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给地处中国与东盟经济圈几何中心地带的广西带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而"南博会"落户南宁,更加使得广西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纽带.广西要迅速转变观念,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主动做好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参与和服务工作,全面促进广西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给广西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广西各地各级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加快政府改革,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将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必然选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逐步退出市场,在法制环境、信息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和公共交通等方面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对广西加强对东盟等重点区域开放合作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发展,以及提出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重点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思路的背景下,广西应升华发展理念,努力创造开放合作新优势,扩大文化教育交流,积极推进政府改革,优化合作发展环境,从而主动融入多区域合作,促进广西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经济的发展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正式启动。2003年10月,中国和泰国签订第一批农产品零关税协议。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以农产品零关税为切入点,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测,进一步研究广西的优势及面临的机遇,提出广西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从2004年起每年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给广西饭店业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今后广西饭店业要做大做强、突破地域经营思想,定位全国,面向全球,饭店业的发展同样要走营销创新,提高饭店经营附加值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一廊"和"一圈"框架内广西与越南旅游资源的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素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作为全国旅游资源丰富的省区之一——广西,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多方努力下,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广西与东盟国家之一的越南毗邻,双方对资源的整合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尚显缓慢。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构建和“两廊一圈”深入推进的情况下,广西的旅游业应当抓住机遇,实现“一廊”和“一圈”框架内广西与越南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7.
首先分析了创意产业对于城市的推动作用以及南宁市发展创意产业的优势,然后借鉴生态位理论提出了产业内生态位和外生态位的发展对策分析框架.最后结合南宁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广西与东盟贸易竞争力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广西与东盟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与东盟贸易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尽管双方贸易额在不断增长,但广西在东盟几个主要贸易国的市场份额均还不大,比例还是偏低。在越南、新加坡、泰国市场上,广西出口贸易额虽在逐年增加,但广西出口增长率低于对方的进口增长率,市场呈萎缩的态势。东盟自由贸易区关税日益降低,给广西对东盟的出口贸易带来冲击,广西出口优势有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外贸对广西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同时利用1990~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对外贸对广西产业结构影响的效应进行分析,并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广西如何进一步利用外贸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壮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集民族学、历史学、经济学、宗教学、生态学等于一体。该书由广西民族大学壮学研究中心策划组稿,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壮泰族群发展"这一主题,分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壮族历史文化与民族关系研究""壮族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研  相似文献   

11.
Has racial thinking always existed? Have human populations always organized and delineated difference through racial categori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race and racism are the products of nineteenth century European thought wherein radically new conceptions of time permitted new ways of articulating and classifying difference. It was possible for race to become the organizing principle around which to delineate human variation at that moment when the singularity of human time was shattered into multiple temporalities. It is when man's origin comes to be pluralized (the origins of men) that the modern category of race is born and the modern prejudice of racism finds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路径依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的特点对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要辩证地看待人口较少民族传统经济在这一转变中的影响和作用,认为人口较少民族实现经济转变的首要问题是打破经济封闭和信息封闭,在此基础上,将自身的特色优势与区域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将传统经济中的积极因素与现代经济因素有效结合起来,走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转变路径。  相似文献   

13.
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控制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大班教学成为潮流的新形势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控制力的问题,摆在了每一个高校教师面前.从教师课堂教学控制力的构成要素着手,全面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控制力的主客观因素,从而提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控制力的对策这一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多层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不同层面探讨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分析了正确对待宗教工作的方法和态度,着重论述了新时期应该突出宗教的伦理和文化功能的观点,从制度支持、信仰者个体自我约束与政府的管理相互促进、以保证信教者与不信教者拥有平等的地位等方面探讨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条件及途径。  相似文献   

15.
1975-2004年间移居美国的越南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后,大量越南人逃离家园,蜂拥进入美国。随后的三十年间,全美的越南人数量从最初的数千人猛增至120多万人,形成了美国亚裔人口中的一个规模较大并对美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群体。越南人迁移美国及融入美国的过程虽然十分艰难,但却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并成为美国的“模范少数民族”之一。越南人对美国社会适应过程的独特性,对于我们理解和探讨当代美国种族与族群关系的特点、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学者比较重视美国其他族裔人口如犹太人、华人等与美国主流社会的融合问题,而对于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化:外来宗教适应中国社会的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化是中国国情对外来宗教的要求,是外来宗教适应中国社会而生存发展的表现形式和必然趋势.外来宗教要在中国发展必须具备三种"适应",即适应中国政治需要,适应中国主流思想文化,适应中国民间习俗.外来宗教的中国化有三种情形,即潜移默化式中国化、救危图存式中国化、转相化导式中国化.研究此课题,对处理好宗教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关系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更给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高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增强"生命线”意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8.
19.
稿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