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中国思想史上,顾准的诞生首先是中国人的一个精神事件,特别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当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精神事件.思想顾准成为精神事件,是其在当代中国思想学术界的地位及其内容所致.随着顾准的诞生,争论也随之而起是否有"两个顾准"?顾准思想中的学术性问题?顾准是怎样的思想家--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抑或民主社会主义?学术争论是应该的,但,那些脱离历史的、简约而单向的表白不仅无助于对顾准的研究,更无助于对当下思想学术界讨论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顾准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他生前坎坷,身后却留下《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希腊城邦制度》两部经验主义史著。顾准通过对中国长期停滞不前的反思,探索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论证了历史发展的非逻辑性。其人其学对学术界起了典型的思想解放作用。  相似文献   

3.
顾准的民主思想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民主与中国古代的重民思想不是一回事,中国古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不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来源.其次,在民主与科学的关系上,他认为二者虽然须臾不可分离,但却不是不分前后.唯有立足于科学精神之上的民主才是一种牢靠的民主;而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乃是民主的基础,它们不是依赖于民主才能存在的.再次,民主的现实的具体实现形式是议会政治,而"批评"乃是民主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由此,顾准把民主从高调的乌托邦拉回到具体应该怎样操作的人间,从而成为政治学领域的"先知".  相似文献   

4.
无论在何种意义上,顾准(1915──1974年)都是独一无二的。但这不是说,顾准的思想都是他自己的独创,而是说,研究顾准的思想对于我们具有独特的启示和价值。我们当然不能说,现在研究顾准的客观条件(政治气候、学术氛围、资料积累)已经完全具备,但毫无疑问,顾准已经成为一个极具现实感召力的历史研究对象。尽管,我们目前还不可能描绘出顾准思想的全貌,但至少可以初步勾勒出顾准历史思想的基本轮廓。在我看来,顾准历史思想的核心问题就是重新探讨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一直深恶痛绝大加讨伐的“东方专制主义”究竟何以可能在东…  相似文献   

5.
顾准是倡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人,他的市场经济思想对中国20世纪中后期的改革开放在思想上产生有重要的影响。比较分析顾准的市场经济思想及与奥地利学派的代表性人物米塞斯和哈耶克的经济思想,对于总结20世纪中后期中国市场经济思想的变迁以及中国未来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梁 《云梦学刊》2015,(3):9-13
顾准是新中国初期一代经济学人中的佼佼者,因最早主张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作用而著称,也因坚持独立探索的科学精神而在中国思想界享有盛名。顾准于1915年出生于上海,1930年代即为会计学界的知名学者。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后在苏南、苏中、山东解放区做地方财经工作。解放初在华东军政委员会和上海市担任财政领导工作。1953年调建筑工程部,1955-1956年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杰出的思想家、经济学家,顾准先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经济理论研究、会计审计研究、税务理论研究、中外历史研究等诸多领域,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中央党校读书期间,顾准的思想逐步走向成熟。本文仅就顾准在这一时期的所思所考,作一简单的评述。一刘勰《文心雕龙》称"神思"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  相似文献   

8.
史学与思想     
雷戈 《天府新论》1999,(1):90-95
在中国当代,一流的有独创性的思想家大都集中在史学界,在研究历史(主要是研究中国历史)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陈寅恪、顾准、李泽厚、李敖等。当然,作为思想家,他们每个人的身份并不是单一的,比如,陈寅恪还是文学史家,顾准还是经济学家,李泽厚还是美学家,李敖是作家和政论家。他们之所以成为思想家,关键在于他们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批判性理解,故而,他们便成为一批具有思想深度和思考能力的历史学家。这不能不是中国当代史学史上最引人注目最发人深省的文化现象。第一,它证明了历史与思想之间的因缘性;第二,它证明…  相似文献   

9.
我们已深陷在集体无意识里,似乎没有多少人“顾及”一个叫顾准的人。2005年7月1日,是杰出的思想家顾准诞辰90周年。这一天,我翻遍了我家所订阅的十多份“主流”报纸,找不到顾准两个字。我心灵深处的声音在呼唤我:写点文字,纪念顾准;我已说过,我心获救。可是以我这样的千字文,称  相似文献   

10.
我们已深陷在集体无意识里,似乎没有多少人“顾及”一个叫顾准的人。2005年7月1日,是杰出的思想家顾准诞辰90周年。这一天,我翻遍了我家所订阅的十多份“主流”报纸,找不到顾准两个字。我心灵深处的声音在呼唤我:写点文字,纪念顾准;我已说过,我心获救。可是以我这样的千字文,称之为“顾准九十年祭”,该不是我的不幸吧?!  相似文献   

11.
顾准在研究古希腊史的过程中曾出现了"卡壳"情况,而且一"卡"就是两个多月,乃至要为此毁弃旧稿而全部重写。他原先想通过研究希腊城邦的历史来反思中国为何产生不了民主和科学,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又感到希腊的城邦制度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进而对中国的传统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他对西方的研究始终是在中国的思想视域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我国当代著名思想家顾准100周年诞辰。这个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在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就荣任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副部长兼上海市财政局局长、税务局局长,与陈毅、潘汉年、方毅等同为上海市政府党组成员。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兼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时,他就大胆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可以由自发展,并以市场价格调节的观点,成为新中国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  相似文献   

13.
后革命与传统中国政治——再读《顾准文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革命与传统中国政治——再读《顾准文集》俞可平在不同的眼光中,顾准的形象很不相同。对于老同志来说,顾准是一位革命的实干家,他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地下革命活动,历任要职,曾任中共江苏省委职委书记,解放初又担负上海市人民政府财政局局长兼税务...  相似文献   

14.
1952年,顾准在"三反"运动中被撤职,由于当时没有清晰地向外界公布被撤职的具体原因,使得外界和顾准本人产生了各种猜测。其中影响最广的一种说法是,顾准因与财政部在税收方法上存在争论而导致撤职。实际上,顾准被撤职的直接原因是他在"五反"运动中存在着"过火"的想法和行为。  相似文献   

15.
我们已深陷在集体无意识里,似乎没有多少人"顾及"一个叫顾准的人.2005年7月1日,是杰出的思想家顾准诞辰90周年.这一天,我翻遍了我家所订阅的十多份"主流"报纸,找不到顾准两个字.我心灵深处的声音在呼唤我:写点文字,纪念顾准;我已说过,我心获救.可是以我这样的千字文,称之为"顾准九十年祭",该不是我的不幸吧?!  相似文献   

16.
顾准思想的继承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准生于1915年7月1日,靠天分和自学成为会计学的专材,1934年在上海组织马列主义秘密团体“进社”,主动联系并服从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于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他毅然离开名高利重的职位,赴新四军工作。1949年新政权成立后,任上海财政局局长,并兼任上海市政府党组成员(有陈毅、潘汉年、方毅等7人)、华东财政部副部长;1952年,在“三反”运动浪潮中,以所谓“思想恶劣阻碍三反”的罪名被撤职,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因为超前的经济学观点和其他言论被打成右派并开除出党;1974年12月因癌症逝世。顾准失去官位后,在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  相似文献   

17.
精神活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当代哲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当代中国学术界所力图建立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实践本体论”、“实践一元论”也都是奠基在对此问题的本真回答之上的。精神活动的本质问题是发展当代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阿基米德点。方世南同志在《求索》1988年第2期上的文章,从精神活动应被认  相似文献   

18.
李世涛:侯先生,您长期从事文艺理论和文化研究,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古典美学研究,而且,您的个人经历也很坎坷、丰富,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学术界的许多重要事件,也是一些事件的当事人.我们还是从对当代美学影响深远的1950、19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开始吧!这次讨论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有其社会和文化土壤.当时整体的思想文化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19.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一书集中了1973年至1974年间顾准和他的六弟陈敏之通信中写下的"笔记形式的学术论文"。顾准在这一时期思考与写作的特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历史的探索,对于立志为人类服务的人来说,从来都是服务于改革当前现实和规划未来方向的"。1这里显示的,是  相似文献   

20.
杨向荣  巩辉 《云梦学刊》2014,(4):158-160
在中国评传学术史上,为报告文学作家写评传的并不多见,而余三定、周淼龙的《何建明评传》则填补了这个空白。该书采用主题叙事的手法.对何建明及其作品进行了深度剖解.为读者还原出一位忧国忧民、不畏艰险、为民请命的报告文学界的英雄式人物,召唤出时代背景下报告文学界的何建明精神。在书中,作者指出《何建明评传》的写作的原因:一是何建明在报告文学界确实是一位丰碑式的人物。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何建明在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甚至在中国当代思想史上都有他的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