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八月之光》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最长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最重要和被广泛研究的小说之一。小说的主题在于探索内战之后美国南方社会的种族问题,主人公克里斯默斯形象难以把握,他的种族身份模糊不清,在行为和思想上体现出众多的矛盾性。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着重研究主人公克里斯默斯的俄狄浦斯情结,挖掘其悲剧根源,深入探讨福克纳的种族观。  相似文献   

2.
《八月之光》是福克纳最重要的几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结合了意识流和南方小说风格,呈现出一种奇特瑰丽的美国南方社会风情画卷。该文旨在探讨这部小说的的主人公克里斯默斯——个黑人混血儿在20世纪初的美国南方社会中走向毁灭的必然性。没有社会的肯定,游离于种族之间,克里斯默斯的出生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而最后他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则已经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了。“存在还是灭亡?”这个问题对于克里斯默斯来说,只有唯一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之一,但它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就已经存在。在福克纳的《八月之光》中,人物的存在状态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特征。以主人公克里斯默斯为代表,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三种:时间中的悬浮、空间里的游离和精神上的偏执。而失去确定性之后孤独飘荡的个体,就成了《八月之光》中的核心意象。对于这种困境,福克纳在小说中虽未明确地给出拯救的方式,却通过莉娜的象征意义间接地指出了一条解救之道。  相似文献   

4.
"决定论"是自然主义的一个中心主题,人的命运是由环境、遗传及其本能冲动决定的.威廉·福克纳早期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如<八月之光>中的克里斯默斯、海托华和莉娜,他们是美国南方特定环境下的受害者.另外,小说中也体现了遗传和本能的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5.
非裔美国人被看作区别于美国主流文化的“他者”。莫里森认为美国黑人既是“他者”又是世界的人类。在《所罗门之歌》中,黑人主人公“奶人”的成长是小说的主题。通过对奶人成长过程的描述和他的性别意识、种族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进步,莫里森表达了消除两性对立、获得种族身份认同、回归传统文化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6.
卡伦·霍妮的神经症理论对文学人物的剖析有很强的适用性,以《八月之光》主人公克里斯默斯的神经症人格作为切入点,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更能体察到人物内心的焦虑和敌意,更能透视人性扭曲的根源。种族主义的戕害和社会文化的荼毒,导致主人公人格异化,逐步发展了屈从型、攻击型和孤立型并存的神经症人格。  相似文献   

7.
《八月之光》以美国南方封闭守旧的杰佛生镇为背景,作为福克纳独创“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坐标因子,该地理空间延续着内战的精神创伤,铺设了种族歧视与迫害的温床。空间批评学聚焦空间的社会文化属性,文学文本空间成为内含多维指涉意义的指示系统。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从物理、心理以及社会空间3个层面展开探索,通过主人公乔·克里斯默斯的视角投射出该地理空间下黑白聚居区的冲突与碰撞,个人心理空间中疑似“黑白混血儿”的主体意识的坍塌及白人主导的社会空间对“无身份”种族的围剿。  相似文献   

8.
《八月之光》是美国著名现代主义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文章运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从三个方面,即主人公、文本结构和小说语言,对文本内容与形式进行解读与分析,揭示出作品主人公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和不确定性;小说的结构形成了大型对话;作品的语言明显具有双声性特点,这些方面构成了整部作品的复调特征,复调性给作品带来了深刻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鲍德温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非裔作家,宗教对他的人生经历和作品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鲍德温的宗教体验不仅帮助他对美国的种族关系进行深入考量,也促使他对非裔美国种族自身的优劣进行认真的审视和评判。通过对鲍德温小说中的宗教元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宗教观由“上帝之爱”向“人间之爱”的转变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走出樊篱 找寻自我——《紫颜色》之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旗手艾丽斯·沃克的一部力作.本文运用黑人女性主义、同性恋女性主义等文学批评理论,从女主人公西丽的身份和性格发展入手,对这部小说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揭示出20世纪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性别、阶级、文化、两性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根据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奥尼尔戏剧<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中的种族偏见可解读为一种心理原型.无意识的种族偏见导致了黑人男性主人公吉姆的自卑情节、白人女性主人公埃拉失败的个人化过程,最终酝酿出种族间的爱情悲剧.然而,男女主人公争取爱情的酒神精神让他们挑战与颠覆种族偏见,在精神上超越了该心理力量.  相似文献   

12.
《八月之光》是美国著名现代主义小说家威廉&#183;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文章运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从三个方面,即主人公、文本结构和小说语言,对文本内容与形式进行解读与分析,揭示出作品主人公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和不确定性:小说的结构形成了“大型对话”;作品的语言明显具有“双声性”特点,这些方面构成了整部作品的复调特征.“复调性”给作品带来了深刻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八月之光》是威廉·福克纳创作的一部涉及种族问题的长篇小说。小说大量使用了叙事话语的对话技巧,通过全景描摹的方式展现了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增强了作品的内在魅力。《八月之光》带有浓厚的复调小说色彩,在主人公的主体性、不确定性和文本结构的大型对话方面,体现了强烈的叙事话语的对话色彩,为现代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他者化在鲁迅与库切小说中有着充分的表现.他者化行为的施动者均以相貌体征、生活习性、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差异作为判定他者之依据,均以心理、言语、行动作为将对方他者化之手段.在他者身份的流变形态上,鲁迅小说表现为传递,库切小说表现为逆转,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尽管鲁迅笔下的他者化体现的是对国民劣根性以及封建文化的批判,库切批判的矛头更侧重于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以及施行种族主叉和殖民主义的帝国;且鲁迅悲愤、决绝,库切犹疑、伤感,但以对弱者的关怀和对非人道行为的否定为主要标志的人道主义思想仍然是两位作家笔下的他者化表现共同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5.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在晚年证明自己创作实力的中篇小说杰作,也是他最著名的一部小说之一,是他的代表作.小说获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也成为文学史上著名的硬汉形象,这部作品充分展现了人类的一种精神,充分表现了人类的智慧、刚毅和坚韧.本文初步研究小说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通过分析桑提亚哥的象征意义、基本性格、坚定的信念和悲剧性的命运.我们将更好的了解桑提亚哥的硬汉本色.  相似文献   

16.
以苏童的小说《河岸》为研究对象,在对小说中三位主人公各自身份之谜进行纵向梳理和简单评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在小说所表现的那个特定年代中,人物在自我身份诉求上所表现出的种种矛盾性和荒诞性,以此揭示出《河岸》的深刻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作品<马丁·伊登>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主人公马丁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出身贫苦,却向往上流社会的体面、豪华生活,他为之苦苦奋斗,最终名利双收.可是功成名就后,他却没有了兴致,并感到生活对于他是一种痛苦.马丁心灰意冷,毅然走向自己最后的归宿.这是他梦想幻灭后的选择,也是"美国梦想"幻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坚实的曼荼罗》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帕特里克·怀特的长篇力作。"曼荼罗"之舞是该小说的核心意象,主人公亚瑟正是通过跳"曼荼罗"之舞诠释了他生命的意义。文章从"曼荼罗"意象和亚瑟"曼荼罗"之舞的象征意蕴入手,分析亚瑟与其他小说人物如达尔西、波尔特太太和瓦尔多等人的关系,揭示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19.
福克纳《八月之光》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福克蚋选择了小说来表达他对时代的见解,形成他创作的独特风格.<八月之光>是福克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但它还是一部人们远未读懂的小说.这部小说在语言上凝重有力、奇形怪状,在小说的结构上也独树一帜,而且人物特色具有典型意义.福克纳通过这部小说表达了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20.
亨利*詹姆斯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和文艺理论家.他享誉英语文学世界,被称为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声与沟通欧美大陆的无冕文化使者.他小说中最常反映的是国际文化主题,即欧美文化之间的关系.詹姆斯小说中的欧美文化经历了一个由相互冲突到互相融合的发展过程.他的早期作品主要展现了两种文化的相斥.而在晚期作品中,这两种对立的文化在其主人公身上达到了完美的融合.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是詹姆斯一生追求的目标.通过不懈的探索,詹姆斯终于在他的小说世界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