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对体外培养人类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细胞增殖活力、分化特性及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体外培养hRPE细胞增殖活力;细胞角蛋白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actin,α-SM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分析体外培养hRPE细胞分化特性;流式细胞术检测hRPE细胞表面HLA-ABC、HLA-DR和ICAM-1的表达。结果加药后第二天开始LPA组吸光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LPA对hRPE细胞细胞角蛋白和α-SMA表达无影响(两者均P>0.05),体外传代培养hRPE细胞细胞角蛋白表达减弱(F=92.28,P<0.001),α-SMA表达增强(F=108.98,P<0.001);hRPE细胞表面HLA-ABC、HLA-DR、ICAM-1的阳性细胞率和平均荧光强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指标均P>0.05)。结论LPA明显促进hRPE的增殖活力;对hRPE转分化无影响;对hRPE免疫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经济收入对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和谐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中科院心理所编制的心理和谐量表和自编有效的生活满意度问卷,对分层随机抽取重庆市13个区县的1544名民众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1)经济收入对民众心理和谐影响效果显著(F心理和谐=17.37,P<0.001;F生活满意度=37.37,P<0.001),具体表现为高收入群体的心理和谐与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中低收入者。(2)随着民众收入的增加,人们的心理和谐水平和生活满意度也增加,即民众的经济收入与其心理和谐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心理和谐=0.16,P<0.001;r生活满意度=0.27,P<0.001)。(3)经济收入是民众心理和谐程度和生活满意度正向预测变量(β心理和谐=0.16,t心理和谐=5.77,P<0.001;β生活满意度=0.27,t心理和谐=8.60,P<0.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大鼠大脑缺血再损伤模型,评估右美托咪定的脑保护作用;并通过测定脑组织中TNF-α及ICAM-1含量的变化,推测右美托咪定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清洁级成年SD大鼠,体重240260g,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阻断开始即匀速泵入药物,缺血2h后开放大脑中主动脉。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6),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n=6),实验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n=18)。实验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3个亚组,即缺血2h后分别再灌注4、24、48h,每个亚组6只。记录再灌注后4、24、48h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TTC染色法评估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TNF-α和ICAM-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表现为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大脑梗死体积减少,脑组织TNF-α和ICAM-1表达下降。结论: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以抑制TNF-α和ICAM-1的表达,推测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通过减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性因子的释放产生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自体虹膜色素上皮细胞(Iris P igm ent Ep ithelium,IPE)移植治疗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变性的效果。方法采用酶—机械分离—酶消化法法获取高纯度、高活力的RPE细胞用于移植,采用外路法将IPE细胞悬液移植入视网膜下腔。结果IPE移植术后患者眼底移植区色素沉着减少,未见渗出,出血,视网膜平,视力从入院时的0.15提高至术后2W的0.2。多焦ERG显示移植区P1波平均反应密度上升。结论IPE细胞移植有望成为RP治疗的一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蓝莓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蓝莓组、姜黄素组、模型组.正常组饲喂正常饲料,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蓝莓组每日灌胃蓝莓原浆[15 m L/(kg·d)];姜黄素组每日灌胃姜黄素溶液[200 mg/(kg·d)];其余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2 wk后处死.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肝细胞损伤及脂肪沉积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 S T),甘油三脂(t r i g l y e r i d e,T 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甘油三酯(triglyeride,TG)含量;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肝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B-cell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蓝莓组、姜黄素组HE染色、油红O染色肝组织中脂肪沉积明显减少,血清AST、ALT、TG、TC含量升高幅度较小(P<0.01),肝组织中TG、MDA含量升高幅度也较小(P<0.01),而SOD活性、GSH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蓝莓组、姜黄素组Bcl-2 mR NA和蛋白质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Bax m 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Bcl-2/Bax比值明显增加(P<0.01).结论:蓝莓对NAFLD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上调肝脏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纠正两者平衡失调,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眼内应用糖皮质激素减弱枯草杆菌所致眼内炎的损害。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用1×106枯草杆菌行玻璃体腔内接种,随机分成对照组,注入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组,或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地塞米松组,分别于7天,14天作临床分级并作病理分级。结果:两组治疗组在第7天临床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14天,联合应用激素组在虹膜及玻璃体腔炎症反应明显低于非激素治疗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结果提示,所有治疗组的炎症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应用激素组炎症反应明显低于非激素治疗组(P<0.05)。结论:眼内注入糖皮质激素能明显降低眼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丁酸钠(sodium butyrate,BTR)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后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肠I/R 1 h组和4 h组(I/R1组和I/R4组),BTR干预1 h组和4 h组(BTR1组和BTR4组),每组10只.丁酸钠组和肠I/R组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30 min,恢复灌流后观察4 h,制备肠I/R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腹不夹闭动脉.BTR组于术后立即行皮下注射BTR(400mg/kg),假手术组和肠I/R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I/R 1 h和4 h后,测定小肠黏膜血流量,取血浆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和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活性,取小肠组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 D A)活性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a s c u l a 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检测小肠微血管通透性和含水率,HE染色观察小肠病理变化.结果:肠I/R致小肠损伤组血浆T N F-α、D A O及小肠组织含水率、微血管通透性、M D A、M P O、V E G F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小肠黏膜血流量明显降低(P<0.05),小肠损伤明显.与对应时间点I/R组相比,B T R治疗后血浆T N F-α、D A O及小肠组织含水率、微血管通透性、MDA、MPO、VEGF明显降低(P<0.05),小肠黏膜血流量升高(P<0.05),小肠损伤减轻.结论:BTR减轻大鼠肠I/R后小肠微血管通透性、组织水肿,增高小肠黏膜血流量,具有一定的小肠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和降低小肠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叶黄素对于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 O-1)表达的影响,从而研究叶黄素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叶黄素(20、40、80、120、160 mg/L)和空白对照组(0 mg/L)处理HT29细胞24、48、72 h,用CCK8法检测叶黄素对该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T-PCR检测Nrf-2和HO-1RNA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Nrf-2和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叶黄素能够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160 mg/L叶黄素作用72 h后,抑制率可高达78.09%,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叶黄素作用于HT29细胞48 h后,G0/G1期细胞显著增加.表明叶黄素可阻滞HT29细胞生长于G0/G1期.RT-PCR检测和Western b l o t检测的结果共同显示,经过不同浓度的叶黄素处理后,Nrf-2和HO-1 RNA的表达水平以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未经叶黄素处理的对照组相比明显上调,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叶黄素可显著抑制H T29细胞的增殖,使其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同时诱导Nrf-2和HO-1 RNA和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HT29细胞增殖、发挥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盐酸度洛西汀联合盐酸乙哌立松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收集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符合慢性紧张型头痛诊断标准的患者220例,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价患者的情感障碍状态,将其分为A组(不伴焦虑抑郁组,124例)和B组(伴焦虑抑郁组,96例),A、B组再各自随机分为治疗组(A1组62例,B1组48例)和对照组(A2组62例,B2组48例);对照组单用盐酸乙哌立松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度洛西汀。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2周末、4周末、8周末统计患者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头痛程度;B组(伴焦虑抑郁)患者同时采用HAMD17、HAMA14评价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结果:治疗后,A、B两组中治疗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末、4周末、8周末,B组(伴焦虑抑郁)患者的HAMD、HA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B两组患者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度洛西汀联合乙哌立松治疗伴或不伴焦虑、抑郁的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口服蛋氨酸造成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及叶酸的治疗作用,同时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24只普通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灌以双蒸水,蛋氨酸,蛋氨酸+叶酸,120天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及检测组织中E-钙连接蛋白的表达;同时培养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单独处理及叶酸联合处理后细胞的增殖情况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E-cad的表达。结果:(1)蛋氨酸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肾间质出现一定程度的纤维化,组织中E-cad的表达显著下调。(2)细胞中E-cad的表达显著下调、α–SMA的表达显著增高,细胞增殖明显。(3)叶酸治疗能显著减轻蛋氨酸所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肾间质纤维化,上调E-cad的水平,降低α-SMA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增殖。结论:通过口服蛋氨酸促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能诱导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及肾小管上皮转分化有关;叶酸能对抗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该文建立了河水中多环芳烃混合物同时测定的同步荧光分析法。该法简便快速,无需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就可实现7种组分的同时鉴别和定量测定。7种多环芳烃(PAHs)在01000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不小于0.9965,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24%1000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不小于0.9965,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24%1.48%之间(n=6)。该方法的检出限在0.281.48%之间(n=6)。该方法的检出限在0.283.45ng/mL。此方法应用于分析河水样中的多环芳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回收率分别为66.3%3.45ng/mL。此方法应用于分析河水样中的多环芳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回收率分别为66.3%103.9%、79.3%103.9%、79.3%106.8%、73.9%106.8%、73.9%100.3%、73.8%100.3%、73.8%94.6%。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酸性土壤水溶性氟化物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及其与竹笋氟含量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70℃超声波浸提比常温超声波、70℃热水、振动浸提方法等有更高的氟化物提取量;不同理化性质的土壤对不同浸提条件表现出不同反应。采用离子色谱与氟离子选择电极比较测定,结果经t检验t=2.34F0.01(1,9)=10.6,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间歇性高糖环境对小鼠颅骨成骨细胞形态、增殖及功能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原代小鼠颅骨成骨细胞分为3组:正常糖浓度组(5.5mmol/L GLU)、持续性高糖组(25mmol/L GLU)、间歇性高糖组(5.5mmol/L GLU25mmol/L GLU),干预3天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干预3周后,比色法和放射免疫法(RIA)分别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N)水平的变化。结果:(1)在相同干预时间点,与正常糖浓度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增殖受抑制,其中间歇性高糖组细胞受抑制更显著(P<0.05)。(2)在相同干预时间点,高糖组成骨细胞的ALP、OCN均较正常糖浓度组下降,其中间歇性高糖组下降更显著;(3)随干预时间增加,高糖组成骨细胞的ALP、OCN均较正常糖浓度组下降(P<0.05)。结论:高糖环境可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诱发细胞凋亡,并导致功能蛋白ALP、OCN下降,且这一损害作用在间歇性高糖环境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定量分析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外源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构建兔特异性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3(TIMP-3)基因重组质粒载体,通过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兔平滑肌细胞;实验分为重组质粒组、空质粒载体组、正常对照组;转染48小时后抽提各组总RNA,按照RT-PCR方法进行扩增;对重组质粒载体进行双酶切,提纯TIMP-3DNA并进行浓度测定,按照已知浓度对其进行毛细管电泳,绘制TIMP-3DNA标准浓度曲线图;对RT-PCR产物分别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毛细管电泳,观察结果并依据标准浓度曲线公式计算RT-PCR产物的含量。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中,重组质粒组在TIMP-3基因相应的碱基位置出现明显的阳性条带,而其他两组未见明显的条带;毛细管电泳结果显示重组质粒组TIMP-3DN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空载体质粒组,P<0.05,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讨论CE是一种高效的定性定量方法,RT-PCR产物可以用毛细管电泳直接分离定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XZ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模型(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Lewis大鼠的炎症影响。方法:用视网膜s抗原与完全弗氏佐剂于Lewis大鼠双后足垫、双后腿及背部皮下注射,行第一次免疫,第7天同法行二次免疫,第8天以伤寒杆菌内毒素于大鼠睫状体平坦部进针行玻璃体腔注射,以建立改良EAU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XZ实验组(6mg/kg;12mg/kg)、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10mg/kg),每组8只。于第9天起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11天。隔天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EAU大鼠右眼临床表现,分别于炎症高峰期和恢复期即第12、20天处死大鼠,制备鼠眼HE组织切片,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改变。结果:(1)临床表现评分显示,正常组表现如常,模型组于第7天起出现明显炎症反应,第10天达到高峰,第16天开始逐步消退;XZ实验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眼部炎症反应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E染色显示,正常组视网膜组织结构清晰,各层排列整齐,未见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在炎症高峰期出现大量炎性渗出,炎性细胞浸润广泛,视网膜各层组织结构紊乱;XZ各组和地米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结构稍紊乱,视网膜上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炎症反应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应用视网膜s抗原联合伤寒杆菌内毒素免疫Lewis大鼠,可成功建立Lewis大鼠葡萄膜炎模型。新型抗葡萄膜制剂XZ能有效减轻EAU大鼠葡萄膜炎症,可通过减轻Th1细胞和Th17细胞免疫反应发挥对实验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一种靶向卵巢癌的CT分子探针,并对其制备方式及相关性能进行评估。方法:采用乳化挥发法制备包裹不同容积的PFOB微球,微球表面进行叶酸修饰,构建叶酸受体靶向的CT分子探针。通过光学显微镜、电镜、激光粒度仪观察其表征;16排螺旋CT扫描仪观察其体外CT显影能力;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与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结合情况。多组均数间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组内两组均数间采用LSD-t检测进行比较。结果所制备的叶酸受体靶向CT分子探针平均粒径为302.67±27.83nm至563.68±47.29nm,粒径随PFOB容积增加而增大,组间粒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其分散性较好,呈规则球形。透射电镜显示其为壳膜结构,内部核心为不透光阴影区。体外寻靶实验显示靶向组分子探针与SKOV3细胞表面大量结合,而普通组及游离叶酸受体干扰组未见明显特异性结合。体外CT实验显示该分子探针呈明显高密度,CT值范围为200-800HU,CT值随PFOB容积增加而递增,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该方法可成功制备叶酸受体靶向CT分子探针,综合各项性能检测结果,容积比(PFOB/PLGA=1:2)为制备该探针的较佳条件。该分子探针具备良好的CT增强显影潜力及与SKOV3细胞特异性体外结合能力,有望成为卵巢癌活体靶向增强显影的理想CT分子探针。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相关分析得到丹东财政收入与GDP的相关系数在0.8以上;通过回归分析得到:(1)财政总收入与GDP的回归方程:Y=-14.47+0.1864x;(2)地方财政收入与 GDP 的回归方程:Y=-11.8474+0.1080x.通过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宏观上(国家和省)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微观上(市及以下)地方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具有较大波动性和不规则性.  相似文献   

18.
向量随机波动模型的共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了向量随机波动模型波动协同持续(common persistence in vo lat ility) 的定义, 证明 了波动协同持续与协整(co in tegrat ion) 两者之间的等价关系; 同时, 基于Stock2W at son 与 Gonzalo2Granger 因子分解, 给出了协同持续因子(common persisten t facto r) 的两种不同的表 达形式, 证明了两者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文中讨论了在隐因子过程为VAR (1) 的假定下, 协同 持续因子的表达以及协同持续因子存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福建地区汉族人群中血压和Hb A1C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8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或门诊诊断为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256例,对其性别、年龄、DM病程、身高、体重、BMI、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和总胆固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视网膜病变组(DR组,n=128)和非视网膜病变组(NDR组,n=128)。采用SPSS18.0软件对DR组和NDR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结果未发现收缩压和舒张压与DR的发生存在统计学关联。独立样本t检验对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DM病程、Hb A1C在DR组和NDR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R与DM病程有统计学关联,随着病程延长,DR的危险性增加,OR(95%CI)为1.812(1.268~2.590)。DR与Hb A1C有统计学关联,Hb A1C值越高,DR的危险性增加,OR(95%CI)为3.005(1.926~4.690)。结论:DM病程、Hb A1C在DR组与NDR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DM病程长、Hb A1C值越高,发生DR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20.
文字概率表征是指用可能、也许、不一定等词汇或短语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程度。研究者发现,英语表达者在接受信息时偏爱数字概率表征,在传递信息时反而偏爱文字概率表征,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沟通模式偏爱悖论(Communication Mode Preference Paradox,CMPP)。本研究调查了说中文的大学生(N=356)和管理者(N=108)在一般情境和天气预报情境下的概率沟通偏好;并对下情上达情境下的四类管理者(两类传声筒型管理者:听取下级的文字概率信息并向上级汇报文字概率信息;听取下级的数字概率信息并向上级汇报数字概率信息。以及两类信息转化型管理者:听取下级的文字概率信息却向上级汇报数字概率信息;听取下级的数字概率信息却向上级汇报文字概率信息)作了评判。其结果发现:(1)在一般情境和天气预报情境下,说中文的被调查者不仅也普遍存在CMPP现象,而且发生该现象的比例显著地高于说英语的被调查者;(2)另一类沟通悖论:同样面对忠实的传声筒型管理者,被调查者认同数字概率传声筒、而不认同文字概率传声筒;同样面对权变的信息转化型管理者,被调查者认同将数字转化成文字概率的管理者、而不认同将文字转化成数字概率的管理者;(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