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称为继土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中国当代农村第三次革命”的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大部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减轻。但是,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时候,许多农民的脸上刚露出笑容又被愁云遮住了。因为“显性”负担刚减下去、“隐性”负担又升上来。随着农村教育、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医院改民营、公办学校改私立,农民的医疗支出、教育支出、婚丧嫁娶支出这三大隐性负担日趋加重,成为压在农民头上的新的包袱,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逐年增加,承包地被不少农民视为“负担”,大量土地因此撂荒。因此,让土地流转到愿意种田的人手中,就成了解决土地撂荒危机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农村土地流转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促进农村集体土地合理流转中的有效措施,做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媒体报道,刚被华中科技大学“清退”不久的奥运冠军杨威,很快又出现在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新生名录中,而北体大这个36人的研究生班首次开课,就有包括杨威在内的33人缺席。大学教育该如何对待这批“特殊人士”,考验的决不仅仅是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自确立了”一圈两翼”的发展格局,政府对此地区农民贫困幅度广和深难题加深了思考,也加快了解决步伐。真正直面与解决“一圈两翼”农民负担是关系重庆新农村工作成败的关键问题。“免农业税、农机补贴、对农村学生的义务教育、合作医疗”之后,农民真的放下包袱轻装走向新农村建设之路了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子女上学难、农民看病难和新农村建设等农民负担问题已然成为农民的新负担,农民真正减负之“路漫漫”。本文立足”一圈两翼”地区新时期农民负担出现的背景,从分析农民负担的形式入手,结合重庆市的实际,对如何减轻”一圈两翼”农民负担对策进行多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5.
林永健 《领导文萃》2006,(10):21-26
胡锦涛总书记考察福建,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就是如何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农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在工农差别、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之下,政府将有限财力的大部分投向城市,造成了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农民承受的税外负担越来越重。城乡差距的扩大,集中体现在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上存在着的不公平,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迫切要求享受真正的“国民待遇”,对医疗保健、文化体育、交通通讯、教育…  相似文献   

6.
明炜  陈平 《决策与信息》2013,(12):294-29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几年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参合农民的医疗负担,提高了农民利用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有效缓解了农民的“就医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状况,取得了“农民得实惠、卫生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三赢”效果。但毋庸讳言,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而农村社会发展更是“短腿中的短腿”。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严重不足。是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还是影响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8.
趋势     
《领导文萃》2007,(12):8-9
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新农村政策体系正在形成 1、取消只针对农业和农民的四项税收和其他负担。2、对农民实行多项生产性直接补贴。3、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发展农业水利、农村交通、电力和沼气。4、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政府新增的这方面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5、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着力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和农民工等特殊人群的权益。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改革有"四不"底线要求,那就是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产量改下去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村是弱势地区,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如何在农村产权交易过程中确保不违背农民意愿、不损害农民权益;如何保护耕地、不改  相似文献   

10.
从政语丝     
《行政诉讼法》颁布后,一些地方农民因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如负担过重、经济纠纷、土地纠纷处理不公等),把乡政府告上法庭的案例逐年增多。在法庭上,农民能够运用政策、法律对簿公堂,而一些基层干部却束手无策,往往败诉,被农民“上了一课”。这种“政策倒流”的现象,使农民对基层党组织信任度下降,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广角》2003,(6):57-59
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被称为“三农问题”。在今年的两会上。“三农问题”再次成为代表和委员们谏言献策的热点话题。3月6日。温家宝同志参加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湖北代表团讨论。谈到“三农问题”时强调:共产党人一定能走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他还特地询问代表团里是否有来自监利县的人大代表。当地税费改革实施的情况怎样?农民的负担是否真的降下来了?而三年前。担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也是在两会召开期间。就“三农问题”上书国务院领导。反应了当地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受到高度重视。三年后。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即将结束之际。李昌平第一次面对电视镜头回忆了他当时上书总理的心路历程。阐述了他对“三农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12.
长寿镇是遐迩闻名的“长寿之乡”,曾两次荣获“中国乡镇之星”,两次荣膺“湖北省楚天明星乡镇”、“湖北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湖北省粮食生产十强乡镇”、“湖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十强乡镇”,连续三年被评为“省民政工作全优乡镇”。近年来,长寿人走出增产不增收的困境,围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加速发展地方经济,取得了明显成绩。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具体表现在增加老年人收入、减轻农村居民的养老负担、制度保障农民养老、改变“储蓄养老”的农村养老现状等几个方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拉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居民还有很多尚未满足的消费需求,所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惠及各类农村主体在养老制度保障下,将在带动我国的国内消费方面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心,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努力使农业增产增收、农民富足富裕,促进农村、农业和农民协调发展的同时,还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全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远程教育项目。这些举措是填平数字鸿沟、缩小社会差距和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是党和政府对科教兴农政策的战略性布局。近年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一村一大”计划等一系列远程教育工程相继启动。  相似文献   

15.
“十五”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设小康社会,其工作重点在农村,其前提取决于农民生存环境的大力改善和生活质量的迅速提高。在基本目标确立之后,如何选择有效的发展模式,找准适宜的发展路子,是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方针。自去年开始,恩施市在这方面作了有效探索和大胆实践,确定在全市农村大力推行以“五改三建两提高”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新村建设,并在办好试点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咨询与决策》2004,(4):22-23
春节刚过,带着对农民增收和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关心,我们深入到武汉市农村信用联社系统进行了调研。与江汉、洪山、江夏、黄陂、新洲区委区政府领导进行了座谈,与莱特纸品、红人集团、华宇集团等中小企业进行了交流,听取了先锋、江南、江夏、新洲信用联社的情况介绍。通过调研,我们惊喜地发现:武汉市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武汉联社)在服务“三农”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隽水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通城县委、县政府“建成鄂南经济强县”的发展目标,挖潜力、巧借力、促合力,全面实施“三大战略”,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建设,有力推动了隽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咸宁市经济综合实力“十强乡镇”地位,并一举跨入了全省“百强乡镇”行列。  相似文献   

18.
王连喜 《管理世界》2004,(6):151-153
<正> 改革开放以来,长期被禁锢在土地上的中国亿万农民开始了缓慢而又艰难的从无序到有序的流动,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工潮”。农民流动,实质上就是通过乡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使农民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摆脱和解放出来,实现农民职业与身份的分离。作为我国社会变迁和转型的缩影,农民流动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三农”问题本身,农民的流动为国家对农村的有效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由徐勇、徐增阳所著的《流动中的乡村治理》一书,在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之后,对现阶段农村流动人口的特征、农民流动与乡村治理的关联性(影响),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政府监管市场主体的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理应主动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积极拓展监管服务领域,不断延伸监管前沿,把监管市场主体与服务“三农”有机结合,更加贴近农村、农业和农民,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粟东 《科学咨询》2009,(19):56-56
教育体制改革已进行了多年,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也一变再变,教学方法也随之越改越先进。但作为农村乡镇中学的老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少,少有机会走出校门,向优秀的老师学习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因此只能自己通过网络来学习,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些年来笔者根据本班的学生的实际采用了一些适合本班学生情况“老”的、“笨”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