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与进步,中外交流也日益密切,其中电影翻译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大具体表现。在电影中,电影片名在提高票房、吸引观众以及电影的推广等方面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近些年来,人们对电影片名的翻译也越来越关注了。本文就将对电影片名的特点进行总结,并从跨文化的角度对电影片名的翻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项重要的、充满创造性的工作,本文在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电影片名翻译所应遵循的若干原则,并提出英语电影片名的几种实用翻译方法,已期为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电影片名是电影的“点睛”之笔,它在体现影片内容,吸引潜在观众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随着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影片需要在异国播映。这就要求电影翻译工作着熟悉电影片名的功能及其翻译原则。本文在他人研究基础之上,给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好的英语电影汉译片名不仅能够传递英语所表达的意义,而且能够吸引观众,增加票房。利奇的意义七分法对影片片名翻译有启示作用。英语片名不仅在于所表达的概念意义,更在于联想意义。译者需要在汉语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法,从而在中国观众中产生和原片名在西方电影观众中一样的联想意义。具体翻译方法为:直译法;音译法;意译法。  相似文献   

5.
电影片名在宣传影片,提高票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片名的翻译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它要求译本忠实于原本的同时,其语言需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反映原本特色和富于艺术之美。跨文化研究中语言的相异性导致了翻译的相异性。本文就电影片名两种常见的翻译法,归化翻译法和异化翻译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市场不断向外国打开,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中国产品流向外国市场的同时,大量的外国产品流入中国市场,占比重很大的其中一种就是电影。借着互联网的传播,更多电影院没有放映但网上可以下载到,可以接触的电影数量和接触电影的观众数量大大增加。但是,不难发现:有的电影字幕词不达意,观众会觉得电影“很怪”;有的部分甚至是不知所云。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因为很多的电影并非正规的翻译公司或者翻译人员进行翻译,而是业余爱好者进行翻译,质量参差;另一方面,资历浅的译者由于翻译过于死板,也会带来理解上的问题。然而电影的欣赏,无疑是以理解和获得与源语言观众同等感受为首位的,电影字幕翻译也应该达到使译入语观众达到和源语言观众同等理解和感受的标准。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出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要让受众产生一样的效果。这个理论不再从表面形式和单纯表意上来讨论翻译,而是考虑到对受众产生的效果,考虑到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和功能,这个理论非常适用于指导电影字幕翻译。本文以外国电影Touch Freely(中文译名:卿卿我我)中的填充语为例,研究功能对等理论对其翻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英文电影涌入中国.英文电影在中国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字幕的翻译水平.本文以电影《疯狂原始人》的翻译为例,从读者反应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字幕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以期为字幕翻译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个案描述的方法,在艾克西拉对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研究的基础上,以电影《卧虎藏龙》中的文化专有项为例,结合统计和例证分析,研究此类影片中常见的翻译策略使用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其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浅谈电影名称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翻译基本上必须遵循三大原则:信息传递原则,美学欣赏原则和文化重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是跟实用翻译密切相关的翻译流派。本文从功能派翻译理论出发,结合医学英语翻译实例,分析翻译文本类型,准确传递翻译信息,以期在医学英语翻译教学方面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11.
商务英语翻译和其他的英语翻译有所不同,主要在与商务英语总是有着很强的目的性,而且商务英语翻译对于传统的翻译理论运用很少。功能翻译理论强调文化转换和交际互换两个方面,和只有宏观叙述的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不同,功能翻译理论有着方法论指导,可行性很强。国际贸易强势的发展劲头促使商务英语更加广泛的为各界所利用,商务英语的翻译总是伴随着商务活动而进行的,这与功能翻译理论所强调的文化交换和交际互换不谋而合,这也使得功能翻译理论经常被应用于商务英语的翻译中。本文将对功能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运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一直是翻译教学的目标,更是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必经之路。翻译不能脱离实践而存在真空中。应用文体翻译是翻译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不仅因其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而且因为其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实用价值高。因此,研究应用文体的特征及其翻译策略具有比较高的价值,不仅可以开拓翻译教学的视野,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通过具体应用文体分析,总结应用文体的翻译策略,以期为应用文体的翻译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翻译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因为翻译涉及不同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教师在翻译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如何把源语言翻译为目标语言。可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在翻译课的教学方法上,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翻译课沉闷和乏味,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有意识地选择和使用了一些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翻译技巧时的认知意识,帮助学生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障碍,从而获得翻译教学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学家和翻译教育学家彼得·纽马克在分析和总结其他流派的翻译思想的基础上,并成功借鉴一些跨学科的知识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这两种翻译理论,旨在让译者在日后进行翻译时能更加恰当明确地运用相关的翻译方法,从而使得译文不仅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意境一致,还符合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习惯。  相似文献   

15.
自翻译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以来,中外涌现出诸多的翻译理论和流派。以尤金·奈达,彼得·纽马克和德国功能主义派为代表的西方翻译理论对全世界的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中国翻译思想的完善和发展也起到了相当大的启示及推动作用。因此本文选择这三大翻译理论流派及众代表人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探讨。  相似文献   

16.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引入中国后,在国内翻译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其中不乏误解。对于德里达后期提出了“确当的翻译”的概念。翻译界有几种不同的理解。结合德里达的文章本身以及他的整体理论发展脉络来看,其中只有一种理解最接近德里达的原意。探究形成这些错误理解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在接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什么是确当的翻译”为研究目标,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从而消除众多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误解,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翻译”一词在《新华字典》中的定义是“把一种语文译成另一种语文”,这一定义或许揭示出翻译的一个本质,但只是冰山一角。随着翻译研究不断深入,对于何为翻译的诠释不再是单一维度而是多维度的发展。本文旨在翻译观视角嬗变的角度再讨论“何为翻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中作用的不断增强,作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重要武器的商标的作用也在与日俱增,因此作为特殊交际方式的商标翻译需要从新的角度进行进一步解读。作者在分析商标翻译的基础上,运用协同理论对商标翻译进行了系统分析,讨论了商标翻译系统中商标创作者系统,翻译者系统,目标市场消费者系统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商标翻译系统协同发展的基础,证明了商标翻译的生存之道便是协同论下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9.
当今我国翻译人才尤其是高端翻译人才匮乏,在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多数高校强调双语知识板块,百科知识,及专题知识等,而在译员的职业素养培养这一环节略显薄弱。另一方面,编辑职业素养在诸多方面与翻译人才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趋同或相似。本文借鉴“杂”“专”结合,“去伪存真”,“为人作嫁”等编辑职业素养,试寻找其对于翻译人才培养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随着越来越多地“零翻译”词语的出现,本文通过简述各国对外来语的态度,以及分析“零翻译”现象给汉语带来的的文化冲击,提出具体的“零翻译”策略,以使零翻译词语以更合理有效地方式融入汉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