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孕育了黄河两岸中华儿女自强、拼搏、团结、开拓创新和乐于奉献的民族精神,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黄河文化仍然充满生机,向所有人展示着中华文化精髓的光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讲好黄河故事,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是我们当代黄河儿女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程传忠 《决策探索》2014,(14):F0004-F0004
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由王玲夫妇于1986年创办,位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黄河金沙泥艺术的前身为黄河澄泥艺术。因其原料中含有金光颗粒和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故此被专家学者命名为黄河金沙泥艺术。黄河金沙泥艺术主要包括黄河澄泥砚、黄河澄泥砖雕、黄河金沙泥茶具三大类。黄河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  相似文献   

3.
黄河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复杂、最难以治理的河流,而如何做好黄河治理工作则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黄河近期重点治理规划》《"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模型黄河"工程规划》的批复与实施,标志着新时期的治黄方略已经形成,黄河治理开发进入改革、创新、发展的快车道.如何全面推进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现代化,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宏伟目标,治黄科研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河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复杂、最难以治理的河流,而如何做好黄河治理工作则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黄河近期重点治理规划》《"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模型黄河"工程规划》的批复与实施,标志着新时期的治黄方略已经形成,黄河治理开发进入改革、创新、发展的快车道。如何全面推进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现代化,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宏伟目标,治黄科研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黄河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专业技术人员分布不均衡,整体布局不合理  相似文献   

5.
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着力打造黄河风情文化产业带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兰州悠久历史、厚重文化的见证,是兰州城市精神、城市形象的象征。加快推进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兰州这一独特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禀赋,紧紧依托黄河文  相似文献   

6.
1981年,张含英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之约,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黄河召唤系我心。这个命题十分恰当地概括了他为黄河事业呕心沥血,艰苦努力的奋斗历程。张含英的家乡是山东省菏泽县,地处黄河下游沿岸,深受黄河泛滥之苦,幼年的张含英,就经常听祖母和母亲讲述黄河决口改道的故事。每年夏秋季节,黄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目标是解决黄河上游缺水问题,达成这个目标有三个解决方案,一是源头调水方案,即西线工程现方案;二是中游调水方案,即小江调水方案或称三峡调水方案;三是下游调水方案,即长江下游向黄河下游送水,黄河下游省市在不减少原有水量的条件下,腾出部分黄河用水指标还给黄河上中游省区的方案。西线工程这样的极其重大的工程,必须对可能的方案进行比选,科学论证,兼顾国家利益、上中下游利益、黄河和长江利益,确保生态与发展并重,确保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福祉。  相似文献   

8.
顺水推舟     
蟠龙战役前,敌人认为我军可能东渡黄河.我即抓住敌心理上的这一“倾向”,故意在黄河西岸集结船只.并以—部分兵力向黄河西岸机动。这—来.就使敌人产生了“果然不出我所料”的错觉,忙调蟠龙主要兵力赶往黄河西岸找我军主力决战,结果蟠龙空虚,守敌被我全歼。  相似文献   

9.
水利工程在当前时代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黄河治理工程,它关乎着防洪工程的安全性、河流生态环境及水资源利用工程,所以要加强黄河管理工作,确保水利支撑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将对黄河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做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 ,黄河断流使黄河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1999年后黄河水利委员会采取严厉的行政措施 ,实现过去两年黄河大旱之年不断流。但只是暂时的、物理上的不断流 ,而不是生态意义上的不断流。维持物理上的不断流相对容易 ,实现生态上的不断流非常之难。黄河断流虽得到缓解 ,但远未根治。黄河断流能否根治 ?其宏观趋势如何 ?21世纪的黄河治理还面临哪些挑战 ?流域管理能否适应新时期的治水要求 ?2002年1月31日 ,借在黄河水利委员会 (以下简称黄委会或黄委 )讲学之机 ,我们对黄委干部做了一次问卷调查。2月1日 ,又与…  相似文献   

11.
段鲜立 《经营管理者》2013,(6X):312-312
<正>三门峡水库是建国后在黄河干流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工程,至今已运行五十多年。几十年来对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发电等已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证了黄河下游大堤五十多年未发生决口,使几十万km2的土地免受洪涝灾害,亿万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不仅促进了黄河下游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给新中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和干流,黄河政治文明是黄河文明最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部分,全面、客观、辩证、长远地分析黄河政治文明的精神内核,萃取其治理智慧,是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逻辑。黄河文明具有丰富的优良政治基因,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大一统的国家观,民惟邦本的价值观,贤能在位的用人观,阴阳平衡的秩序观,五行生克的变革观,总揽枢要的领导观,刚柔相济的治理观,家国一体的人生观,协和万邦的外交观。文明乃民族灵魂与文化血脉,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必须对黄河文明的优良政治基因进行审视、提炼、转化、创新、运用,以增强国家现代治理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省、文化自新、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13.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但同时,黄河也因洪水泛滥和河水干涸给人类带来灾难。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政府的努力之下,才有了关键性的治理成果。本文关注1955—1965年10年间的治黄经验,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这样强有力的执政者领导下,立足于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够集中社会力量,发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成功建设黄河治理的水利设施,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黄河灾患问题。  相似文献   

14.
黄河在上游区域经历了反复的摆荡之后,在中下游地区形成了分布广泛的冲积平原。在山东境内的黄河冲积平原,由于特殊的成土条件,该区域平原具有特殊的地质条件。水泥砂浆深层搅拌复合地基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黄河冲积平原地形的地基建设中。文章介绍水泥砂浆深层搅拌复合地基的概念与特点,列举出其在德州区域黄河冲积平原上某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并且分析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供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原黄河精神具有强大的引导力、凝聚力和推动力,能够引导和推动人们积极树立文化自信。要真正地萃取中原黄河精神以提升文化自信心,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推广渠道、加快文化创新和构建长效机制,让中原黄河精神得以深入人心并且切合时代发展,在提升文化自信心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决策探索》2009,(14):F0004-F0004
亘古不息的大黄河,先于人类出现在东方大地,繁衍了炎黄子孙,孕育了东方明珠;奔腾不止的大黄河,以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中原大地无数杰出人物:生生不息的大黄河,以慈母的胸怀与灵慧,孕育出了大中原深厚凝重的古代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17.
<正>西南部地区代表省: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五大自治区之一。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丝绸之路"上,历史上曾是东西部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作为黄河流经的地区,这里同样有古老悠久的黄河文明。奔腾的黄河,滋养着这片神奇的沃土;巍巍贺兰山,守护着奋进逐梦的各族同胞。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进行了客观评价,分析了黄河金三角地区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了金三角地区旅游合作的战略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黄河下游堤防加固的措施有很多种,但最主要的是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通过施工方法及经济效益,对这两种技术在黄河下游堤防加固中的情况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郑新黄河大桥项目是河南省政府和铁道部的重点工程,倍受省部领导重视。该项目起自原阳县阎庄南,与G107顺接,向南跨越郑焦晋高速及黄河北大堤后,与建设中的京广铁路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