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在李开先和贾三近的祖辈、父辈中,有多人的名字与《金瓶梅》中地位卑贱的人物或反面人物的名字用字相同或音同,如果《金瓶梅》的作者真是李开先或贾三近,在避讳甚严的古代,他们是不可能那样做的;再加上《金瓶梅》的作者对泰山周围的地理形势很不熟悉等证据。由此,笔者推断,《金瓶梅》的作者不可能是李开先或贾三近。  相似文献   

2.
《水经注》征引了许多前代地记,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地记早已亡佚无存。本文以其所征引的河北地区的三种古代地记《冀州风土记》、《中山记》、《邺中记》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它们的作者、成书与亡佚时代、佚文情况、文史价值等进行辑考、论析。  相似文献   

3.
宋元南戏既反映了古代洛阳的人文实况,又为洛阳增添了文学趣味。在《琵琶记》剧本中,洛阳承担着重要的空间背景任务,是作品安排场次的要点。《破窑记》虽经艺术处理,但作者依然把蒙正觅瓜的地点放在洛阳。宋元戏文佚曲不仅反映出唐宋时期汴、洛之间频繁的社会交往,体现了市民阶层新兴力量的道德追求,而且彰显了洛阳的园林景观之美,其盛况超过李格非《洛阳名园记》中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唐前关于南岳衡山的地记作品有徐灵期《南岳衡山记》、宗测《衡山记》、释灌顶《南岳记》、李明之《衡山记》等数种。唐宋各家类书、文集注等所引又有佚名《南岳记》、佚名《衡山记》数条。此数种地记,对南岳衡山相关知识的记录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但诸家地记或散佚严重,或作者存疑,对此数种地记进行重新考证、辑补是有必要的。此数种地记作者多为佛教、道教人士,其所记内容也多与此时的佛、道教生活有关。并且,此数种地记对唐宋以后南岳相关志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霞笺记》始以传奇剧体制敷演文言小说《心坚金石传》,易悲剧为喜剧,其得失尚需探讨。惜乎作者姓字不详。《西楼记》作者则为明末清初曲坛大家袁于令。两剧皆取材于青楼妓女与士人之离合悲欢,都在不同程度上曲折地反映出晚明特定时代士人的婚恋观念。  相似文献   

6.
《泰和记》(或作《太和记》)是明代中叶许潮的杂剧剧本,然而在明清戏曲论著中,对其著录十分混乱。现就《泰和记》的作者及具体剧目作出考辨,以期还其清晰面目。  相似文献   

7.
首先界定早期为嘉靖时期(1522—1566年)。以郭勋和李开先为个案,通过对郭勋刊刻《水浒传》和李开先创作《宝剑记》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嘉靖时期从上到下大多认为《水浒传》是描写忠义的观点,体现了当时对忠义普遍要求的社会思潮,开后来《水浒》忠义说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三国至南朝间 ,出现了多种记述岭南的专著。遗憾的是这些著作都散失了 ,现在我们只能从类书和注释的引文中看到一些条文。而古人引书不甚规范 ,或省略作者姓名 ,或简称书名 ,或改动文字 ,令后人辨识造成困难。清代学者开始对此作了许多辑佚、考证工作 ,成绩显著 ,但仍有一些问题尚待澄清。本文就《始兴记》、《交州笺》、《交州记》和《吴时外国传》等的作者、书名问题 ,试作考订 ,企能补前人之不足。  相似文献   

9.
《醒世姻缘传》的作者为章丘文士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本的内证来看,《醒世姻缘传》的作者不可能为丁耀亢、蒲松龄及贾凫西,从《醒世姻缘传》大量描写明水(今属山东章丘)的风情和狄希陈的儿子取名“狄开先”来看,西周生当为章丘人,比较崇拜李开先,而李开先为明代章丘名人。因此《醒世姻缘传》的作者为“章丘文士”说有很大的道理。袁枚《新齐谐》有一则故事与《醒世姻缘传》完全相同,考察这些故事对探究小说的成书年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徐松《登科记考》一书最早的本子是清末王先谦的南菁书院丛书刻本,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赵守俨点校本即以南菁书院丛书刻本为底本,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一书又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为底本。《登科记考补正》不仅沿袭了点校本的五十余处错误,而且增加了八十余处新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渴望尘世幸福而不得的忧郁的诗,北村的《活着》则是一首追求尘世幸福而可得的平安的诗。对比这两首诗歌描画的幸福图景,幸福的起点是明天与今天、幻想与耕耘;幸福的表达是怯懦与勇敢、矛盾与和谐;幸福的属性是自爱与爱他、活着与死去;幸福的结局是破碎与坚实、忧郁与平安。对于接近幸福的路径,海子走的是一条哲学的路径;北村走的则是宗教这一路径,两种路径导致了对幸福而歌的忧伤与平安、幻灭与坚实。  相似文献   

12.
推进公平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能 ,政府推进公平是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是对“市场缺陷”的弥补。公平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标之一。政府干预市场是为了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兼顾与协调。为防止两极分化 ,我国政府须在推进起点公平、结果公平、环境公平上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及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教育越来越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运用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发展的两个维度:数量、质量维度对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进行梳理和描述,得出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特征和趋势为:办学由群众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化;老年教育由大中城市向农村延伸;课程由颐养娱乐型向应用技能型和自我发展型扩展;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将呈现多样化,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观念。  相似文献   

14.
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一般原则应是过错责任原则,承担学生伤害事故责任赔偿的主体是学校而不是国家。学生伤害事故就其性质而言,主要是侵权民事责任。就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形式而言,主要是赔偿损失。因此,在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赔偿办法方面,应建立和完善学生伤害事故赔偿保障机制,尽快出台一部统一的全国适用的校园人身损害赔偿法律、法规。加强对学校学生责任事故的研究,为责任的划分探寻一条既尊重教育规律,又符合国情需要的责任事故处理办法,无论是对未来的立法还是对今天的司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的重要规律 ,化学平衡必然性的论证又是物理化学中必列内容 .但现在常用的物理化学教材对此缺乏严谨而简明的推证 .本文根据函数取极值的必要条件 ,直接由吉布斯自由能G对反应进度 ζ的偏微商 ( G ζ) T .P的函数组成及取值 ,应用数学分析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要的论证 .本论证直观、便捷 ,并对化学反应的平衡必然性的图示和教具制作也附带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前 ,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持续增长面临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生产能力闲置、经济增长缺乏动力等诸多问题 ,根本原因是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积累 ,这也是重庆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因此 ,实现我市经济增长的目标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就应成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傅玄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所著《傅子》中阐发了自然与人文的共同之祖——“元气”、自然与人文的共相之质——发展、自然与人文的共连之桥——智慧、自然与人文的共生之家….亲和、自然与人文的共和之途——知识、自然与人文的共亲之媒一.技术等自然与人文和谐的思想,其创新之处正在于他把自然、科学、文化、生命真正有机地贯通了起来,实现了科学生活的人文复归,避免了西方式的“主客二分”模式而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进而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后果,为我们正确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实现人文和自然的真正和谐提供了丰富的智慧宝鉴,对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必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藏区共同精神家园是生活在藏区的各民族在中华一体多元文化认同和以公民身份对统一国家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归宿。藏区共同精神家园对藏区社会凝聚以及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藏区共同精神家园建设是藏区教育的重要目标,教育是藏区共同精神家园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共同精神家园建设的主阵地。教育通过教育公平的实现,通过为藏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通过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文化平等,通过培养干部、培养民众正确的宗教观等对藏区共同精神家园建设发挥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数字化、信息网络化日渐普及的今天,优化服务成为图书馆全部工作的中心。而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以读者为本:“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和“为了读者一切”应成为现代化环境中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坚持这三个“一切”的服务理念是时代对图书馆工作的要求,更是图书馆自身生存之必须。  相似文献   

20.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三个认识误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存在着3个有代表性的认识误区:过分强调就业,轻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夸大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危机;过于低估大学生人文知识的现状。当前,需要克服这些认识上的偏差,确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把人文素质教育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