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奖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是激励广大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机制。我省自1985年建立社科评奖制度以来,已有1038项成果获得奖励。今年的全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是省政府颁发《河北省社会科学奖励办法》(即省政府第139号令)后的第一届,更受到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经过评审,共评出获奖成果238项。其中:省长特别奖空缺;荣誉奖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40项,三等奖180项;优秀图书编辑奖5项,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
全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揭晓全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会议于12月13日至17日在潍坊市召开,共评出获奖成果209项,其中荣誉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51项,三等奖138项。本次评奖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全省社科界众所瞩目的一等奖增加...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第一次评奖活动,已于今年9月中旬结束。此次获奖的科研成果共758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111项,三等奖337项,四等奖295项),这是从1978年12月——1983年12月五年期间发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评选出来的。发表在本刊及丛刊的有45篇文章、3部专著获奖。一、一等奖2项: ①《“异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作者鲁家果、林之达、王治林(载本刊1981年  相似文献   

4.
学者风采     
《江淮论坛》2014,(5):F0003-F0003
虞崇胜,政治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10余项课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率先开展政治文明问题研究。主编“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丛书”和“民主与政治文明研究丛书”;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种。先后获武汉大学第十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武汉市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两年一度的国际粤方言研讨会于1995年12月21~23在我校举行,这是继1993年在香港城市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举行的第四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以后,海内外研究粤方言专家学者的又一次盛大学术交流活动.广州话是粤方言的代表方言,我校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多年来在粤方言的调查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由詹伯慧教授主持的《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报告》(三卷本.150万字)陆续出版,深受海内外汉语学界的重视,该书先后三次获得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近期又被评为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詹伯慧教授带领一批青年教师及博士研究生和香港理工大学语言学家合作编纂的另一部方言研究专著《粤北10县市粤方言调查报告》(128万字)由我校出版社于去年出版,最近在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评奖中,也荣获优秀奖.由于我校粤方言研究处于本学科领先地位,第二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1989)就曾由我校主办,此次第五届研讨会再度由我校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和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联合主办,召集人为詹伯慧教授.  相似文献   

6.
《四川社科界》2008,(5):32-32
8月28日下午.宜宾市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宣传部会议室召开。会议认真讨论、审议并通过产生了社科成果153项。其中特别奖3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58项,优秀奖57项。获奖成果涉及面广,层次高,绝大部分都是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的优秀成果。内容涉及马列社科、党史党建、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教育、文学、语言、新闻等领域.涵盖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获奖成果还将在宜宾日报、宜宾党政网、社科联网站上公示。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第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于今年三月份结束,共评出1983年7月至1984年12月期间发表的专著、教材、资料书、通俗读物、论文、资料文、调研报告等258项获奖作品(荣誉奖1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56项,三等奖191项)。其中发表在《天津社会科学》的有十八篇: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调动我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我国和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积极性,促进更快地出成果、出人才,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贡献,经中共广东省委批准,从一九八二年起,由广东省财政厅拨出专款,设立广东省社会科学基金,用以资助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和奖励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九八二年的评奖活动,是我省解放以来第一次。从三中全会以来至一九八二年底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都可以参加这次评奖。经过近半年来的个人申报,各学会评选推荐,最后由专家学者们组成的省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小组评定,共评出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百五十六项。其中二等奖十七项,三等奖六十七项,四等奖七十二项。(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正>经中共青海省委批准的青海省第四次(1993—1995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从今年5月初申报成果开始,经评委会评选、公证处公证、省评奖领导小组审定,共审定荣誉奖3项,评出一等奖3项,二等奖39项,三等奖95项,鼓励奖87项,并于10月 23日召开了总结颁奖大会.在获奖的项目中,除一等奖为两部专著、一项调研报告外,《青海社会科学》三年来所刊载的作品均获得了其他奖项.其中,获荣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7项,鼓励奖13项,共38项,比第三次(1990—1992年)评比中获奖25项(居全省各报刊之首)又增加了13项.这说明,《青海社会科学》的质量在不断提高,已成为我省发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已于今年五月份结束,共评出专著、教材、资料书、通俗读物、论文,资料文等214篇(册)获奖作品(荣誉奖1,一等奖13,二等奖80,三等奖147),这些作品是在1979年1月至1983年7月期间发表的。其中发表在《天津社会科学》的有十篇: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人民政府已于2005年5月30日发出《关于颁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的通报》(粤府[2005]47号),决定授予张磊等18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别学术成就奖;授予《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等29项成果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授予《文化进步论—对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的哲学思考》等66项成果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授予《现代化建设主体—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地位研究》等114项成果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于去年6月开始组织实施,目前基本结束。经过初评、复评、终评三级评审,共评出275项优秀成果。其中荣誉奖5项,一等奖25项,二等奖56项,三等奖108项,青年佳作奖29项,鼓励奖52项。  相似文献   

13.
《鞍山社会科学》2007,(2):F0003-F0003
在4月3日召开的全市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上,表彰2006年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3篇、二等奖46篇、三等奖87篇、优秀奖114篇;表彰2006年度鞍山市社会科学工作先进集体47家;2006年度鞍山市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51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授奖大会于1988年12月28日举行,246项成果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奖励,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33项,优秀奖97项。同时由市申报推荐参加四川省第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的成果中,有49项获得省政府的奖励,占全省获奖总数的四分之一。 这次评奖在具体作法上有几个特点。(一)申报的广泛性和严肃性。在发动申报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第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授奖大会于今年2月23日在贵阳举行,表彰了我省哲学社会科学战线自1987年至1991年所取得的优秀科研成果。 这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工作,是在中共十四大胜利召开前后和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全面传达贯彻的大好形势下进行的。经过三级评选评审组织近千名专家、学者的辛勤努力,从2627项申报成果中共评选出393项获奖优秀成果,其中特别奖10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99项,四等奖149项,成果奖112项。这些优秀成果是我省广大  相似文献   

16.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2006]8号文件《关于颁发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决定》中,我校郑吉昌教授与夏晴教授合著的《服务业、服务贸易与区域竞争力》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实现了浙江省省属高校二等奖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受省委宣传部委托,由北省社会科学期刊研究会主办的我省1988年研究现实问题和理论宣传优秀文章颁奖大会,于1989年12月下旬在武昌举行。共有154篇文章获奖,其中一等奖5名,二等奖20名。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德华等领导同志给一、二等奖  相似文献   

18.
近日,四川省新闻出版局举办了2005-2006年度“四川出版·期刊奖”评选活动。此奖项为四川省首次设立的期刊评奖中的最高政府奖。经过专家评审组初评、评奖委员会复评,并经为期一周的公示,从全省335家期刊中评选出17家期刊获2005-2006年度“四川出版·期刊奖”,其中一等奖5家,二等奖12家。《社会科学研究》因多年来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突出学术性、思想性和综合性,不断提高刊物质量,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本次评奖中荣获一等奖,是一等奖中唯一的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社会科学研究》获“四川出版·期刊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近日,四川省新闻出版局举办了2005-2006年度“四川出版·期刊奖”评选活动。此奖项为四川省首次设立的期刊评奖中的最高政府奖。经过专家评审组初评、评奖委员会复评,并经为期一周的公示,从全省335家期刊中评选出17家期刊获2005-2006年度“四川出版·期刊奖”,其中一等奖5家,二等奖12家。《社会科学研究》因多年来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突出学术性、思想性和综合性,不断提高刊物质量,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本次评奖中荣获一等奖,是一等奖中唯一的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社会科学研究》获“四川出版·期刊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20.
燕赵学人     
《河北学刊》2006,26(3)
方伟 1960年出生于成都市,江苏省句容市人。 1984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分配至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现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燕赵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兼任河北省振兴中华传统文化协会副会长、河北省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文学学会常务理事。1995年获河北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河北省首届“跨世纪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入选人员。主要从事当代文艺理论、文学艺术创作实践在今天的存在与发展研究,从事当代文化的发展与社会作用,以及文化、文学的前沿性、边缘性和交叉性研究。先后主持两项河北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两项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出版专著《永恒的渴求:中国现代主义人文精神》、《中国解放区摄影史略》(与顾棣合著)、《晋察冀文艺史》(集体项目),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社会科学搠、《理论前沿》、《文学评论》、《文艺研究》、《读书》等报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1991年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集体项目),1998年获华北五省市 (区)第三届文艺理论奖一等奖,2001年获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