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基金项目资助和SCI论文发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作仪  徐贤浩 《管理学报》2009,6(8):995-1000,1012
系统地统计了2003~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受资助的总体情况,分析了各个子学科类别的资助状况和发表SCI论文情况,同时分析比较了国家"十一五"与"十五"期间的资助项目情况和发表SCI论文数量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战略,提出今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历年来资助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领域的项目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了该领域项目资助的进展及其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以期给该领域学者的未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促进中国决策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晓田 《管理科学》2005,8(2):86-94
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与主要特点出发,提出了制定管理科学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分析了我国管理科学学科发展的特点、阶段和发展状况.进而对科学基金资助管理科学的总体特点与效果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与措施;提出了管理科学部的具体工作方针与以及对项目研究的要求.最后,提出发展战略与优先资助领域遴选研究工作要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与主要特点出发,提出了制定管理科学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分析了我国管理科学学科发展的特点、阶段和发展状况.进而对科学基金资助管理科学的总体特点与效果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与措施;提出了管理科学部的具体工作方针与以及对项目研究的要求.最后,提出发展战略与优先资助领域遴选研究工作要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管理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应用,涉及多学科与多领域的综合性交叉科学,也是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科学领域的交叉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1986年成立以来,贯彻“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原则,运用科学基金资助方式资助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等众多学科的基础性研究的同时,也对管理科学这样一门在我国尚属年轻的综合性交叉科学给予了积极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学科五年发展规划是具有引导性的研究领域布局,他对一个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2019年—2021年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十四五”规划战略研究课题组探索出一套“以国家需求为引领、以科学分析为支撑,以学者意见为基准,以专业论证为核心”的学科规划制定方法,开展了丰富的多维度多链条工作,构建了以方法瓶颈、科技变革、全球治理和中国情景为驱动要素的纲领性学科顶层设计,进而形成了一套详细的、具有较高可操作性、高度契合基金委点面资助模式的“十四五”学科发展规划.目前,该学科规划近一半内容已经实施.本文阐述并总结了“十四五”学科规划的工作思路、逻辑框架、重要结论和已实施情况,旨在加深本学科学者对学科规划工作及学科规划意义的理解,促进更多学者参与学科规划工作,共同推动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7.
根据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管理科学部一处)2010年的《年度进展报告》中获资助者所提交的材料,总结了生产运作管理领域、服务运作管理领域、金融工程领域和技术管理领域等4个领域中我国学者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界公认的管理科学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这是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学者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一处对十一五的阶段性总结,是个良好的开端.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内学者共同的不懈努力,可望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会在十二五期间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资助格局日益明晰,在推进学科发展、培养科学人才、服务管理实践、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发表高质量成果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基本实现了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十一五"预设战略目标.国家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对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期间,学科发展将面临着科学基金投入的持续增加、学科布局更趋合理、优先资助领域的连续和深化、强调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和研究方法的规范、关注学科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设施、提高研究成果的开放和显示度等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王昱  刘作仪 《管理学报》2012,9(11):1674-1678
分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近年来对数据挖掘及其在管理中应用的资助情况,总结了资助项目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以期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是国家全局性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相关重大发展领域提供关键助力,因而需要在宏观层面上探索具有问题导向属性,并且能够充分反映时代特性和国家实际需求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战略。鉴于此,以厘清该学科界定与研究意义为基础,结合相关调研结果,探索了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十四五”发展战略的保障政策,以期为我国“十四五”规划多个关键战略方向的重大需求提供管理支撑和量化参考,同时助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面深化科学基金改革。  相似文献   

11.
有关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的联系与区别,前些年一些刊物上已有为数不少的文章论及,有过很多很好的见解。但是,它们都太过于集中在问题的外围层面上,以致到今天这一问题还没有明晰的结论,且已影响到领导科学的学科建设。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是两门似曾相识但内质不同的科学。就“似曾相识”而言,它们都是研究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关系的科学,且它们框架相近,论述形式相仿,语言也有重叠。但两门学科在内质上而不是在外围的“划片”、“圈地”上,有显见的不同。第一,基本矛盾不同。基本矛盾或者说根本矛盾,是学科区分的依据。基本矛…  相似文献   

12.
Health risk assessment is widely advocat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a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means of assessing the health risks posed by the emissions of a planned waste incinerator. Its main advantage over other methods of assessment, such as air quality impact assessment, is its ability to address explicitly the direct (inhalation) and indirect (ingestion and dermal contact) health risks posed by different chemicals, including those that are not thought to have a threshold below which no adverse effect will take plac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the emissions assessments included in 61 waste incinerator environmental statements (ESs); in particular, it focuses on the quality of the exposure assessment and risk characterization stages of the health risk assessment process.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ES has not always provided interested stakeholders with the best available information upon which to determine the tolerability of the health risks posed by waste incinerator emissions Some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as to how this problem might be addressed in futur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学技术由于其知识体系的不断膨胀,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汇流和综合,使各门学科由离散状态过渡到集约方向.研究发现,科学技术创新的集群化由以下三大支柱体系所决定学科网络基础--科学发展交叉和融合;巴斯德象限--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新型关系;科学技术实体的出现--工业实验室与技术联合体.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科研管理的新趋向重视科学学派的建设,显现人才的乘数效应;构筑世界一流科技中心,强化创新机构的名牌效应;放宽管理和控制体系,保证研究选择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Defining "dangerous anthropogenic interference with the climate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Article 2 of the 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presents a complex challenge for those developing long-term climate policy. Natural science has a key role to play in quantifying vulnerabilities of elements of the Earth system and estimating the risks from a changing climate. But attempts to interpret Article 2 will inevitably draw on understanding from social science, psychology, law, and ethics. Here I consider the limits of science in defining climate "danger" by focusing on the potential disintegration of the major ice sheets as an example of an extreme impact. I show that considerations of timescale, uncertainty, and learning preclude a definition of danger drawn purely from natural science. Decision makers will be particularly challenged by one characteristic of global problems: answers to some scientific questions become less accurate over decadal timescales, meandering toward the wrong answer, a feature I call negative learning. I argue for a precautionary approach to Article 2 that would be based initially on current, limited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future of the ice sheets.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领导科学诞生和发展的进程,是与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同时也推动了领导工作的科学化,从而促进了中国领导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领导科学学科建设遇到了发展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和极好机遇,领导科学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明显增强。分析研究领导科学学科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课题、新任务,对于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领导科学学科建设与创新,努力建设面向世界和未来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领导科学理论,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决策科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作仪 《管理学报》2008,5(1):20-24
介绍了决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优化问题的差异,分析了决策科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关系,探讨了决策科学与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的关系。认为决策科学与传统经济学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石,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则是对传统经济学和决策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修正。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体现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当前,各级各部门要紧紧抓住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利时机,立足本职,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20.
齐善鸿  肖华 《管理学报》2013,10(3):326-335,352
通过对科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探讨,反思了管理科学在这2个方面的状态,探讨了因人文性的缺失而导致的发展困境.提出管理科学要在科学二重性的统一中寻找发展之路,让管理回归本质,从管理的根源和核心入手,将管理主体的自我管理作为突破困境的支点.以中华道文化为核心,在承继中华文化优秀思想的基础上,整合人类文明中的智慧纲领,用哲学的方法论凝练出心性修炼体系——归本求真、探索因果、自省内因、道义向善、度变善法、静磐定力、破执精进、空无归零、天人合一,该体系是作为管理主体自我心性成长提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