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这是当今中国和世界特别关注、广为议论的热门话题,人们对此提出了若干不同观点和看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梦.从社会来看,公平是人类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基石,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效率的源泉.从个体来看,公平是人的首要利益和首要价值,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最大动力.健全社会公平流动制度,建设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每一个人有"中国梦"梦想成真的公平发展机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支撑所在.  相似文献   

2.
创造是人类智慧中最绚丽的花朵,创造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创造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境界.因此,教学应着力于学生创造性心理功能的不断开拓和丰富,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形成创造性人格.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型人才呢? 一、打破权威的桎梏 基于数学本学科的特点,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以知识的正确性作为让学生接受的理由,或者以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作为让学生接受的依据,这样就会使学生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产生对知识的迷信,书本的迷信,权威的迷信,其结果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他们刚刚萌芽的创造欲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德国地处中欧,德意志民族血缘上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人,在基督教征服欧洲的过程中接受了基督教。所以德国文化属于欧洲文化的范畴,尤其具有西欧文化的一般属性,但也具有其本国文化的特质。在历史的长河中德意志人逐渐显现出了对权威对秩序绝对服从的这一民族特性。本文试图从基督教文化,特别是路德的神学观和普鲁士精神这两个方面对德国人的服从心态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动物世界的新发现和真实的故事,本书作者弗兰德熟练地展示了人类的语言和行为与动物是多么的相似,包括我们是如何吸引异性,如何抚养后代,以及如何在社会中相互竞争。  相似文献   

5.
工程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能动性、创造性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表现方式之一.现代工程不但深刻地改变着自然的面貌,也塑造了而且还在继续改变着现代社会的面貌,乃至塑造和改变着人本身.人类正是通过"造物"活动创造自己的历史,建造自己的生活世界,从而也创造人本身.  相似文献   

6.
口头传承叙事和社会文化记忆,是人类对其生活世界及自然世界的最初认知与构建。时间、空间以及人类行为的相互作用,相互阐释,相互体现,生发出口传文化的民族记忆及相关族群的精神内核。满族说部是深藏于族众内心的独特的精神记忆,再现了民族交流和历史文化的传承方式。探寻满族说部背后的口传文化意义及其内涵,有助于还原这种原始的历史记忆,使这种"口传心授"的文化得以传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传统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在给人类社会带来高效方便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影响。人们在网络使用中形成了一种新的心理空间,这一全新的空间在改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部分网络使用者由于无节制地使用网络,造成对其工作、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地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罗翔 《职业》2010,(21)
世界上每种语言都有其丰富多彩的习语,这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千锤百炼创造出来的.动物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大量反映在语言中,反映在习语上.此类习语生动逼真,言简意赅,提示哲理和反映社会现象深刻,深得人们认可与共鸣.然而,由于各国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社会生活的差异,使得各语言中这类含动物词的习语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它们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区别之分.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生活方式是在世纪之交风起云涌于中国大中城市、受到在经济生活中崛起的与都市白领家境优裕的青年大学生所热衷于迷恋的一种日常生活观念与行为倾向.究其根源,它萌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西方社会,是在广泛而深刻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迅猛影响下在资本主义社会所风行的一种反权威、反传统、反束缚的日常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巴斯对于族群的边界、族群认同及族群间的互动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族群是社会建构的,调查群体的实体和意识形态时注意力应该聚焦于群体边界,并把族群互动作为讨论的中心,认为族群认同的形成贯穿于吸纳和排斥的关系过程中。其对于巴斯的观点也作出了具体而详细的梳理,看到了田野调查对族群研究的重要意义。最后他将富尔人和巴加拉人的族群融合与拉迪诺人和土著印第安人的相互排斥进行对比,并通过民族性的原生论和工具论进行充分解释。  相似文献   

11.
夏利荣 《现代交际》2013,(9):101-101
以人为本,是指人在这个以人类为主宰的星球上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三部分构成,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物以类聚,是自然界的一种特征;人以群分,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规律。原始人类的民族社会是以血缘为群的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尽管血缘的影响依然存在(这种存在恐怕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消失,只是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变化,如由宗法家庭向核心家庭的过渡),但作为群的划分的轴心却移到了阶级上。这种转移在人类的进化史上留下  相似文献   

13.
人类是通过技艺满足需要的动物。由于需要之间、技艺之间的冲突,人也是政治动物。技艺在近现代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政治上.人类产生了对自由和平等的要求。自由和平等是冲突的,不过二者都根植于人的需要和技艺。因此对自由和平等的思考应该深入到这个层次。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的需要以获利为形式得到极大的张扬,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被分离。这个事实值得警惕和反思。毕竟,人既是生产动物.也是政治动物。  相似文献   

14.
世界研究黑猩猩的权威古德尔女士在前不久曾向世界各国发出了“警报”:如果国际社会不认真对待野生动物肉类危机的话,许多中等和大型稀有哺乳类动物以及许多珍稀鸟类和爬行动物将在10年至20年后灭绝。现在,在素有“动物王国”称号的云南省也面临着这种危机。一名资深的云南动物保护工作者说:“在所有被残害的野生动物中,有80%都是被人吃掉的,其余20%则被用于收藏和制造药品。”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最神奇而伟大的造化便是孕育了各式各样可爱的生灵,当然,其中也包括我们人类。人,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种,或许是特殊的,却也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与我们共生在这世界上的其他生物?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成为它们的主宰,还是真诚友善地成为它们的朋友?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只有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了解一下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可爱邻居们吧。在2007年世界动物日(10月4日)到来之际,本刊特增设"生物圈"栏目,陆续向广大读者介绍我们身边的动物朋友们,—起去探寻属于它们的精彩世界。  相似文献   

16.
《公共关系》2001,(10):27-27
由于数十万的商业传播者在世界范围内从事着影响数百万人们生活的各种活动。由于这一势力负载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国际商业传播者协会为职业传播者推出了职业道德准则。这个准则是基于适用于全世界的三个不同的但是又相互交织的职业传播原则。  相似文献   

17.
二元整合秩序:一个财产纠纷案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静 《社会学研究》2005,20(3):1-19
本文试图说明,在人们的财产观念中,出现了将公共投入和私人投入作出区分的取向。由于这种区分的原则尚未明确,也尚未得到各方的一致性认可,于是纠纷解决采取了双重承认的办法:既承认个人投资、也承认公共服务和管理作为财产身份的合法性来源。“双重承认”采取的特别路径是,将权利声称和利益分配分开处理,并可以根据不同乃至相悖的原则进行。作者称之为“二元整合秩序”。对于社会整合而言,权利声称具有象征性和强制性,它合法化一些制度认可的身份和权利;利益分配则具有修复和整合性,它缩小权利声称和社会公正观念(变迁)之间的差异。后者更具实质性的社会整合意义,因为它根本上服务于各方达成“同意”形成的秩序  相似文献   

18.
道德是社会生活中人类行为规范的总和。在人类还投有进化到与动物具有明显的分野时,还没有产生人类社会文明的时候,是不存在道德与不道德的.类人猿的行为是没有任何社会约束的,他们除了比一般的动物聪明,更具有了人的特征以外,尚不知道德为何物。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思维的发  相似文献   

19.
自我摆脱宗教绝对权威的禁锢、脱离中世纪的蒙昧状态而觉醒 ,是现代世界的一个重大成就。也正因此 ,自我实践 ,即人们如何在其生活实践中成就“自我” ,或者说成就其独特的“人格”或“个性” ,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项现代性的实践。雅斯贝尔斯说 :“人生活在世界上 ,却要反抗这世界”是引起发现自我或自我存在的动因 (雅斯贝尔斯 ,1 992 :1 82 )。现代世界既是个体自我实践的背景和舞台 ,也构成了现代自我实践的对立抗拒的面向。自我意识的觉醒事实上只是自我实践的开端 ,真正关键的问题是 ,这个觉醒了的自我如何生活实践于这个现代世界之中而…  相似文献   

20.
《裸猿》的中心思想非常明确,通过分析人类社会行为包含的动物性本质特征,辅以证据,论证人类行为的动物本质。莫里斯认为从本质上来说,人类首先是动物,其次才是社会人。这与社会科学的出发点截然不同,社会科学注重分析人的社会性因素,忽略了人作为生物的本质。习俗化约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实质上是社会实在于个体身上的投射。全球化进程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其中却隐含着现代性的侵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