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今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又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25周年。1956年11月,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颂扬了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颂扬他“全心全意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并且指出,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他坚持顺应历史潮流,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为改造中国,振兴中华,积极倡导对外开放。这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本文的意向,拟在于探讨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  相似文献   

3.
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主席早就这样教导我们把孙中山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当作珍贵的遗产来继承,并且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指出:“他(指孙中山——笔者)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怎样从作为孙中山政治思想的一部份的“五权宪法”思想中,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他留给我们哪些有益的东西,并指出其局限性,对于我们判别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值得我们在学习我国历史遗产时联系实际问题加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在中国推翻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震惊了亚洲和全世界。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革命事业,为求中国富强,鞠躬尽瘁,是中国人民非常敬仰的伟大革命家,也是世界人民崇敬的伟人。孙中山一生题字很多,尤以“天下为公”四个字为最,“天下为公”可以说是孙中山先生身体力行,奋斗终生的目标。学习、宣传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史上,一代一代的爱国志士和“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国救民,“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则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一位最先进、最杰出的代表。孙中山向西方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中国、振兴中华;他明确主张把虚心学习外国的长处与维护民族尊严结合起来,从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出发,有分析、有鉴别地向西方学习和吸收有益的东西。这些思想主张,充分地显示了孙中山倡导向西方学习的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和态度,也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先生(1866-1925)是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这是人们所熟知的。但孙中山先生又喜爱文学,有过文学创作,并对文艺问题有他独特的看法,这方面的情况,许多人并不了解。值此孙中山先生诞生130周年之际,我想专门论述一下孙中山的文艺思想和文学创作。(一)有关文艺问题,孙中山先生没有系统的论著,只有对个别问题的意见,但从这些意见中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文艺思想。孙中山先生熟悉中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优秀遗产有很高的评价。他在《诗学偶谈》(1918年)中说:“中国诗之美,逾越各国,如三百篇以遗患未…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曾经说过:孙中山“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孙中山的道德观也是他留给我们的有益的东西。总结和承继这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 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今天就要胜利闭幕了。在这次为期五天的纪念和学术活动中,大家怀着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心情,对他伟大革命的一生,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的杰出贡献,进行了认真严肃的研讨,取得了有益的,可喜的成果。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是要科学地评价中山先生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宣传他的丰功伟业和革命精神,以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树立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现代化理论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现代化理论述略●张立芳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也是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先驱。他探索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不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且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孙中山在探索中国现代化实践中形成的三...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的先驱 ,他以毕生的精力寻求救国富民的道路。孙中山先生一贯重视报刊宣传工作 ,并将报刊宣传与资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密切结合起来 ,身体力行、努力实践 ,不仅使报刊宣传有益于革命和建设的成功 ,而且也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新闻思想 ,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孙中山的报刊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894年前是他从事报刊工作的早期 ,这一时期的报刊活动以在各报刊上撰发论文宣传改良思想为主。1894年到 1911年是孙中山报刊活动的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是先生…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理论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征,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他最先提出国内各少数民族“自决自治”的主张,孙中山先生“民族主义”理论的精髓是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交通建设思想主张与广西的实践──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黄铮199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家。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奋斗了一生。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后...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廖仲恺先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是我国近百年来革命斗争史上的一个非常杰出的人物。他为了国家的独立统一和民族的解放,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特别是他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推动下,支持和协助孙中山积极制定并坚决推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孙中山逝世后,又无私无畏,忠贞不渝,继承孙中山的未竟事业,全力以赴地支持工农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是为我们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终生的战土”,是近代中华民族优秀分子中最光辉的典范。 孙中山“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高尚的品格与进步思想,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孙中山所以能为中华民族立下丰功伟绩,成为世界伟人,从他的主观方面分析,是与他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现代对外开放思想的探索过程中,孙中山先生在同时代中国探索者行列中排在最前面,他对当时的中国发展敏锐的洞察力和正确的判断力,形成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对外开放思想体系。对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时代背景与历史条件及对外开放思想的主要内容深入研究,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他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在各方面都有独特的建树。他以自己超人的品格和卓越的才能,成功地领导了中国人民推翻压在头上达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主义统治的英勇斗争,在中华民族史上写下了不朽的一页。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会建立如此伟大的业绩,并提出他那脍灸人口的哲学政治理论,是与他那丰富渊博的知识,科学的治学方法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致力于民主革命的同时,开始思考中国的工业化问题,并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工业化思想。孙中山工业化思想主要包括:中国工业化应走发达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的道路;中国工业化必须坚持走协调发展的道路;中国工业化必须走对外开放的道路;中国工业化应走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道路;等等。孙中山工业化思想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最为先进的工业化思想,这些思想对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工业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真谛祝启源1996年是我国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孙中山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于革命,立志“振兴中华”。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从当时中国的国情出发,创建了己民主义(民族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虽然不是经济学的专门家,但他从革命的需要出发,在从事革命活动的一生中,对于钻研、宣传、运用经济学理论,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付出了许多心血。了解孙中山对西方经济学若干理论范畴的理解及其得失,对进一步研究孙中山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正>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中国的千古名训。张磊同志在“二十初度”的亢奋之年便开始从事孙中山研究,经过三十年的风风雨雨而不懈其志,终成大器。当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张磊同志研究成果的集锦《孙中山论》问世,为春色满园的孙中山研究园地增添了异彩。 事实上,张磊同志的《孙中山论》也给中年史学工作者提供了一面镜子。张磊同志少年投身革命、青年奋志于学,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他身上集中了他那一代人的某些特色。他崇信马克思主义,并力图在研究工作中充分运用这一理论;他热爱科学事业,对自己从事研究的课题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受过名门严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