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经济增长缓慢的恶性循环。如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如何培养更多、更强的少数民族地方人才,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关系到能否实现西部大开发宏伟蓝图的重大问题。以民族预科教育为切入点,指出民族教育在西部开发中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提出如何改革、发展民族预科教育以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战略。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经济增长缓慢的恶性循环.如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如何培养更多、更强的少数民族地方人才,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成为关系能否实现西部大开发宏伟蓝图的重大问题.笔者以民族预科教育为切入点,指出民族教育在西部开发中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提出如何改革、发展民族预科教育以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战略.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段令人欣喜的强势发展——防城港市防城区继获得2006年“广西县域经济进步奖”、2007年“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之后,2008年,各项经济增长指标再列广西前茅。2008年,防城区实现生产总值50.71亿元,增长16%;财政收入4.03亿元,增长4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33亿元,增长4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88元,增长22.9%;农民人均纯收入4715元,增长20.4%。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基础进一步加强。完成工业总产值56.27亿元,增长2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01亿元,增长40%。连续两年获得“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女性高层次人才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和社会建设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广西6市少数民族女性高层次人才成长的深度访谈和问卷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女性高层次人才成长主要受工作-家庭冲突、社会性别偏见和女性自身心理压力等方面因素影响,基于此,从寻找工作-家庭之间的平衡从根本上消除社会性别偏见,破除“玻璃天花板”现象和少数民族女性需要树立自信,增强自我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5.
民营经济是我国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当前,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县域民营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应从经济结构调整、资金扶持和集约用地等方面着手,推进县域民营经济摆脱危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经济增长实质上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依据转轨时期国家制度变迁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可以把县域经济增长划分为三个时期:启动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缓慢增长阶段。我国制度变迁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历程表明,县域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正负效应决定着县域经济增长的快慢,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变迁是以中央政府为供给主体的产权制度、财税金融制度的变迁。为此,要在顺应国家制度变迁的前提下,主动进行以县级政府为主体的制度创新,进一步降低县域经济增长的交易成本,形成有效激励机制的制度安排,加快县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县域产业结构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的状况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的联系。产业结构差异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区域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产业结构的优劣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湖南县域经济产业凸现“农”的特征,产业结构差异大、分布呈现区域特征。运用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分析了湖南省88个县域经济体在2004--2008年内产业结构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表明:各县域经济体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巨大,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8.
农旅融合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良好载体和生动实践。在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的基础上,利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设计准自然实验,并基于2008-2019年中国177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农旅融合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旅融合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反事实检验等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农旅融合发展主要是通过吸引资本流入、加快非农转移和推动技术进步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凸显出要素流动在县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传导作用。此外,从资源禀赋看,农旅融合经济增长效应的发挥,不仅依赖于县域内部旅游生态资源,对外部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也有较高要求。同时,东部地区县域的农旅融合发展能发挥出更明显的经济增长效应。可见,基于本地资源优势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并进一步补齐县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是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选项。  相似文献   

9.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一直存在着争议。作者为了探究金融支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县域经济的长期增长要依靠县域金融的支持;发育良好的金融市场以及畅通无阻的传导机制有利于推动县域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及经济增长;金融机构的贷款增长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显著原因。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要发展经济,首先要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人才。人才的成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民族政策是少数民族妇女成才的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本文从少数民族妇女的学习、工作两个方面来分析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妇女成才的影响,并对如何更好的发挥民族政策的促进作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理论界多用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指导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鉴于我国的县域经济是—种特殊类型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在运用时尚需结合我国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况进行取舍,进而构建适合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笔者以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和区域综合开发理论与模式等七个理论,可形成系统的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福建省2014年的统计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方法,分析福建省58个县市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以及影响县域经济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58个县市经济增长明显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在加入空间地理因素之后,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规模对于县域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是减弱的,而城镇化和交通便捷对于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是加强的。  相似文献   

13.
资源的丰富程度及资源结构的优化度直接制约着县域经济的长期增长。立足我国县域社会和人文资源稀缺、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的现状,突破路径依赖寻求最佳经济增长模式、积极培育和整合社会人文资源以及实施竞争优势战略,是优化县域资源结构、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14.
张蕾 《人力资源管理》2014,(10):112-113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整个地区社会发展的关键点,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有效结合,而企业的发展是促进县域经济进步的关键。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其经济水平正在逐步增强,企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本文主要通过对县域企业在人才评价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旨在推动县域企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影响因素的数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县域经济受多种因素影响,影响程度不同。各因素对县域经济内部不同层次和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一样,差异很大。建立县域经济影响因素数量经济模型并进行多层面实证分析,可以得到县域土地面积与县域经济水平反比等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6.
以县域为空间单位,分析了2000—2015年福建省各县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异与空间关联,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经济增长溢出的空间计量模型。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以及地理空间邻接、空间距离邻近及经济距离邻近县域的经济增长,均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从空间关联视角提出了福建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促各县域经济增长、持续增加资本投资与财政收入、进一步完善县域间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各县域合作互动的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是我国宏观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部大开发时代背景下 ,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西部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系到脱贫致富 ,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 ,关系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 ,正确认识我国西部县域经济的现状、特征 ,选择正确的发展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保增长的“生力军”,本文分析了为何要从加快人才流动的角度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以及人才流动格局,并分析了如何促进人才从大学、城市流动到县域企业中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广西是我国多民族的省区之一。计有苗、瑶、壮、侗、彝、回、水、京、仡佬、仫佬、毛南十一个少数民族。民族众多,各族又有不同的支系。由于它们居住环境的不同以及受外来文化影响深浅的差别,就形成了各色各样纷繁复杂的民族风俗习惯。禁忌食俗就是这些众多风俗习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拟就广西各少数民族部分禁忌食俗的概况及其来源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就正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0.
湖南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城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对县城的经济增长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劳动力、政府支出对县城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而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入对县城经济增长起的作用不显著.构建一个由6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县城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湖南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进行排序,并提出提升湖南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