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歌剧声乐文化艺术的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剧是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等艺术,以歌唱为主的音乐戏剧形式。由于歌剧的综合美感与声乐演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歌剧又被称为歌唱的戏剧、声乐的戏剧。本文首先阐述了歌剧中声乐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体裁,进而探讨了歌剧演唱与歌剧“综合美”的关系,以期读者从歌剧声乐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对歌剧声乐艺术的审美。  相似文献   

2.
德国歌剧在音乐上追求简单质朴,题材偏好探索生命重大命题和哲学意念,"英雄"是绕不开的重要主题。理查·瓦格纳是德国音乐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物,他的歌剧中体现出德意志民族独特的英雄观。歌剧《唐豪塞》由瓦格纳亲自撰写脚本,阐释了自由意志的追求、崇力尚争的精神、二元对立的主体意识等英雄伦理观特征。瓦格纳歌剧塑造的英雄从神格化向人格化过渡,从完全正义向复杂人性过渡。正是这种"不完美"的英雄形象,使其歌剧在德国乃至西方歌剧中独树一帜。瓦格纳英雄伦理观既是德意志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体现,也是其个人经历与思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威尔第与瓦格纳同生于1813年,二人在19世纪的欧洲音乐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二人都致力于歌剧艺术的革新,但却有着迥然相异的价值趋向.威尔第则追求个人内心情感表达和现实生活的写实,坚持以声乐为主体,创作以歌唱性旋律见长的意大利歌剧;而瓦格纳的音乐富于幻想、传奇性,他还创造了"乐剧",倡导"声乐交响化"的创作原则.虽然二人在创作理念上有着许多的相异之处,但却都对于后世的歌剧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16世纪末歌剧诞生之初的"用音乐表演的戏剧"到如今"音乐戏剧",尽管表述不同,但歌剧与音乐始终紧密相连。那么,歌剧与音乐谁为主导?只有当戏剧冲突高潮与音乐高潮重叠在一起,两者才会同步进行,同时音乐对歌剧还有统帅全局的结构作用。因而,音乐必须始终处于歌剧的中心,但它又应该注意与其他戏剧因素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音乐戏剧艺术 ,它融音乐、戏剧、舞蹈和舞台美术于一体。歌剧的主题思想、风格及其艺术魅力 ,都是通过演员 (包括乐队 )的舞、演、唱 (奏 )艺术所塑造的音乐戏剧形象而展示出来的。歌剧艺术具有高度综合美的戏剧性、音乐性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歌剧事业如何走出低谷的几点思考徐平歌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戏剧于一身的既古老又年轻的一种艺术。说其古老,是因为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类似于歌剧性质的众人伴唱,尽管那只是歌剧艺术的雏形;真正称得上较完美的音乐戏剧的歌剧,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  相似文献   

7.
因歌剧《弄臣》中的歌剧主题"诅咒"的戏剧发展的内在要求,曼图阿公爵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的塑造和形成的过程其实就是歌剧在舞台空间不断展现和发展的过程之一,要突现歌剧主题,对曼图阿公爵音乐主题的情感要求、发展和形成的基础、主题的内涵以及在歌剧主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详细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它是研究这部歌剧的艺术特性不可或缺的步骤,也为揭示这部歌剧在意大利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出有力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16世纪末文艺复兴直接的音乐贡献就是歌剧的诞生,兴盛于18世纪的正歌剧和以之相对的意 大利喜歌剧和法国喜歌剧,产生于1820年代的法国大歌剧。歌剧以动态的综合艺术、戏剧的音乐化、多种艺 术因素交织的复调美,构成歌剧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花儿剧是歌剧、戏曲及"花儿"特色互融的产物,是一种集歌、舞、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戏剧.花儿剧的审美价值在于"花儿"音乐与戏剧结合后所能够产生出一种新的、更具魅力的、更有欣赏价值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0.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第一部正式出版的著作,发表于1872年,此书的副标题是"从音乐的精神而来"。在致理查德.瓦格纳的序言中,尼采明确提出艺术乃是"生命的最高使命"。这一重塑艺术形而上学的使命不仅使尼采将希腊悲剧与瓦格纳的音乐联系起来,将希腊文明与现代文明联系起来,而且也把酒神节的酒神颂歌看作是理解希腊悲剧的诞生以及打开艺术形而上学与希腊精神的钥匙;同时,他也把希腊的悲剧精神归结为酒神艺术和日神艺术的二元对立与和解。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第1期<歌剧>刊登了李莉的<<奥瑟罗>--爱与嫉妒的悲剧>一文,该文主要介绍了威尔第歌剧<奥瑟罗>首演盛况,剧作家博衣托和出版商朱利奥·李科迪对该剧的大力支持以及该剧征服观众的"戏剧张力"等,其中还夹叙议地穿插了保罗·亨利·朗格及勋伯格对该剧的评价,该剧诞生的背景乃至威尔第和瓦格纳之间的纠葛等.  相似文献   

12.
西方歌剧Leitmotif(主题)技巧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eitmotif被广泛地运用在西方歌剧中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leitmotif的起源与发展。早期Leitmotif它的特征是反复出现但是变化不多。后来韦伯发展了这一技巧。他不仅在leitmotif再现时增加了和声和节奏上的变化,而且还用leitmotif将歌剧各幕之间联系起来,起到了贯穿的作用。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将leitmotif技巧的运用提到了最高的水平。瓦格纳创造性地将多个leitmotif交织在一起运用,形成一个大的音乐网。并用此网从始至终与剧情紧密配合,使其成为作品必不可少的主体。从而打破了歌剧原有的固定型式,为歌剧的发展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莫扎特歌剧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扎特的歌剧是音乐与戏剧完美结合的艺术,它以人物塑造为中心并蕴含着人道主义主题和民族文化的底蕴。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戏剧艺术的第一要素和基本材料,研究戏剧语言,对戏剧的创作及欣赏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语言的音乐化、动作化、抒情化三方面探讨北路壮剧与英语歌剧语言性格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歌剧中的“主导动机”手法考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导动机”这一乐思组织方式是瓦格纳整体艺术理论和乐剧思想中的核心范畴之一,这一理念虽然是在瓦格纳的乐剧理论实践中首次得以系统阐述和深入探索的,但在此之前,歌剧写作中所常见的“主题回忆”手法已经为之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功范例,而且关于“主导动机”手法对于戏剧结构的重要意义,也早在瓦格纳之前就被他人专门论及,可见该手法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威尔第歌剧音乐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性进行分析,探究作为歌剧史上划时代的歌剧大师所展现的艺术特性.以歌剧<奥赛罗>中第二主人公雅戈这一反面人物作为研究对象,以雅戈在歌剧中的音乐作为载体,从音乐主体、曲式结构、和声色彩等方面的分析入手,从中找到歌剧艺术在其创作和舞台演绎过程中的艺术"经脉",为今天的歌剧艺术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歌剧主人公拉达梅斯为研究对象,以咏叹调《圣洁的阿依达》作为载体,从人物戏剧形象、曲式结构和音乐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入手,解析威尔第在歌剧《阿依达》中利用音乐元素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为演唱者能够更好地把握咏叹调的内涵,举一反三,了解威尔第咏叹调的特点,更好地把握威尔第的其他作品,从中找到作为歌剧艺术在其创作和舞台演绎过程中的艺术通道,为今天的歌剧艺术提供更为有益的艺术借鉴。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上我们将克洛德·德彪西列为音乐印象主义,将他的作品视为反瓦格纳主义的另类,而瓦格纳主义在19-20世纪的法国音乐中根深蒂固.尽管科尔托曾经这样肯定的说:"德彪西利用了与瓦格纳象征主义相似的声音象征主义.  相似文献   

19.
歌剧剧情在其展开的过程中、歌剧主题在被揭示的过程中,其诠释的方法有很多。歌剧大师们往往根据歌剧的戏剧情节和歌剧的音乐发展要求来选定给歌剧以具体的诠释方式。威尔第在他的歌剧《弄臣》中就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和主题的揭示要求,在揭示主人公黎戈莱托和公爵的矛盾冲突时就采用了一种“隔山打牛”的方式,把二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诅咒,既矛盾、复杂的关系阐述得十分清晰而又巧妙,为今天的歌剧艺术及其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四幕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是普契尼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它成功塑造了绣花女"咪咪"这一感人肺腑的悲剧性角色,其中《来到你身旁——咪咪的告别》这首咏叹调是女主角咪咪十分重要的唱段,充分表现了咪咪细腻而丰富的内心情感,十分感人!文章对这首咏叹调的艺术风格、音乐特点、戏剧情节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艺术分析,从而进一步挖掘其音乐的内涵,帮助我们在演唱的过程中处理好这首作品,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再现人物的歌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