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朱骏声的《说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朱骏声生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卒子咸丰八年(1858),字丰(艹巳),号允倩,江苏吴县人。他是清训诂大师钱大昕的弟子。据孙詒让《朱博士事略》(见《碑传集补》卷四十)记载:“郡试补府学生时,嘉定钱宫詹大昕主紫阳书院讲席,亦十五岁为诸生。是年,重游泮宫,奇博士才,曰:‘吾衣钵之传,将在子矣!’遂受业门下。三年,期以通材大儒。”嘉庆二十三年举人,道光间选授黟县训导。咸丰元年(据《清史稿·儒林传》;《辞源》修订本为“咸丰二年”)入都进呈所著《说文通训定声》等著作,赏国子监博士衔,旋升扬州府学教授。  相似文献   

2.
一八六○年八月,英法侵略军攻陷天津,北上逼近京城。九月,咸丰(奕泞)仓皇出逃热河,留下异母弟恭亲王奕诉在京主持与英法谈判定约。次年八月,咸丰病死于热河行宫。叶赫那拉氏之子,年仅五岁、未离襁褓的载淳(同治)成为嗣皇帝。肃顺等咸丰旧臣八人以“赞襄政务大臣”的身份辅政,掌握了清政府的最高权力。就在咸丰死后两个多月的时间内,由英帝国主义所扶植的势力——奕訢等人,与野心勃勃、朝思暮想“垂帘听政”的那拉氏勾结在一超,密谋发动了一场政变,将肃顺等咸丰旧臣一扫而光,夺得了满清政府的最高统治权力。这就是在晚清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北京政变”。这次政变导致了祸国殃民的  相似文献   

3.
淄川刘德培起义(1860年—1863年) 咸丰、同治年间,围绕着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的山东地方农民起义淄川军,其领导人刘德培,字雪田,为淄川东关纸坊庄人,家有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二,故群众中有“刘二哥”之称。此人家庭贫苦,中过秀才,教过私塾,是农村贫苦的知识分子出身。在1860年(咸丰十年)前后,河南、山东等省许多州县,爆发了抗纳钱漕的群众斗争,斗争的范围相当广阔,参加的人数极为众多,山东省这年只有“登州一府未报抗粮  相似文献   

4.
《十三峰书屋全集》为清代四川剑州人李榕著。李榕(1819——1889)原名甲先,字申夫,又号六容居士。道先丙午(1846)举人,咸丰壬子(1852)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改礼部主事,转铸印局员外郎。咸丰九年(1859),曾国藩爱其才,奏调为幕僚,以  相似文献   

5.
包世臣是我国十九世纪上半期一位提倡改革的思想家。包世臣(公元一七七五年至一八五五年),字慎伯,号倦翁,安徽泾县人。他生活在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时期,经历过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他目击时艰,关心国计民生,以经世致用为治学目标,怀抱“经济大略”,力图有所革新。但他的一生却坎坷不得志,三十四  相似文献   

6.
僧格林沁(?——1865年),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属内蒙古自治区)人,清末将领、显贵。他的生父毕启,曾被清政府封为四等台吉。嗣父科尔沁札萨克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斋是道光帝的姐夫,1825年(道光五年),索特纳木多布斋病死后,僧格林沁就承袭了科尔沁札萨克多罗郡王的爵位。困僧格林沁与道光帝是甥舅至亲,得到道光帝的重用,1834年,授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都统。翌年,命总理行营,“出入禁闱,最被恩眷”,成为道光帝最为信任的皇亲国戚。道光帝临死时,他是“顾命大臣”之一,可见其地位的显要。咸丰帝继位后,因僧格林沁和咸丰帝属表兄弟关系,又得到咸丰帝的宠信,一直让他掌握着清朝精锐部队的军权,  相似文献   

7.
周容斋牛雪樵二公手札 一册 原件 北京图书馆藏 内容信七封,装裱成册,封面题签之下尚有“嘉善曹氏珍藏”字样。嘉善曹氏或即受信人之籍贯姓氏欤?受信人号道村,行四,似于河南作幕府师爷,又曾任延津等县知县。周容斋(尔墉,嘉善人)信四封,作于开封,时在道光末,全未提及太平军事。牛雪樵信三封,作于咸丰初,奉调至河南“防堵”时。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瑛兰坡藏名人尺牍墨迹》第132册,皆紫立本致瑛(?)信。紫字稻村,当时官河南知县,故此道村或即紫 王文直公遗集 六卷 卷首一卷 王东槐撰 光绪七年刻本 王东槐(1802—1852年),字荫之,山东滕县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翰林,历官御史、给事中。三十年(1850年)外放福建兴泉永道。咸丰元年(1851年)调湖北盐法  相似文献   

8.
蒋春霖为咸丰、同治时期著名词人,时称“天挺此才,为倚声家杜老。”(谭献)其《水云楼词》堪称有清一代上乘之作。他的词反映了晚清这个干戈扰攘的时代文人普遍的失落感及迷惘心绪,具有“词史”之价值。  相似文献   

9.
庆康是同光时期爱国诗人。在光绪五年,他所写的《墨花香馆诗存自叙》里曾自述身世如下: 道光十四年甲午,先母赵夫人,梦五色狮子而生余金华府任所。先大夫倩友人卜之,曰:“儿长必才华宏富,头角峥嵘。此君家之千里驹也。”幼习文事,尤喜诗,熟诵《唐人三百首》。九岁能为五、七言绝句。十九举壬子(咸丰二年)科孝廉,师友皆以翰院期许。癸丑(咸丰三年)、丙辰(咸丰六年)两赴春宫,不售。椿萱继见背,家计日以窘。同治壬戌(元年),由都察院京察一等,简放永平理事同知。官本闲曹,时辄咏咏,积稿若干,妍媸杂揉,未尝选录。甲子(同治三年)调补承德朝阳令。乙丑清和履任。七月奉调查办闯关马贼。十一月朔旋任。十九日,奉天大股马贼犯县街,率乡团马贼战,以内应  相似文献   

10.
《清诗铎》原名《国朝诗铎》,为清代杭州人张应昌编选的一部颇有价值的清诗选集.其中入选的作家,上自顺、康之际,下迄咸、同之间,连同编选者本人及其从子张兴烈附存在内,总共911人,全书计收诗二千余首.关于这部书的选辑过程,编者在“凡例”中说:起始于咸丰丙辰(1856年),直到同治七年(1869年).在这十三年内,编选者一面广为征采,一面又根据“凡粗率涂泽之篇不滥入”和“择其尤雅精警之作存之”的编选宗旨,反复加以裁别,最后辑成这一诗选巨著.  相似文献   

11.
太平军战史风涛万里,从一八五五年四月到一八五六年十二月所进行的武昌保卫战是重大而出色的一役,而在此役中,一八五六年四月在武昌大东门外炮中湘军头目罗泽南堪称有力的一击。洪山绝顶上那座巍峨的宝塔之西二百米处,有一块铭镌着“罗公捐生”的石碑(今已不存),指的就是罗泽南中弹后殒命之处。而附近的罗公祠(今已不存)则是咸丰皇帝闻讯震悼,诏示为旌表罗泽南之忠节而建立的专祠。封建史家们喟叹罗泽南之遽殒:“泽南定力争上游之策,功未竟而身歼,天下借之。”但革命人民却以另一种感情看这件事:  相似文献   

12.
首任哈尔滨关道杜学瀛所辑《耳顺同音集》,汇集其六十寿辰时亲友祝寿之作,是了解其生平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研读《耳顺同音集》文字,可以确定杜学瀛实际出生于咸丰七年(1857),实年小官年四岁。以杜学瀛之子杜福垣《朱卷履历》为依据,厘清杜学瀛的家世背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手抄本《逆党祸蜀记》是同治年间汪堃辑录的。所谓“逆党”,是指咸丰末年执政,咸丰帝临终时指定的顾命八大臣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穆荫等人。他们以端、肃为首,想自己揽权,阻止慈禧垂帘听政,是慈禧的政敌,后被诛杀,故称“逆党”。但是,《逆党祸蜀记》所记载的,主要不是这个“逆党”的事情,而是一八五四年(咸丰  相似文献   

14.
按照清代制度,科举戒律森严。但因其为进身之阶,还是有很多人铤而走险。咸丰初年,条子关节之风已经盛行,大庭广众之中不以为讳。咸丰帝决心整顿,结果是上相弃市,士人满狱,震惊朝野,影响深远。有人认为此案系载垣等公报私仇,实际上完全由咸丰帝决断。  相似文献   

15.
“濉溪口”古称“口子”,今称“濉溪镇”,清朝乾隆年间始称“濉溪口”。濉溪口是徐州面南宿州西北的重镇,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05年,楚汉相争,大战于彭城(今徐州市)。汉军败,被楚军追至灵壁(故城在濉溪镇西),斩杀甚众;汉军多被楚军挤入睢水(流经濉溪口附近的一段),“睢水为之不流”。清咸丰年间,捻军驰聘于江淮,清副统督伊兴阿和清将滕家胜率重兵驻守濉溪口,捻军曾三次攻克,歼灭了清军。  相似文献   

16.
1853年6月(咸丰三年五月),太平天国北伐军进入河南,曾于归德附近之刘家口渡黄河,因遭清军阻击,渡河失败,放弃直入山东,“疾趋燕都”的计划,①转而西向觅渡,深入至汜水、巩县,才在洛河取得几艘运输煤粮船只,藉以济黄。但太平军济黄地点究在何处?记载中则众说纷纭,问题至今为史学界关注。为了澄清问题,本文试作考辨,如有不  相似文献   

17.
张集馨(1800-1878年),字桂吾,号椒云,别号时晴斋主人,江苏仪征人.所著《椒云年谱》(又名《道成宦海见闻录》)一书,流传甚广.该书以年谱形式记述了作者四十余年宦海生涯和所接触的许多晚清重要的人物,其中对晚清政治腐败的揭露和官场鬼蜮的记述,刻画入微,入木三分,可谓晚清官场的实录,曾被人誉为“不亚于清末《官场现形记》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书”。张氏一生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浮沉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拜上帝教有六个宗教节日(亦称“天历六节”),其中之一即天历每年的二月二十一日的“太兄暨朕登极节”。此节含义,解释不一。但大都避开“太兄登极”问题而讨论“天王登极”,且将“天王登极”理解为“登天王位”。罗尔纲先生曾认为,在1851年1月金田起义前,洪秀全不会正式登天王位;又,天王“登极节”在“二月二十一日”,这个“二月二十一日”当不是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月二十一日,而应是咸丰元年(1851年)二月二十一日,是时太平军进驻武宣东乡,所以,洪秀全是于咸丰元年二月二十一日于武宣东乡登位称天王的。此说被广泛接受,写进了各式教科书。郭廷以《史事日志》也持此说。惟简又文根据《洪仁玕供词》等材料,认为太平天国当“一起义即正位天王,必无于武宣再行‘即位’之理”。但仍视“登极节”中的“登极”为正天王位。  相似文献   

19.
刘熙载美学思想与道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熙载是中国十九世纪颇有代表性的美学理论家,他的美学思想较为集中地反映着中国美学以道论为核心的特点,这些都集中体现于他的“艺者道之形”的命题。他的美学体系不仅具有个人特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国艺术思维的高度成就,体现着中国美术的内在本质。刘熙载字融斋,号寤崖,江苏兴化人,生于嘉庆十年(1813),卒于光绪七年(1881)。道光廿四年中进士,改庶吉上,授编修,咸丰二年,直上书房。因不乐为吏,请假客山东授徒自给,又主湖北江汉书院。同治三年征为国子监司业,督学广东,历迁左春坊、左中允。所至萧然如寒素,行囊唯襆被书箧而已。晚年主讲上海龙门书院。论者谓其“贞介绝俗,学冠时人。”一生主要从事学术研究与教育授徒生涯。  相似文献   

20.
公元一八六○年(清咸丰十年),沙俄趁英,法联军攻陷北京之机,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强占了我国西北大片领土,并且利用条约中“卡伦”一词,玩弄阴谋诡计,在条约已经占去的领土之外,又夺去了我国许多领土。本文拟就清代西北地区的卡伦问题,作简略叙述,以揭露老沙皇对我国的侵略罪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