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号学家皮尔斯认为宇宙是一个巨大的符号,宇宙的进化是一个通过连续性法则从第一性到第三性不断发展的三元动态过程.连续性法则的基础是第一性的质(qualities)的相似和连续,而第一性的质又正是艺术的基本特质.因此,人们可以通过艺术体验自身感受的质与宇宙的质的连续性,并以此来理解宇宙或世界.艺术真正的"魅"及价值也就在于通过这种连续将人和宇宙相关联,实现对意义的允诺.  相似文献   

2.
皮尔斯的符号“三分说”理论基础是其哲学的“三个基本范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存在和第三性存在。与此相对应,皮尔斯提出了三个符号“三分法”。根据符号与其所指对象的关系,他将符号分为拟象符号、指示符号和表征符号。它们相互依存,但其中某一项起支配作用,从而显示出符号主体特征。汉字“六书”可以在皮氏符号理论框架内得到合理解释 :象形字具有最强的拟象性,属于第一性存在的拟象符号;指事字和会意字通过符号与符号或标记的组合来指示某种关系,表达意义,属于第二性存在的指示符号;形声字、转注字和假借字具有最强的抽象性和社会规约性,为第三性存在的表征符号。后三者构成汉字的绝对主体,从而决定了汉字表征符号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受康德影响,皮尔斯极为重视范畴演绎,他试图找到比康德范畴更普遍的基本范畴.1902年以后,范畴演绎进入现象学时期,基本范畴最终确定为第一性、第二性和第三性.范畴演绎是皮尔斯哲学的基石,是皮尔斯建构体系最重要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4.
在皮尔斯(C.S.Peirce)的符号理论体系中,对于符号到底是否包含生物信号,以及解释项是否是符号,似乎存在着相互矛盾的论述。事实上,正是这些矛盾体现了皮尔斯的思想演变过程,尤其是从皮尔斯的"心灵"到"准心灵"的术语发展中,可以看出他的符号学思想进一步拓展的趋势。这一发展为生物符号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得符号学家有可能将生物主体作为符号主体,从而将生物信号视为符号的基本底线。"辨别性解释项"和"回应理解性解释项"概念的提出,就是皮尔斯符号学思想进一步发展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舞蹈语言符号为研究主体,运用皮尔斯符号学中的经典理论对其进行解读。主要从舞蹈与皮尔斯符号学之关联、舞蹈体现皮尔斯符号学“三元说”、舞蹈与皮尔斯符号学之无限衍义、舞蹈与皮尔斯符号学所指对象分析四个方面进行探析。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皮尔斯符号学无不透露着与舞蹈艺术紧密相关的各种理论支点,这对于丰富舞蹈理论和舞蹈实践研究有着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意义的象似表征理论动摇了索绪尔语言学中任意性的定律.根据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分析了语言意义象似表征的理论基础及象似的标准,介绍了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在语言象似性研究中的地位及应用,指出语言的意义是通过从次象似符到真象似符的连续体上的某一象似符来表征的,并在语篇层面上通过内指象似(即语篇内部的象似)和外指象似(即语篇外部的象似)阐述了语言意义的表征过程;介绍了语篇间的象似性(即互文性),结合语用象似的观点,分析了意义在传递过程中的象似性.  相似文献   

7.
皮尔斯的符号学是认知的符号学,人们通常关注其认知方面的问题,而忽略了其与美学相关的问题.其实,皮尔斯符号过程中的不明推论这一认知步骤,就显现出了美学的维度,它是艺术表达的基础.皮尔斯从实用主义与其符号学的关联开始,美学维度在不明推论环节显现,其包含的本质要素是符号的冲突,进而以此为基础阐释艺术和艺术作品的表达,显示了皮尔斯符号学的美学价值,可以深化对其符号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实用主义哲学的发展为当代语用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皮尔斯的实用主义及普遍符号学思想第一次对语言的意义从实用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使语用学思想在美国有了体系性和建设性的发展;詹姆斯继承发展了皮尔斯的语用思想,突出了效用原则;杜威从实践等多个角受丰富了语用思想,为语用学在美国的发展拓宽了思路;莫里斯的符号学则第一次正是将语用学作为一个术语提出,对语用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产生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也谈"转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符号学角度观照"六书",并讨论其中的转注.转注是一种能产的造字法,它与形声同为意音符号,但本质迥异;转注字是在转注原体字(声符)基础上加上"类首"(义符)构成,转注字的意义与"类首"意义相同.  相似文献   

10.
符号学理论有着强烈的批判精神和锐利的反思锋芒,既具有思想的深刻性,又具备方法论的可操作性;既强调形式立场,又超越了形式研究的局限,是整个当代文艺批评理论的重要方法论基础。通过对符号学理论研究的学术史考察,可归纳出四个重要的思想来源:一是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语言符号学”,二是以皮尔斯为代表的“三元模式”符号学,三是以卡西尔为代表的“符号形式哲学”,四是以巴赫金为代表的“文化符号理论”。这些代表性的符号学理论其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在解释譬如敦煌艺术符号、民间视觉符号、当代互联网符号等具有中国意味的研究对象时,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试图以“中国方式”重新阐释符号学理论,这种阐释旨在符号学理论的本土化,使符号学理论成为解释“中国问题”更有力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论武器。  相似文献   

11.
图像符号(icon)、指索符号(index)和象征符号(symbol)是皮尔斯众多符号分类体系中被公认为最有价值的一种。其中,图像符号被皮尔斯描述为"人类表达思想的最佳符号"。然而对于图像符号皮尔斯并没有统一详实的论述。本文拟从肖似性的含义、图像符号的再分类以及图像符号的认知方式等三个方面给以尝试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梅洛 -庞蒂认为时间是肉身主体在世存在的一种生存维度 ,它呈现为一种知觉场 ,它由处于核心的 (广义的 )现在和处于边缘的 (广义的 )过去与将来构成。现在借助于一种时间的过渡综合 ,而成为一种具有厚度的时间层 ,过去与将来 (或者在特殊意义上的出生和死亡 )则是围绕着现在的一种视域或氛围。对主体来说 ,它们都既是内在的 ,又是超验的。这种时间场的结构使主体性、主体的认识、主体的自由及主体间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对自然保护地农民所采取的无差别的生态移民搬迁、资源权利限制、生态保护补偿标准致使农民生存和发展权不当丧失、经济和政治权利过度限缩。基于自然保护地分级管理分区管控的管理体制与农民第一性权利到第二性权利的权利谱系,对农民权利进行类型化保护具有可行性。在不同自然保护地领域,建议以继续居留权保障农民的第一性权利(生存权),以共同管理权弥补农民的第二性权利(政治权利)在同一自然保护地内部,核心保护区内建议以生态保护补偿权弥补农民的第一性权利(生存权)与第二性权利(经济权),一般控制区内建议以传统资源权和特许经营权保障农民的第一性权利(发展权)与第二性权利(经济权)。  相似文献   

14.
图像符号(icon)、指索符号(index)和象征符号(symbol)是皮尔斯众多符号分类体系中被公认为最有价值的一种。其中,指索符号因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得到符号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因果邻近关系是指索符号的表征依据;指索符号分为自然指索符号和人工指索符号;指索符号的认知方式是推理。  相似文献   

15.
民族三元观     
运用皮尔斯"大三元"和"小三元"的符号学理论观察和分析中国当下的民族现象,提出民族三元观在本质上是民族指号生态观,是维系现实生活与思想结构的共生丛。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目前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研究话题。从本质上来说,隐喻是一种象似性程度比较低的亚象似符。它借助于自己的特征指示事物,即通过描述其他事物中的对应关系来体现事物的表象特征。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具有对应性、互动性和多模态性等认知特征。隐喻意义的理解是在人主观能动的基础上,通过本体和喻体的解释物之间的互动产生新的解释物而实现的。研究表明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对隐喻的认知意义理论构建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皮尔斯符号学角度看电影符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综合媒介,电影符号一直是当代符号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电影符号主要以声音和图像为介质,其复杂性成为众多符号学家的研究领域。皮尔斯是现代符号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符号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符号分类和解释项原理。本文就皮尔斯的符号类别及其解释项原理对电影符号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虽然客家文化与土楼文化研究成为人类文化学研究的一个受人关注的议题,但目前研究陷入局部最优的僵局,既不能产生实际的社会应用,也不能兼顾人文、社会学、历史、美学等领域,亟需一种统合性研究进行突破。符号学原理与方法提供了对文化进行系统性、层次性重构工具,能跨越多个学科领域,运用符号学原理对客家土楼文化进行研究,应是一个很值得拓展的领域。针对皮尔斯的三元符号模型对信息承载能力不足的弱点进行修正,以使其更适用于文化的符号学分析;增加导入"符事"元素,以记载与符号相关的故事,导入"符史"元素,以记载符号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9.
在借鉴皮尔斯符号学基础上,论述了新闻图像的形象性、指示性和象征性三种基本性质及其作用,揭示了新闻图像从视觉认知到社会舆论建构的"迷思"。在理论上为新闻图像的基本性质研究提供一种研究视角;在传播实践上为人们更好地理解新闻图像功能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符号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在于完善符号的沟通功效,其在民间规范的接引中形成的维度构成民间规范的符号学之维。民间规范的符号学意义在于人—神交流和人际交流的便利,这意味着民间规范表现出修辞性。这种符号性体现的是规范拟制,"视为"一词的含义也呈现出民间规范的符号性,"视为"语句的语法结构释放出民间规范的符号学意义,它成为大众的前见,因而"视为"语句对民间规范的符号学之维的表述最为合理。但这是一种"隐于野"的民间话语。因此,"视为"语句应用于完善乡土治理的符号语境,并促进符号性规范的取效。国家法吸纳整合符号性民间规范时,这种"隐于野"的"视为"表述应当被采纳。司法在援引这种民间规范时也应使用"视为"语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