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要想提高作文水平,不仅要多积累还要多训练。我们的作文课堂就是学生训练写作的阵地。可是事实证明,没有多少学生愿意守住这块阵地。因为他们怕作文,不喜欢作文。经调查,发现学生之所以不喜欢作文.不喜欢上作文课.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作文难写,因为肚里没货;②作文题老套,不感兴趣;③作文课死板,没有活力。仔细想想,也难怪学生不喜欢写。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写作感兴趣,他将会以愉快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去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反之,就可能只是被动地、勉强地学习。因此,作文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唤起学生心中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要培养写作兴趣,就要让学生大胆地走进生活,积累必要的情感体验。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作文不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生活正是一切创作的根本和源泉。  相似文献   

3.
在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常为作文教学难见成效而困惑,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花费了很多精力,但是收效甚微。每次作文课上写出好文章的总是风毛麟角,多数学生一到作文课便大呼头痛,连连叫苦,处于“怕写”“不愿写”的心理状态之中。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从以下5个方面人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根据调查,目前大多数中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最害怕作文课。他们感到“作文难”,难就难在没有什么事情可写。每每提起笔来,脑袋里空空如也,没有几句要写的话。长此以往便丧失了对写作的兴趣。要改变中学生的写作实际状况,必须从丰富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扩展作文内容诸方面入手,开拓写作的材路,使学生喜欢作文,主动练笔,逐步提高作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一提起作文,很多学生就头痛。作文敷衍了事,抄作文工具书的现象十分严重。作文课上,四、五十个学生,写着同一件事情,题目雷同,表达不力,缺乏深度。一写好人好事,就写搀扶盲人过街、拾金不昧。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得不到提高,教师批阅文章也觉得味同嚼蜡。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太浅,生活积淀太少。然而作文就是要用语言文字来浓缩精彩纷呈的生活,所以,说生活是作文之源。  相似文献   

6.
现存大多数学生都处于“怕写”“不愿写”作文的心理状态,每次作文课能主动写出好文章的也总是凤毛麟角,不少老师常为作文难见成效而感到困惑。应该懂得作文能力的培养不是靠一次两次的训练就能见到成效的,必须坚持经常性的、多方位的训练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对初中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的亲身感受。许多同学在作文课上,感到没话可说,或写出的语言干巴无味,没有活力,没有生机。学生写起来难,教师改起来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有活力的作文来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综合性很强,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体现着听、说、读、写、思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在一起往往有说有笑,滔滔不绝。但作文课上他们却常常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很难,最后不得不涂抹几笔,敷衍了事。其实,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也不是不会遣词造句,  相似文献   

9.
曾带领学生游玩过浙江诸暨的五泄。回来后我照例让学生写作文。记得我走进教室,和往常的作文课一样。同学们的表情是无奈的,甚至是愁眉苦脸的。我试图改变学生对作文普遍感到苦恼,写起来困难的现状,因而一改作文课就让学生动笔写的做法。于是我说:“我们最近去了五泄游玩.大家都玩得很开心.观赏了五泄景区的山水风光.饱览了五汇瀑布的秀丽奇巧、婉转曲折、奔放豪迈的景致气势。现在请大家说说你们看到的五泄。”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一个人认识事物、观察事物和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上好作文课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我们应从低年级抓起,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观察力,激发习作兴趣,做到读写结合,才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策略是指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感悟,不断积累作文素材,这样,学生在作文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作者的体会是:学生留心生活点滴,积累作文素材;亲近回归自然,打开学生视野;参与生活实践,增长人生见识;加强情感交流,提高学生认知能;指导学生阅读,丰富知识积累。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常常对写作不感兴趣,有的同学甚至视写作为负担,一上作文课就皱眉头,就头痛,用这种心态来写作怎能写出好作文呢?又怎么能提高作文写作水平?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心态就要激发并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下面是笔者在激发、培养写作兴趣方面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两种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一种态度(生活态度),写好作文,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作文活动,营造写作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搞活作文课堂教学,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正确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科学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4.
纵观现在中小学生的作文教学,很不乐观,许多学生都害怕作文,写不好作文。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阅读链太少,视野狭窄。二是对生活体验不够,感受不深。于是就造成了无话可说的现象。每当作文课,就成了一些学生的受难日。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作文课教学的现状,本文从教学实践与社会学的层面深入分析其困难的根由,进而探究作文教学的对策,即从观察、积累、激发、鼓励等方面着手,使中职学生自然步入写真情作文、真实作文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一、活动作文的概念、内涵及特征1.活动作文的概念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老师给活动作文教学下的定义是:活动作文教学是指在作文教学(课内外)中,鼓励学生以课内外各种亲身经历的活动为基础,课堂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或创设生活情境,以活动作文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在体验生活、学习生活,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或提升对生活的感受与认识,从而产生表达欲望,变厌写为乐写,变难写为易写。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天真烂漫,对事事充满好奇,他们渴望自由,向往轻松自在的生活,可现在教育中的种种弊端压抑了他们的天性。长期以来,学生作文一直被限制在老师指定的“写什么”,“怎么写”的范围里。于是,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作文,作文有什么用。每当遇到作文课,孩子首先想到的不是自由表达的快乐,而是焦虑。作文便成了学生的一件苦差事。  相似文献   

18.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写话教学的要求。让作文走进生活,让孩子们放开  相似文献   

19.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学作文的启蒙阶段。“万丈高楼平地起” ,抓好这一阶段的作文训练将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小学中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积累少 ,语言贫乏 ,写作技巧差 ,提笔感到无话可说 ,无处下手 ,因此对作文没有兴趣。鉴于这种情况 ,作文训练的起步阶段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解除学生“作文难”、“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小学中年级学生初学写作时都有一种心理 :怕。怕写不好让老师笑话 ,怕老师批评 ,怕老师说自己笨 ,也怕同学嘲笑。这一怕 ,本来想写的东西也不敢写了 ,反来复去地掂量、犹豫 ,文章自然就“难产”了。要解除这种心理…  相似文献   

20.
不少学生一提到作文就眉头紧锁,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学生害怕作文的原因所在,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有话无从下笔。无话可说是缺乏素材的积累,无从下笔是缺乏语言的积累。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使学生写好作文,就要帮学生寻"源"、取"材",引来源源不断的作文之"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