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与市场接轨的中介形式选择熊修平(河南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使农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由以数量为中心的传统农业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市场农业转变,一切农产品的效益都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因此,如何选择适合农村发展实际的具有生...  相似文献   

2.
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文化丁东风任何一种文化体系都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都代表、反映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要创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文化体系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其背景,以社会生产方式为其物质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在实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了诸多社会关系的变动,一方面向现实法制的滞后性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一方面又合乎逻辑地为法律的发展提供种种契机。我们要实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其主要特点是以大规模生产为基础,以增进社会福利为目标,以保持  相似文献   

4.
资本经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新模式冯国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我国企业实现了由产品生产向商品生产,由单一生产型管理模式向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化,并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5.
<正>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这种社会经济活动形式中,商品生产者的经济活动目的只有借助于市场关系才能实现。因此,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就直接地关联在一起。所谓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由商品市场的供求变化  相似文献   

6.
交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人类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必须进行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可是,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交往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实践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市场经济社会,作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系统或社会形态,其交往活动也应有独特的本质与地位。任何交往活动,都是从一定的前提出发,运用一定的手段,实现其目的的过程。至今为止,可以说人类经历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阶段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阶段。而市场经济社会的交往活动,在前提、目的和结果上都有其自身的特征:首先,市场经济社会交往活动的前提,不在人自身…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行为规范的道德两重性与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进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人”意识开始成为经济行为主体进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范,其核心是:在存在市场需要的前提下,用生产、服务等各种不同的经济行为方式充分满足市场需求,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市场经济行为规范是经济行为主体从事经济行为时所采用的、调整自身经济行为方式以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社会行为规范。与其他社会行为和社会行为规范不同的是,市场经济社会行为的实现是以物的最终实现加以体现的,商品交换的实现程度即物的实现程度,是市场经济行为实现程度的终极表现,其中…  相似文献   

8.
张素芳 《江汉论坛》2004,21(5):10-14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两种社会内在结构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计划经济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和生产组织,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是客观的价值规律。从计划经济变革为市场经济,必须真正实现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从政府机构向市场经济活动当事人的转换,真正实现社会经济活动由行政权力支配到由市场机制客观调节的转换,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一、国有企业并非一般企业:国有企业的性质定位从理论上分析,众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主体间的完全相互竞争并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效用的最大化,借助国有企业弥补市场失灵或市场不足是轻济发展的内在必然。即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企业,其典型特征是目标多元化,或者说国有企业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经营目标,而是突破了企业的一般利润界限,超越了私人资本对单纯盈利的追求,以生产那些一般企业无力生产或不愿生产却又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克服由“外部性”所引起的市场失灵现象,弥补市场缺陷…  相似文献   

10.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编辑主体意识赵常祥编辑是社会精神产品生产系统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它以物态化生产为目的,对精神产品的原稿进行选择和加工。"编辑"一词,既指编辑工作,也指编辑人员。编辑人员是编辑的主体。编辑主体由编辑的意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下高教资源配置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作为第三产业,从事着准公共产品的生产。由于教育规律的作用使这种生产具有不同于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完全的计划经济或完全的市场经济对高教资源配置都缺乏效率。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教资源的配置方式只能采用“混合经济”模式,即宏观上以计划经济为主、微观上以市场经济为主实现高教资源在高校内部的调节配置  相似文献   

12.
论价值、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芳 《江汉论坛》2002,1(11):26-29
价值,是在商品的交换关系中以货币价格相对表现出来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体现的是商品所有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物质生产要素和一切不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市场经济的分配就是价值分配,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由价值规律支配的市场价格就是对商品所有者经济利益分配的手段和实现形式。价值、剩余价值、资本,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13.
一、市场经济与生产关系 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不能仅仅从社会生产一般、商品经济一般或市场经济一般去说明,它必须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方面去寻找它更深刻的原因。 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前提的商品经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经济形式,它主要是以统一市场为核心来组织社会生产,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置社会资源、协调和实现人们经济利益的高度社会化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4.
所谓畜牧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布局区域化、结构优化、生产规模化、产销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规模化,通过龙头企业、社会服务中介组织、采取经济契约为纽带等形式,把基地、农牧户与国内外市场联结起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牧工贸一体化经营,使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使龙头企业与农牧民之间形成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营机制,并为农牧户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业走产业化之路是必然取向,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  相似文献   

15.
任何时代的道德体系都需要特定的道德理性模式来思考、加工、整理和完善,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理性分别实现了由情感理性、金钱理性到市场理性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能以市场理性为蓝本,构筑出富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就意味着我国的一切经济关系都应以市场经济为准则,依据市场经济的机制进行运行。否则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不起来的。生产资料、劳动力、资金是任何一个企业进行生产所需要的三大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缺一企业的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不再由政府部门之间调拨和供给,完全由市场来获取。如果其中生产资料、资金都成为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宏观实现形式李太淼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所有制是通过人对物的关系表现出的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其实质是对剩余产品的占有关系。所有制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是实现在社会生产再生产全过程之中的。因此,我们在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找到的两种不同制度化的、以规范为依据的经济资源分配方式。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以价格为信息媒介进行分权决策,确定资源分配。它建立在各社会经济主体具备完全(由于财产使用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19.
竞争性是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的特性,树立人才竞争观念正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本文从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人才竞争的关系入手,分析人才竞争的实现途径。我国是一个经济上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只要有商品生产,就必然有竞争,只不过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竞争的目的、性质、范围和手段不同。人才竞争与商品竞争、企业竞争,看起来似乎有许多区别,实际上这三种竞争都是由商品经济决定的。我们知道,影响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科学…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的一切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促进社会公平,提高生产效率。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销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始终把实现社会公平,提嵩生产效率作为奋斗目标、提出了许多具有理论价值的公平与效率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思想,把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为高度加以概括。戈达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深入研究毛泽东经济思想中的公平与效率原则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关于公平,我们要用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