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降价促销,10%,20%,甚至40%……楼市冷空气从它的中心区上海向大江南北扩散。谁都知道楼市拐点要来,但房价下跌无论从速度还是深度上都大大超过了市场的预期。成交萎缩,市场萧条,逼得房企走投无路,而楼市调控至今,银根紧缩,信贷信托等融资渠道被堵,许多房企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的边缘,甚至出现了“绿城集团即将破产”的;  相似文献   

2.
自今年3月7日上海开征房产营业税以来,“国八条”、“新国八条”,“购房两年内转手要征收营业税”等一系列的调控政策相继出台,震撼了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使得房产投资商相继抛售房源,不敢再轻易出手买进。在经历这几年房价的大涨之后。目前上海楼市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期,房产价格、市场成交量持续下降,抢房子之“剧”已不再上演。半年过去了,上海楼市仍未能像许多投资者、开发商所期望的那样,扭转乾坤。  相似文献   

3.
2011年上半年的楼市跌宕起伏,从年初的加息到国八条再到针对福州版“榕十一条”、“限购令”、“一房一价”等一轮接一轮的调控政策给原本狂躁的房地产市场注入了一针镇定剂,同时也滋生了观望与不安。转眼6月份即将过去,福州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显示,上半年福州楼市的住宅成交量同2010年上半年相比,下跌20%,  相似文献   

4.
继二月份成交趋稳之后,福州楼市乍现“小阳春”行情,随着成交逐步回升,楼市似已有回暖迹象。如今,房价成了购房者、业界争论的热点,究竟哪里才是拐点,是转而向上,还是继续下探,市场亟待政策靴子落地。据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统计,  相似文献   

5.
《江海纵横》2005,(4):32-33
今年3月26日,国务院调控楼市“国八条”出台,至今已逾百日。百日博弈,“观望”的消费者与“死守”房价的开发商几近陷入僵持状态。楼市“死结”仍未解开。  相似文献   

6.
京版"国八条"出台虽然旨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化解房市风险,但是事实上它不但无法解决问题,还会带来诸多新问题。分析房价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资本的"逐利性"和市场预期;土地供应的事实垄断和垄断实施;社会财富的累积和流动性泛滥;贫富差距的扩大,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老友》2011,(1):11-13
近几年,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的调控似乎从未停止。其中既有金融危机期间的"救市",更多时候是采取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2009年年底以来,政府开始了新一轮针对房价过快上涨的楼市调控。但令人不解的是,在各方政策对"高房价"围追堵截中,2010年8~9月楼市出现"小阳春",11月下旬"地王"逆市而出。这些似乎昭示着调控之路益发漫长修远。为何调控政策频出,房价却始终没有控制在合理范围?房地产领域究竟涉及多少博弈方?虽然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预计2011年房价将下降近20%,对房价下跌极为乐观,但在通胀的大背景下,政策效果将如何显现?2011年房价走势又将如何?  相似文献   

8.
在2012年的楼市调控力度不见放松的情况下,行情转暖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而市场上浓厚的观望情绪,也导致了福州楼市成交持续陷于萎缩状态。迫于更加巨大的资金压力,开发商不得不采取更多的促销措施。其中一种“精装房毛坯价”的变相降价营销方式,在市场中渐渐流行。  相似文献   

9.
中国楼市又在充满争议中走过了一年。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楼市运行从2007年年初的惯性上涨,到年中的房价"井喷",再发展到目前买卖双方的"僵持"。临近2007年年底,不断传来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一些中心城市房价下跌的消息,多年一路上扬的房价"拐点"似乎就在眼前。然而,这究竟是实景还是幻象?会不会再次出现僵局打破后的暴涨?  相似文献   

10.
二手楼市步入阶段牲调整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苯轮调控的效果已经显现,一线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跌至谷底,房价上涨的步伐得到了遏制,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已进入下降通道。但从长期来看。一线城市的二手楼市依然发展空间巨大,成交量和二手占比仍会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2012,(3):3
编辑寄语:2011年的楼市颇不平静。这一年,全国有超过600个城市出台了房价调控目标,46个大中城市出台了"限购令",10个城市出台了针时楼盘的强制‘限价令"。伴随着"降价、限购、限货"而来的是房产成交数量的同比下滑。多数业界人士和房地产企业一致感觉:房地产业入冬了。那么这次的楼市调整将持续多久,楼市的冬天还有多长?随  相似文献   

12.
在“国十条”发布一周年之际,纵观福州楼市,一手房销量、二手房成交量都急剧萎缩。而3月,福州一手房房价涨幅开始下滑,二手房房价在年内环比首次出现下跌,那么,福州房价是否会延续下行态势?  相似文献   

13.
房价快速上涨现象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题运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了房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房价存在自我强化的正反馈,房价上升与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贷款快速增加并存,而这显然违背供大于求导致商品价格下跌的经济学规律。这一结果说明,房地产市场中可能存在结构型泡沫、地价型泡沫、资产型泡沫和需求型泡沫。增强市场理性预期、建立预警机制等比单纯打击房产投机商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2009,(6):7-7
5月18日《人民日报》: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认为,地价与房价,地市与楼市,互相作用、互为因果。在跌跌涨涨的房地产迷局中,它们的走势,格外引人关注。虽然前一段时间,北京等一些大城市房屋成交量在增长,但是也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议。人们怀疑,这是房地产开发商的炒作。不管是不是在炒作,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楼市的清淡。他说,从租售价格比来看,目前北京的房价存在30%左右的泡沫。楼市的清淡直接导致开发商对拿地的态度更加谨慎。  相似文献   

15.
是不是濒临崩盘边缘?是不是开始第二轮调整?是不是进入了盘整期?为了制止炒房、期房转让等投机行为,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文件,从6月1日起,对购买不到两年的普通住房转让开始征收营业税。而此前,上海政府已经出台对不到一年的住房转让征收综合税的有关规定,再加上银行转按揭的终止,近一段时间以来,投资现象比较普遍的上海楼市投资客纷纷抛盘,房价下跌3000元/平方米等的消息层出不穷。上海楼市真的出现抛盘现象?上海楼市真的濒临崩盘的边缘?鉴于上海在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其房价走向的影响决不仅限于一时一地,记者于5月18日至5月21日赴上海实地调查上海楼市的现状调查。  相似文献   

16.
我们现在的疑虑不是2012年的中国楼市会不会跌下来,这一点己毫无悬念可言。我们现在的疑虑是,如果2012年的中国楼市跌下来,会重创中国经济么?到底应该从怎样的角度去理解房价必须下跌呢?  相似文献   

17.
刘平 《今日南国》2008,(7):48-49
年初央行定下了货币从紧的新一轮宏观调控基调后,部分银行收紧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少房贷者揣测央行的放贷闸口是不是又要收紧了?新一轮房价下跌论在楼市迅速散播。  相似文献   

18.
焦房 《社区》2008,(24):26-26
房价的下跌,让“高位置业”的业主们痛彻心扉。自己买的房子无论是用来自住还是用来投机,在房价的最高点摔下来,一定是最疼的。于是日前在深圳、广州等城市出现了要求补偿房价下跌差价的联盟、甚至出现了激烈的身体冲突。或许是受慑于业主们的愤怒、或者是受媒体舆论和尾盘销售的压力,深圳的部分开发商出现了全额补偿房价下跌差价的举动。于是业主们高兴了,纷纷弹冠相庆。社会一片和谐祥光。  相似文献   

19.
民用技术转军用定价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民用技术转军用时如何定价的问题,基于讨价还价模型分析框架,建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线性报价模型。在模型设立时将预期成本和预期价值的分布拓展为一般的均匀分布,得出均衡价格和成交条件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均衡价格的影响因素和不完全信息对均衡价格和成交效率的影响,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除剩余分配率、技术对军方价值、技术转移成本外,预期成本下限和预期价值上限也是均衡价格的重要决定因素;不完全信息会降低市场成交效率并对均衡价格产生不确定性影响;预期成本下限的提高会提高成交效率,预期价值上限的提高会降低成交效率。打破了不完全信息必将造成均衡价格下降的传统看法,也为加强军民信息沟通的政策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对于房地产业而言是非常特殊的一年,面对楼市调控政策的连连发力,房价下跌局势越来越明显,于是,购房者开始放陧脚步、深度观望;房企从此愁眉苦脸,风光不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