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知书法的人都知道舒同是创立"舒体"的一代大家,但这远不是这位革命家兼书法家的全部.他的字名闻天下,甚至每一台电脑的字库里都有他创立的字体;毛泽东同志曾送他两个外号:"党内一支笔"和"马背书法家"……他,就是舒同.  相似文献   

2.
“牛”科长     
<正>"牛"科长本不姓牛,而是姓罗。他为人豪爽,比较正派,颇有个性。他之所以被称为"牛"科长,不是因为他在县发改委工作,他的工作岗位在过去和现在都被认为是个  相似文献   

3.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0,(13):112-112
<正>握手之后"你认识银行家杜朗吗?""认识,他品行很坏。""我同意你的看法,人们都说他很不道德,同他握过手之后,都要数一下自己的手指头少没少。"实验的结果美国政治家查尔斯·爱迪生在竞选州长时,不想利用父亲(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声誉来抬高自己。他这样自我介绍道:"我不想让别人认为我是在利用父亲的名望。我宁愿让大家知道,我只不过是我父亲早期实验的结果之一。"  相似文献   

4.
格瓦拉之痛     
《领导文萃》2010,(23):1-1
<正>谁也无法否认那张"不朽之脸"所蕴藉的永恒精神价值,无论他的朋友,还是敌人。就连他的意识形态宿敌、反共倾向强烈的美国记者丹尼尔·詹姆斯也不得不承认:他鹤立鸡群,他的高贵是所有当代大人物都无法企及的。  相似文献   

5.
惜字如金     
本届全国政协会议期间,莫言几乎真正做到了莫言。记者采访,他沉默;小组讨论,他依旧沉默。同样沉默的还有张国立,他只是不停摆手说"大家都是朋友,不要为难我"。宋丹丹的回答很简短:"还不  相似文献   

6.
<正>王局长从领导岗位平稳地退了下来。在官场混迹了几十年,跟他共事的不少领导干部都先后倒台,他却屹立不倒,成为官场名副其实的"不倒翁"。他当交通局副局长时,连续三任局长都"前腐后继"地蹲大牢去了,他却安然无恙。他平调到卫生局当副局长时,卫生局的几位班子成员东窗事发被双规,他又置身事外。后来他又调到建设局当副局长,貌似清廉似包公的局长被查出有作风问题,他又是安全过关。王局长后来被提拔到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当一把手,分管工程的副总指挥因受贿锒铛入狱,他却独善其身。每次都有人想拉他下水,或想把他搞掉,但都无奈找不到把柄。连纪委书记都曾半开玩笑地说他太精  相似文献   

7.
办法     
<正>王镇长在家里刚刚接过包工头送的贿赂,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邻居李大爷,他是给王镇长送菜的。大家呆立在那里,都很尴尬。包工头赶紧解释:"这是我向王镇长借的钱,今天还给他。"李大爷说:"我知道我知道。"  相似文献   

8.
<正>制度的执行力某公司老总制定了很多制度,这些制度一度成为他认为的成功资本。可是,他渐渐发现,有很多制度没有人能够真心、自觉地执行。于是他又制定了强化制度落实和检查的专门制度,却又让自己陷入了苦闷:大家只是热闹了一阵子,似乎都是为了应付他。他伤心至极,可又苦于没有良策。一日,他遇到了一位管理大师。大师问:"你的制度是不是都是制约人的?"老总回答:"制度就是制约人的。"大师又问:"你喜欢被制约吗?要说实话。"老总沉思了一会儿说:"说句心里话,我也不喜欢被制约,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相似文献   

9.
眭达明 《领导文萃》2010,(23):106-109
<正>古弼,北魏秘书、大臣。这个人很正直,只认理不认人,连皇帝都敢得罪。古弼原来叫什么名字,史书上没有记载,只说他"后改名弼"。这个名字还是魏明元帝拓跋嗣给他改的,意思是古弼是个"辅佐之  相似文献   

10.
何仁勇 《领导文萃》2010,(24):104-106
<正>蔡京的书法极佳。就连恃才傲物的大书法家米芾都曾表示,他的书法赶不上蔡京。有一次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谁最牛?"米芾答道:"从唐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当然是我了。"都说"字如其人"。这规律至少不适合蔡京。当年他与  相似文献   

11.
你弱你有理     
<正>她找我借钱,去给刚毕业的儿子买车。"我跟你说,我们家都困难成这样了,我姐夫就是不肯借我十万。我告诉你,他们家光是房子就有两套,他们家是闺女啊,他们还买房?贪心!你说他一开公司的,十万都拿不出?我们家是儿子,这几年都这样了,他管都不管!他就是一王八蛋!现在人心太坏了!我这话撂这儿,他们家,早晚要倒霉!"  相似文献   

12.
守脑如玉     
<正>胡适先生在赠言北大哲学系毕业生文章里,曾引用禅宗的一位高僧所言:"达摩东来,只是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何为"不受人惑的人"?胡适先生说:"他不容许偏见和个人的利益,来影响他的判断和左右他的观点。他一直都是好奇的,但是他绝对不会轻易相信人。他并不仓促下结论,也不轻易附和他人的意见,他宁愿耽搁一段时间,一直等到他有充分的时间来查考事实和证据后,才下结  相似文献   

13.
正左宗棠狂,一生以诸葛亮自诩,大话连篇,连左夫人都听不下去而取笑他;左宗棠"二",骂一手提携自己的曾国藩,和李鸿章对着干,连亲家郭嵩焘(晚清外交名家)都要和他断交;左宗棠直,严峭刻深,连曾国藩这样有气度的人都受不了;左宗棠脾气大得不得了,甚至盖过了他的名气和才气,人称"左骡子"。李鸿章小左宗棠整整11岁,自谓"生平不解空言高  相似文献   

14.
根叔     
苏文勋 《领导之友》2012,(10):37-38
他们都喊他"根叔",是因为,他曾经是农民、是工人?如若是,那倒显得很亲切。他们都喊他"根叔",是因为,他是留美博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如若是,那倒显得很特别。他们都喊他"根叔",是因为,他是他们的一校之长?如若是,那倒显得怪怪的。初见"根叔"二字,是在网络上,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一头雾水,也有点儿不以为然。总觉得,和近几年网络上流行的"猪坚强""楼脆脆""算(蒜)你狠""逗(豆)你玩"之类似的,在无奈的  相似文献   

15.
品鉴普京     
"普京之谜"是否可归结为他变色龙的本色?在长期的 观察思考之后,分析家们都倾向于这个结论。普京在国家 机构中的地位稳步上升;在"叶利钦集团"想选择一个接班 人以保住既得利益时,又被拉入圈内--这一切都应归因 于此,否则别无解释。据一个深谙内情的人观察,普京成功 地让"叶利钦集团"的人相信,他是他们的人。而实际上他 是恨他们的。四年前,多亏这个数月前还无人知晓的候选  相似文献   

16.
邓平寿同志是新时期乡镇党委书记的楷模,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作为镇党委书记,每到换届时群众都"闹"着不让他走;作为  相似文献   

17.
正袁世凯一世奸雄,惯于使贪使诈,有史家称:"他一生的本领,就是使贪使诈;他最大的罪恶也是养成社会贪诈之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此,有人说他挑选、组建的幕僚班子、秘书团队也都是贪诈骄奢之  相似文献   

18.
<正>夜读《三国》,蓦然灵光闪现:那些人间英雄、世上豪杰,都是被优点杀死的。悟到此处,不禁冒出几许冷汗。诸葛亮是被"谋"杀死的。"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尽管后代文人墨客给诸葛亮加上了那么多人造光环,却无法改变他是一个失败的英雄的史实。他不但谋略超人,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究竟败在何处?透过  相似文献   

19.
尽管他常常高调现身,但其形象依然模糊并难以捉摸。他在克格勃内的身份,他在前东德德累斯顿的工作经历从来都是一个谜,甚至他担任圣彼得堡市长助理时的活动,人们也都知之甚少。直到1996年8月,他到莫斯科赴任,仍有人将他贬损为一个平庸的角色。一名叶利钦时代的高官曾评价他是"一个庸才",是"叶利钦家族"的傀儡,追逐金钱的"克格勃恶棍"。也许所有这一切表象都是不准确的。事情的发展最终证明,他比十几年前几乎所有人所能认识到的那个人更加重要,也更  相似文献   

20.
他是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经常遭遇各路记者的"围追堵截".他的每一次现身都是那么引人注目,似乎他的一言一行都显得"弥足珍贵".央行行长的敏感身份让他不得不娴熟"驾驭"语言,小心谨慎地对外释放政策信息,以避免引起市场的震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