结构,在感知层实现知识信息的可追溯性和验证性,在网络层实现知识传播的实时性和传播信息受众的广泛性,在应用层实现多媒体手段的知识信息获取和高校学报的综合评估认证。因此,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学报信息传播对于高校学报数字化、网络化是一种提升。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众传播对文学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学传播要素的变化上:作家明星化、读者受众化、作品商品化。这种变化与当代社会对多元信息的需求、中国当代大众传播“洗牌”的特定阶段、大众传媒技术的工具理性与文学的感性体验的冲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