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正在经历由“效率优先”向“兼顾社会公平”的历史转型,设计活动不能继续安于从属点缀、视觉美化的现状,设计的角色应该从“从属”走向“引领”。文章借鉴了三重底线理论,分别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分析,设计如何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和谐公平及生态环境优化提供正能量。经济方面,要提高企业的自主设计创新能力,以设计来完成企业创新驱动;社会方面,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到所有使用者的需求,让更多人参与到设计中来,重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环境方面,不能以过度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为代价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设计应引领一种认识方式、行为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转变,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幸福观。要完成这一转变,需要从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对消费市场正面引导、增强公众对于公共设计的参与程度三个方面为设计赋能。  相似文献   

2.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杰出创造之一,从东汉时期的“蔡伦术”到近代以来的“四大发明”,再到当前成为学术热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命名与表述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对造纸术的文化认知和文化阐释.值得重视的是,在东西方话语交汇的当下,对造纸术的研究不仅关乎传统技艺的科学探索,更在于经由造纸术研究来重新审视东西方之间文化与技术的交流与传播,形成关于“中国化的欧洲”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当代社会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刺激着文化产业的兴盛,带来了文化市场的繁荣。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中简称“非遗”)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本参与到文化产业的整体开发中,不仅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找到了着力点,而且对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在对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实地调研基础上,分析了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关系,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遗”保护的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手机成为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给人们的日常交流带来了经济便捷的沟通方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获取的沟通手段.但是非物质社会从一种"硬件形式"转变为一种"软件形式".人们在谈论手机设计时,更强调的是体验.传统设计关注人的生理和安全等基本需求,而非物质社会产品设计则更关注人的自尊及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更加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5.
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社区福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社区福利成为社会成员普遍性的需求。但目前我国的社区福利存在着行政化、非专业化等一系列问题,社区内缺少成熟的、有活力的社会团体,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对于福利的可及性和可得性。本文尝试从福利多元主义的视角,在福利服务领域引入非营利组织,并重点讨论政府的角色转变以及与这些志愿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社会是后工业社会产生的文化现象。在非物质社会中 ,设计的重心已经从物品的创建中转移出来 ,人们开始把物品和事物看成一种文化和认识过程 ,从而赋予它以新的意义。在这种文化中 ,设计过程正在与艺术创造相接近。感受与经验被用来实现对产品功能的超越 ,定型化的设计正逐渐被打破 ,工业产品成为一种灵活的“感觉组合”  相似文献   

7.
设计事理学与非物质设计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物”的设计上升到规律性的研究时,发现问题,分析、归纳、判断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成为了“事”的设计,就是设计的方法论的研究。事理学认为设计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事”。“事”中可以看到“物”存在合理的关系脉络。“非物质设计”认为“物质”与“非物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设计将经历一种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的过程。通过设计事理学与非物质设计的比较分析,提高我们对设计方法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设计及其设计方法是后工业社会所独有的设计现象,依托数字化技术的设计及其设计产品、设计方法显然归属于一种随着时代和科技发展而产生的新兴门类。非线性图形由科学可视化技术催生,属于典型的非物质设计范畴。文章研究目的与意义在于丰富非物质设计理论,结合非线性图形探讨其非物质设计方法,努力拓宽设计领域,形成新的设计理念。同时,为非线性图形在图形及纺织设计的应用中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设计人性化之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人性化注重产品设计的趣味性、适用性、审美性。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需要阶梯化上升的内在需求。设计师通过设计中的“以情动人”、“以义感人”、“以名诱人”,赋予设计物以“人性化”的品格。人类设计只有以人为中心,设计才会有生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人类生存基本需求之一的住宅,已逐步从解困、安居型向小康型、舒适型转变,住宅的设计理念突出“人性化”、“以人为本”。作为住宅中使用最频繁、家务劳动最集中的厨房,其设计应更多地考虑实用、安全和卫生,设计合理的厨房成为人们选择住宅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面临着诸多危机。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传统的文化遗产遭到忽略、遗忘,甚至失落了。有鉴于此,人们应该认识到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应该在中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中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力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振兴中华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老子>的"有生于无"揭示了万物生成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学界一直对"无"的具体所指争论不休,如果借用<庄子>的"有伦生于无形"将<老子>的"无"宽泛地理解为"无形",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加完整地认识"无"及万物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现代工业社会的劳动——围绕马克思劳动概念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工作形式正在发生快速的变更。按照哈特和奈格里的观点,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业劳动已经被新的后工业形式的劳动所取代,这些已经不能通过马克思所阐述的以工业模式为基础的劳动理论来理解,我们需要崭新的关于“非物质的劳动”和“生态政治的生产”之概念。然而,哈特和奈格里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批评是错误的,他们关于后工业社会劳动理论的阐述是混乱且无用的。适当地理解并且恰当地发展马克思的理论将会继续提供一种在现代世界中了解劳动本质的更为恰当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企业员工的非物质激励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员工需要的多样性、物质激励的局限性和激励实践等方面分析了非物质激励的意义,并从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三个方面对非物质激励的形式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有效处理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关系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改进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会计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无形资产的特殊性。而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在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上却没有体现其应有的特点,因而亟需加以改进。具体办法是:编制无形资产监控表或价值链记分板,更为充分地披露企业无形资产信息,以减轻投资者和债权人等相关利益主体的信息不对称;采用“实际结果决定法”核算研究与开发支出,以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将那些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无形资产价值计入产品成本,以使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成本信息更为真实和准确。  相似文献   

16.
主导·主脑·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官方是不可缺少的主导性角色。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可能得到妥善的保护。文化学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脑,他们因其深厚的学识积累和较少偏见的价值立场,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较少功利性、更多学术性和人类性的意见、建议;民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离开民间文化和民众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难以继存发展,因而也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日益受到重视,是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以著作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可采用商标权保护模式,促进文化资源向经济效益的转换,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保护.商标法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其保护范围,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申请注册.  相似文献   

18.
无形资产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形资产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所有者、经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3个层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坚持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等原则,从运营的安全性、收益性、营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4个方面出发构建无形资产运营绩效评价指针体系。  相似文献   

19.
精神产品是一种社会产品,其核心是精神内容,其功用是为了满足购买者精神上的需求和享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精神消费在人们日常总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精神产品消费的可替代性日益减小,精神产品的消费需求张力急剧增大。艺术市场成为衡量精神产品价值量的经济杠杆,也为精神产品实现其价值提供了可能,具有广阔的经济前景。  相似文献   

20.
医院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令人担忧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无形资产缺乏正确的认识 ,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缺乏保护、利用、开发无形资产的主动性 ,使无形资产价值不能得以体现 ,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