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对我省的财政管理体制,我省对地州市县的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两次改革。一次是1980年,改统收统支为“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该体制的基本原则是: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确保中央必不可少的开支的前提下,明确划分各级财政的收支范围、权利和责任。具体办法是:以1979年财政收支预算完成数为基数,按照企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划分收支范围,确立收支基数。在收入上,分为固定收入和调剂收入,固定收入包括:地方所属企业收入。调剂收入主要是工商税收入。固定收入由地方安排支出,调剂收入上交中央,或按比例分成。我省属于支  相似文献   

2.
财政政策要与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服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途择一种能够适应和推动新经济机制运转的财政政策,便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一、前期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整个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的财政体制和管理经济的调控手段发生了根大变化:一是调整了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二是改革了预算管理体制,对地方财政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调动了地方理财的积极性;三是改革了工商税制度,加强了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四是改革了资金拨转制度和管理办法,实行了“拨改贷”和基金制度,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  相似文献   

3.
探析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是完善财政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可缺少的措施。本文以我国国情为背景,借鉴外国经验,提出了当前完善和发展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具体措施。一、我国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措施我国当前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级包干体制下的转移支付和分税制中提出的转移支付的混合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体制补助(或上解):先确定各地方的收支基数,对支出基数大于收入基数的地方,中央按其差额给予补助;对支出基数小于收入基数的地区,则将其差额上解中央。二是年终结算补助(或…  相似文献   

4.
1994年,国家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将我国现行的地方财政包干体制改为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基础上的“分税制”,这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改革。国库处在国家预算执行工作的第一线,对贯彻实施新的财政管理体制,有重要影响。笔者试就国库如何适应财税...  相似文献   

5.
振兴城市财政的几点思考徐日清,金国相我国在进行结构性税制改革的同时,建立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管理体制,这是为了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建立新的财税运行机制。它标志着以财政包干为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的扬弃,也标志着重新调整中央、地方和国家企业的财政关系...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市财政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特别是1988年省对市实行财政包干之后,有了一个突破性进展。在省对市实行“上解额递增包干,超收全留,短收自补,一定五年不变”的新体制后,市对所辖的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个区和永登县实行“上解额递增包干,超递增部分分档分成”;对长期吃补贴的皋兰县实行“收入全留,定额补助递减”;对收支水平基本相等的榆中县实行“收入定额留用、增长分成”的办法。经过一年的实践,市对县区所试行的上述三种包干办法都已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明显的优  相似文献   

7.
<正>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是西宁市的市辖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北部,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县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从80年代初开始大力开展财源建设.期间经历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取消定额补贴、“分税制”等财税体制变化的几个阶段,呈现出下滑、回升、自给的过程.1990年该县财政收入达到3262.5万元,自给率达到105.2%,成为财政自给县.至“八五”末,财政收入达6348.3万元,年均增长14.2%,巩固了财源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年初国务院决定,民族地区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现已整整三年。当我们回顾这个体制有何利弊之时,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方向对头,利多弊少。根据“四化”建设要求和配合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和文化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对现行民族地区财政体制加以改进,使之更加完善,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从1982年起,我省开始对地、市、县实行“划分收支、核定基数、递增缴补、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教育事业费随之由省统一管理下划到县(市)预算。为分析实行这种财政管理体制后到1988年教育经费的变化情况,我们抽选了沿海、山区人口分布及经济状况不同的顺昌、建瓯、泰宁、晋江、龙海、连江、漳浦、平潭、霞浦、寿宁、长汀等11个县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探讨农村教育投入问题。一、11个县教育经费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常州市试行的财政增长分成体制,是探索财政分配体制改革的一条新路子。这一体制概括地讲就是实行“核定包干基数,逐年递增上交,收支比例挂钩,超包地方分成,短包相应赔补,一定三年不变”的方法。这一改革,是根据常州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财政管理体制是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于充分调动中央、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财政管理体制是规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国家和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在资金分配和财政管理权限方面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各地区经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决定,1994年在全国统一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这是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具体措施。分税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各级财政的权限和责任,做到权责结合,财权与事权相统一。适当集中一部分财力,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既要考虑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需求,又要扶持帮助补助边远贫困地区,合理地调节财力分配,确定分税范围和划分收支,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促进四化建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是确立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基础,是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关键。从宣统年间开始,晚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曾试图改革封建财政体制;辛亥之后,北京政府也曾数次着手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收支,但均因遭到地方政府的反对与抵制而未能成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结构划分问题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并成为国民政府整合中央与地方关系和建立现代财政体制的重要举措,但其实施进程却十分艰难。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结构的划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随着所辖省份日益增多,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如何厘定成为财政当…  相似文献   

14.
财税政策是政府关于支出和税收的决策 ,是政府为影响经济活动的总水平而对财政支出、税收和公债所进行的选择。在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面前 ,对新疆财税政策实践作一反思 ,显得尤为必要。一、目前新疆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一)从财政管理体制看 ,“分税制”对新疆财政影响较大。“分税制”定基数时“一个萝卜两头切” ,一是取消定额补助递增 1 0 %的规定 ,压减定额补助及抵扣中央借款 ,新体制推行伊始就留下了约 3亿元的支出缺口 ,随着正常支出刚性增长支出缺口不断加大 ;二是与原体制相比提高上划两税收入的上解比例 ,五年累计中央多拿约 40…  相似文献   

15.
省管县体制下市级财政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是为实现政府职能服务的,有一级政府就要求有一级财政,即通常所说的“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目前,省以下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省、市、县、乡四级,实行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模式。长期以来,河北省一直沿袭着由省至市至县至乡的逐级管理体制。根据事权划分,这种管理体制赋予各级财政以一定范围的管辖权和自主权。尤其是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后,河北省地方各级财政注重收支管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进一步提高,各地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新的财源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加强财政管理方面也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分税制以来,尽管河北省各级政…  相似文献   

16.
调整和改进我国省以下财政体制对于实现"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两种路径选择:一是统一体制形式;二是统一体制效果。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统一调整和划分地方部分支出责任;加快推进财政管理层级简化改革;统一调整和划分地方部分收入归属;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推动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构建县级最低支出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陈颂东 《西部论坛》2012,(1):102-108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是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大调整,扩大县级财政自主权的效果取决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和财权的划分。河南省直管县体制运行效果并不理想,第1批5个试点县市的财政自给能力和人均财政收入占全省县级人均财政收入之比仍然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与河南省市县财政体制转换过程中实行的"保存量、调增量"这一维护市县既得利益的改革策略有关。扩大县级财政自主权,应比照省市财政关系重新界定省级财政与县级财政的收支范围,并建立省对县的激励性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中央统收统支体制早已成为财政体制改革的对象。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却一直未能建立起一种新型财政体制,尤其是中央与地方分级财政体制。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未能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分级财政体制的基础是什么?二是改革统收统支体制的同时,如何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宏观间接控制?三是随着中央财力的相对减少,有没有办法来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致富?日本、联邦德国的分级财政体制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一)事权与财权相统一是分级财政体制的基础;(二)财源调整制度是中央加强对地方间接控制机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思考奚昌颐财政体制,指的是国家管理财政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与管理形式,其实质是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既定财力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即中央和地方政府、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自治权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自治权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财政权限划分上给予民族自治地方的一种特殊权力。《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了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立法自治权,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帮助和扶持的责任,民族自治地方制定财政补充规定和具体执行办法的权利,以及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改革和完善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是实现财政管理自治权的基本前提,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自治权的适用范围必须同民族自治机关的职权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