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丹 《天府新论》2011,(6):56-61
产品内分工下的企业能力同时兼具"专有"与"专用"二重特性。低专有对高专有的依赖,低专用对高专用的剥削,使得能力同时具有低专有高专用特征的代工企业在GVC中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陷入能力低水平循环和"专用锁定"的状态。代工企业的升级突围除了依靠自身的资源积累和专有创新外,还可以通过分散专用,降低对特定专用对象的依赖,同时获得更多专有资源的方式逐步形成自己的专有能力。进一步建立被专用和相互专用对象,形成一种专有与专用的良性互动状态,最终达到高专有低专用的升级目标。  相似文献   

2.
纺织代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知识不足,要想突破原有的代工模式,企业就要具备关键知识的孵化能力,而知识获取是构建这一能力的基础.纺织代工企业依赖自身获取知识有其局限性,需要借力其他组织.相较政府而言,行业协会代表本行业的利益,能更好地服务于成员企业.以往的研究基本上从职能和组织能力层面对行业协会进行分析,未对行业协会在知识方面的功能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面临经济转轨的背景下,代工企业如何通过与国外品牌客户构建战略性合作关系实现企业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代工企业专用性投资对代工双方合作关系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会受到其他因素的权变影响,即客户专用性投资对其有正向调节的作用,产业环境不确定性有负向调节作用,而整体代工能力则同时具有正向和负向的调节作用,同业竞争强度也同时具有正向和负向的调节作用.以99家广东省代工企业为样本的实证分析支持了本文的假设,研究结果有利于代工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专用性投资对代工双方合作关系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4.
我国代工企业与国际品牌客户竞合关系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还比较缺乏对代工企业与国际品牌客户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同时进行研究的现状,从竞合理论的视角,系统地探讨了环境不确定性、同业竞争程度、产品标准化程度、整体代工能力、代工企业交易专用性投资、客户交易专用性投资以及代工企业的学习意图这七个因素是如何影响我国代工企业与国际品牌客户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的。  相似文献   

5.
代工企业“血汗现象”是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问题.存在“血汗现象”的代工企业的劳工,生存权是没有保障的,健康权也受到了严重威胁,自由权被剥夺.代工企业“血汗现象”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压制工会和剥夺工人集体谈判权的产物,也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方政府庇护和偏袒跨国资本以及司法系统劳工权利保护和救济不力的结果.治理代工企业“血汗现象”,要强化政府的公共责任,保障劳工的集体谈判权,解决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为吸引外资的“逐底竞争”难题.  相似文献   

6.
本土代工制造企业单纯嵌入全球价值链(GVC)并不能实现其功能升级。知识经济时代,帮助代工制造企业寻找到一种有效的知识传导机制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代工制造企业在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NVC)双重网络的过程中,可充分挖掘网络资源,通过与网络成员的良性互动来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站在代工制造企业的立场,研究其知识获取的路径,可建立一个在GVC和NVC双重嵌入中的本土代工制造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的知识传导模型。本土代工制造企业通过整合全球范围的资源,在本土市场和全球市场两个层面与外国企业开展竞争,这将有利于中国代工制造业在中国经济适度开放的条件下实现国际国内双重循环,最终有可能获得全球价值分工体系中的均衡关系,甚至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台湾曾凭借代工模式,铸就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代工产业微利时代已经到来,面临品牌升级的高风险,台湾代工企业将如何突破困局,顺利转型.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依托台湾产业代工涉及的相关理论,分析台湾代工模式演变的几个阶段,并在研究台湾代工模式当前存在的问题、影响代工企业品牌升级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台湾企业自创品牌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8.
工作流动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最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对北京市500家不同类型的企业高校毕业生样本调查,使用统计描述和计量回归的方法,对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过程中影响工作流动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1.教育与流动呈反比关系.2.代表“企业专有人力资本”的企业工龄与工作流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私营和三资企业的毕业生流动明显高于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流动趋势是由公有制单位转向非公有制单位.4.低薪人群比高薪人群、高学历女性以及十年内工龄年轻女性相比同类男性人群流动要更为频繁.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技术能力角度,对奇瑞发展战略转型案例进行经济学分析,得出我国汽车工业推进技术创新战略的经验与启示.技术能力与技术不是同一概念,技术能力包括了制造能力、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技术能力的形成与转移是有条件的,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能力水平比较低,关键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与我国企业长期忽视技术学习与能力培养直接相关.奇瑞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与跨国公司进行的合资合作,实质上是一种技术转让输出,关键在于企业通过10年自主创新实践,形成了较强的技术能力,并通过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取得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这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0.
卢锡成  马军 《理论界》2006,(6):46-47
本文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的方针,阐述了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关系,着重分析了目前企业专利申请量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与全要素分解的视角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通过门槛回归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还表现在纠正企业内与企业间的资源错配.实证表明:(1)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微观企业层面存在“倒N形”关系;在宏观省级层面存在“U形”关系.(2)适度的环境规制有利于高生产率企业贡献更多产出份额,获得更多的资本份额,改善资源配置状况,但不利于解决就业问题.(3)低强度环境规制对企业内贡献与企业间贡献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负向影响;适度的环境规制对企业内贡献、企业间贡献、企业进入贡献与企业退出贡献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具有正向影响.所以适度的环境规制设计可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限制落后产能,倒逼企业技术创新,改善资源配置状况,淘汰停滞不前的低生产率企业,为高生产率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承担者。如果人力资本不能用于专用性的生产投入,其所有者收入会大幅下降。企业经营风险会造成人力资本的巨大的“效用”损失,从而保证人力资本不会滥用和掠夺非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所有者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专有的“默会知识”,这种知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的生产性资源,人力资本凭借专有的“默会知识”在企业剩余分配的谈判中居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3.
翟君  王少华 《东岳论丛》2023,(3):159-173
在遏制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所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金融科技能否赋能实体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助力企业“脱虚向实”?选取2012—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宽松货币政策能够有效抑制企业金融化,促进“脱虚向实”;金融科技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效果。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通过“稳预期”与“促研发”两条渠道增强货币政策对企业“脱虚向实”的促进效果。此外,对于未建立银企关系企业和高主业增长水平的企业,金融科技协同货币政策主要抑制短期金融资产配置;对于建立银企关系企业和低主业增长水平的企业,金融科技协同货币政策主要抑制长期金融资产配置;与处于较劣政府与市场关系环境中的企业相比,金融科技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应对处于较优关系环境中的企业“脱虚向实”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启蒙的目的是实现“智慧”的价值.它分裂出两个专有概念:个体启蒙与群体启蒙.严复提出“群”概念,从“保种”的角度来考虑个人与“群”的关系,他与梁启超的“群”学思想徘徊于客观理性与理想主义之间.梁启超将“独”作为“群”的对立面提出,遭到章太炎的反驳.章太炎认为“群”由“独”构成,“独”才是本体,但他的“独”仍以“群”为旨归.  相似文献   

15.
受到竞争环境动态性和经济主体有限理性的影响,企业竞争力体现为一个过程性范畴,是其在市场环境中通过“惯例、搜寻和选择”等几个阶段进行演化变迁的动态过程.竞争力演化的外部动力机制与内部动力机制之间体现为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内、外部动力机制的协调作用下,企业竞争力的演化路径体现为“突破惯例——搜寻优势——重新选择”这三个动态变迁的阶段.我国企业应该进一步突破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遵循企业竞争力演化的科学路径,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培育并保持企业动态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安倍内阁的对华外交呈现出鲜明的两面性,其目标设定是使双边关系重回战略互惠关系的原点,但却采取“以包围迫谈判”的路径依赖,一方面制造舆论,渲染“中国威胁”,另一方面重拾“价值观外交”,积极构筑对华的“战略包围”.本文认为,这种两面手法的实质是多边战略对冲和双边“政经分离”的综合布局,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对日战略布局的能力,亟须战略定力与政策弹力的相辅相成,以应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台湾曾凭借代工模式,铸就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代工产业微利时代已经到来,面临品牌升级的高风险,台湾代工企业将如何突破困局,顺利转型,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依托台湾产业代工涉及的相关理论,分析台湾代工模式演变的几个阶段,并在研究台湾代工模式当前存在的问题、影响代工企业品牌升级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台湾企业自创品牌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国腐败治理在人性假定上存在“性善”假定的路径依赖,在手段运用上存在“自我管控”和“内部管理”的路径依赖.这将反腐工作长期锁定在一条低效率的路径上.当代公共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提倡引入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为政府所用.文章研究表明,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对我国解除腐败治理路径依赖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并购是医药企业快速扩张的优先发展战略之一。本文采用2003—2012年我国医药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了企业并购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价值链延伸型并购和技术寻求型并购与企业绩效存在稳健的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混合型并购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并不稳定;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资产专有性和企业规模及年龄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意味着继续提升产业集中度将是未来医药行业发展的趋势;企业治理结构、所有制和企业偿债能力与企业绩效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医药企业应重视对企业并购战略的规划和制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理论界关于“资本雇佣劳动”命题的几个论据进行了分析 ,认为“资本雇佣劳动”命题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 ,已受到现实的质疑和挑战 ,“劳动雇佣资本”才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本文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 ,从人力资本的专有化和群体化、股东对股份公司态度和兴趣、社会制度原因及企业所有权等方面论证了“劳动雇佣资本”的可能性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