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于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认识和对待西方经济学要防止和克服两种倾向:一是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二是否认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性。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有利于发展中国的生产力,主要应该学习它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而对其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具体观点或结论应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途径(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可能在1990年已经完成。在该年推出的著名的沙塔林500天过渡到市场的计划似乎可以说明这一点。该计划一方面只字不提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又高度赞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说...  相似文献   

3.
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是学术界近年来颇为关切的一个课题。虽则大家无不认为西方经济学有着若干可借鉴和参考之处,然而具体的阐述说明却是见仁见智,分歧甚大。我们认为,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不能离开从总体上把握住西方经济学与经济科学进步的关系这个立足点。 列宁指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需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评经济浪漫主义》)必须强调,这段话同样应该成为  相似文献   

4.
普兰查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新小资产阶级”这个被“正统”左翼阵营长期忽略的“边缘”群体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界定了这一阶级的主要成分,概括了其阶级特征,并提出了工人阶级与“新小资产阶级”联合的政治主张。普兰查斯的“新小资产阶级”论尽管有着一定的局限,但它对理性判断西方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形势与前景、壮大反资本主义阵营具有值得借鉴之处,对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的新社会阶层也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涛 《社会科学》2023,(6):135-144
通过回顾中西方轴心时代后到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崛起前经济思想的发展史,文章提出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理论成就多集中在现代西方经济学所称的“宏观”领域,讨论强调的多是治理大一统国家需要解决的诸多经济政策问题;西方传统经济思想的理论成就多集中在“微观”领域,讨论的是自然法、产权、公平价格和商品价值问题,许多经济分析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出发点。造成中西方传统经济思想差异的原因在于中西方早期文明起源时对面临不同地理环境的挑战所形成的不同政治经济体制的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是以中国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概括总结中国经济史理论经验的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史中所包含的理论智慧理应对今天具有理论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所谓“宪政”(Constitutional Politics),就是立宪政治的简称,指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宪政是以民主和法制相结合,即以民主为基础、民意为依据、宪法为准绳,构建国家政府,治理国家社会。宪政是近代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它在消灭封建君主专制、推进人类社会文明方面,有巨大的进步意义。当然,相对于社会主义宪政,资本主义的宪政毕竟又有其不可克服的阶级局限性。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才能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促进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本文拟就英、美、法、德、日五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定宪政的历程和经验作一探讨,以求从中得出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成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成果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立民主制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是对资本主义民主的继承和发展 ,它应高于资本主义民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对现有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为此 ,必须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成果 ,学习西方的政治管理经验。包括 :吸收借鉴资本主义有益的民主原则、民主形式、民主方法 ;吸收借鉴资本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 ;吸收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制建设的有益做法 ;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反腐倡廉的有效措施 ,等等。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必须坚持扬弃和创新的原则 ,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要注意反“左”防右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8.
王培暄 《学术探索》2014,(11):30-3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本质区别是哲学历史观上的区别,而两者之间的具体分歧体现在研究方法、基本观点和阶级归属各个方面。我们当今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思想,有选择地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合理成分,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体”,西方经济学为“用”,“体”“用”关系不容颠倒。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公有制取代私有制,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一再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然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鼓吹者却大肆宣扬两种制度“趋同论”,竭力抹煞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断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可以无区别地相互借鉴和吸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已经“同构了”,二十一世纪将是超意识形态的世纪。其实质也就是妄图否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这里,让我们来剖析与批判“趋同论”鼓吹者在方法论上的错误。假设奉为至宝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趋同论”,并不是什么新鲜货色,它渊源于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经济趋同假设理论,是资产阶级庸俗理论的忠实继承和“原装进口”。战后,一大批西方资产阶级学者鉴于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  相似文献   

10.
李志学 《理论界》2008,3(3):88-89
“西方”一词通常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或资本主义阵营,作为“冷战”、时期政治地理概念现在已成历史概念。在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将世界经济划分东西方既不合理,又无必要。建议谈及发达国家经济慎用、少用、不用“西方”概念。  相似文献   

11.
一、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方法论我始终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是迄今为止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科学、最成熟的方法论。现在社会上流行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是主张全面恢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大一统地位,排斥一切西方经济学;一种是放弃马克思主义而盲目崇拜西方经济学。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对的。马克思确实有许多西方经济学没有达到的境界,但马克思主义又确实是在19世纪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理论体系,面对新的实际,它需要发展。西方经济学也不是一无是处,对西方经济学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西方经济学是替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2.
论“经济人”的哲学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古典经济学到“新政治经济学”,不同的“经济人”假设分别构建了不同的经济学说,理论上“经济人”的完整含义至今仍在争议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与西方“经济人”理论的关系是怎样的,涉及到社会主义经济分析的方方面面。全面认识西方“经济人”理论的哲学内涵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分析中的位置,是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理论的前提之一,也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相互关系的关健所在:“经济人”是一种理论抽象,它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当然有许多不一之处,只是为了理论分析上的便利,才舍弃掉每一个人在生活中的个性差…  相似文献   

13.
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景治 《学术界》2003,(5):7-1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 ,我们不仅需要总结自己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而且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国际大环境和我国政治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 ,也需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地位 ,承认不承认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中有值得借鉴的有益成果 ,敢不敢于、善于不善于借鉴这种有益成果 ,已不可避免地成为能否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的关键。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肯定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地位 ,客观地分析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两重性 ,努力探寻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的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是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严格划清“借鉴”和“照搬”的界限。  相似文献   

14.
我们股份制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和成为什么样子?有的同志主张以西方股份制的道路和模式作为标本,要求把股份制纳入西方规范化轨道。怎样看待这种观点呢? 以现代股份公司为特征的股份经济制度,是随着社会化、现代化的人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股份制是最先产生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中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的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一样,也适用社会主义社会。所以,我们应该注意汲取和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股份制经济。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西方股份制不仅带有资本烙印,带有无政府状态的盲目性和投机性,而且是经过几百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程度很高、商品经济极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列宁的“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这一论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如何正确估计帝国主义的命运和前途,以及如何正确借鉴各帝国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整个帝国主义体系并没有出现即将死亡的迹象,相反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经济迅速发展的新的“黄金时期”,因此在一些人中间对列宁的“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这一论断的科学性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是不是有根据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西方宏观经济学被我国经济学界引进,其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研究发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西方宏观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形成的、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研究的学说,它的理论观点和理论方法中,既有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庸俗性的一面,又有反映商品经济运行过程的客观的一面,如何有选择地、批判地吸收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合理成分,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就需要对西方宏观经济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论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产物。只有在充分吸收资本主义所造就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建立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尤其如此。马克思说过,在资本主义没有充分发展的国家,“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①列宁进一步指出: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度里建设  相似文献   

18.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研究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和阶级划分的标准问题进行了批判性的探讨。其中,希腊共产党人、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政治学家尼科斯·普兰查斯(Nicos Poulantzas)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中的“多元决定论”出发,提出不仅要从“经济方面”来确定人们的阶级地位,而且强调要从“政治关系”和“意识形态”这种“多元结构方面”来决定人们的阶级地位。那么,政治和意识形态能否作为决定阶级地位的重要因素?普兰查斯是怎样提出并论证其观点的?我们应如何评价它?由此而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估价等问题,在此作一番探索性的评析,以求教正。  相似文献   

19.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对现代资本主义产生了巨大影响、所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兴起“韦伯热”。目前,西方的“韦伯热”方兴未艾,而且影响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也波及到我国港,台和内陆地区,韦伯的著作不断被译成各种文字、犹如我国乾嘉时期的“家谈许郑,人说贾马”,西方社会学者几乎言必称韦伯。象英国的“莎学”、我国的“红学”一样,“韦伯学”也日渐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本文就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影响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补课论”是资产阶级自由化言论中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最具迷惑性和消极影响的谬论之一。它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要迅速接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必须补资本主义的课。“补课论”者不但把我们党和政府在现阶段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诸如在经济领域发展商品经济,允许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等称之为“补课”,而且认为,这种“补课”只是零敲碎打的,羞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