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木 《社区》2012,(13):58-58
德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这一切都源于德国人从小开始扎实培养的环保意识。去年秋季邻居家的小孩本尼上小学报到那天,放学后,他高高兴兴地跑来向记者“汇报”上学第一天的生活。记者看到,除了循环使用的教科书外,本尼还拿到了一个环保日记本。环保日记本的设计精心别致:封面上有森林、草地和田野,还有小动物和孩子,一派和谐自然的景象。每一页的背景都是德国各地的自然环保区;页面的角落还写有“每日一句”,如环保格言、环保法律等知识;右侧则是“环保收支”,记录孩子每天使用的水、电、暖气等有没有“超支”。  相似文献   

2.
我没有算过上海有多少“洋妞”,好像也没有哪个部门作过统计,只是在许多场合中认识或是听朋友介绍,觉得挺有意思的,便记下她们的故事。 “德国脸蛋” 年方17岁的德国波恩模特莎拉·凯库士身高足足1.85米,是1997年德国19万俊男倩女中选出的“德国脸蛋”小姐,她代表着德国女性的美丽。前不久,莎拉在上海德国消费品博览会上担任时装模特,表演一结束,就出去逛上海的大街小巷。她兴致勃勃,还滔滔不绝地提了许多建议。 莎拉是第一次离开德国,进行国际性的时装表演。她很惊奇,为什么上海人没有穿中式的服装?在她的想象中,东方的上海,人们应该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以写商州知名,但是,他真正着力描写商州,而商州也借此而闻名的,是自《商州初录》开始,到《浮躁》结束的那一批作品。人们习惯把这批作品称为“商州系列作品”。“为商州写书”,这是贾平凹的夙愿,但在以前他对这个夙愿误解了。在对商州的整体文化气氛具有透彻的了解前,他要写得只是没有地域特点的“山地”而非商州。他后来追忆说:“我一直在写我的商州,只是那时无意识罢了。”只有改变了这种“无意识”状态,他才能给读者献出切切实实、独一无二的商州。也从此开始了他创作历程中的突破性飞跃。  相似文献   

4.
在五四一代新文学作家中,还没有一个人曾象周作人那样以如此明确、坦然的态度自命为中庸主义的信奉者。他多次直截了当地承认:“我最喜欢谈中庸主义”。“我终于是一个中庸主义的人”。“我的理想只是中庸”。“这毫不含糊的表述,显示出他对自己崇奉中庸哲学的一种自信。在他看来,中庸哲学自不可避免地会存有某种弱点与不足,但决不是一个什  相似文献   

5.
壁灯发出柔和的光线,幽暗的房间里,他侧身而睡。我伸手抚他的背,以为他会转过身来,但他只是闷声地说:“我有些累了,晚安。”少顷,传来他轻微的鼾声,像是刻意的,又像是真的睡了。我不禁轻叹一声。我们这样的“晚安”情形,已经持续好长一段时间。而我也没有想到,结婚不过一年,他对我就已失去热情。  相似文献   

6.
爷爷穿新衣     
有这样一个笑话说,张三的孙子给张三买了一双新鞋,张三很想在邻居李四面前显示一下。到了李四家里,见李四并没有注意,他便在地上不停地四处瞧,好像在找东西。李四很奇怪,便问他“:你掉了什么东西吗?”“哦,没有,没有,我只是在看我孙子给我买的鞋有没有踩坏你的地板。”每次说起  相似文献   

7.
《21世纪》2012,(8):69-72
刘翔从上海飞赴伦敦,第三次征战奥运会。选在洛桑破世界纪录之日出征纯属巧合,没有回老房子那边找老师傅理发,之前也没有特意回家聚聚,他拒绝了一切刻意、一切心理暗示,明知自己的能否重新崛起会吸引亿万关注目光,他仍平常得把伦敦之旅当成了“只是出门吃个饭”。“我只希望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开开心心的,至于结果,我不去多想。”他如是说。  相似文献   

8.
关于《资本论》结构体系两个争论问题的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以毕生心血凝结的划时代巨著——《资本论》,其结构体系是十分坚实和严密的。《资本论》的逻辑结构问题,是指《资本论》科学理论体系的骨骼问题。它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内部结构的理论表现。马克思、恩格斯非常珍视《资本论》的逻辑结构。马克思说:“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整体”。他还说:“在象我这样的著作中细节上的缺点是难免的。但是结构、整个的内部联系是德国科学的辉煌成就,这是单个的德国人完全可以承认的,因为这决不是他的功绩,而是全民族的功绩”。恩格斯也高度赞扬马克思《资本论》的结构。他说:“我祝贺你,只是由于你把错综复杂的经济问题放在应有的  相似文献   

9.
周谷城先生在《再论“无差别境界”》一文中说:“我依旧认为‘无差别境界’或‘不矛盾境界’的命题是正确的。”对此,我想谈些不同的看法与周先生商榷。首先,应该说明的是,周先生不是个无冲突论者,他也并不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他只是认为,在新旧矛盾交替的过程中,即旧矛盾解决、新矛盾产生之前的“间隙”,会出现“没有矛盾,没有冲突,没有对立”的“无差别境界”,即使出现的时间是“短暂的、一瞬时,但毕竟是出现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是周先生矛盾观的核心。我的意见,这  相似文献   

10.
程玮 《可乐》2008,(10):38-38
我旅居德国多年,转眼儿子18岁。按德国的常规,这个年纪该是他第一次单独出去旅行的时候了。我给了他很少的钱,没有过问他的旅游线路,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他千万不要因为没有钱而中途返回。他出门时,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文艺批评的原则,恩格斯曾明确地表示过自己的意见。先见于一八四七年所著《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他在评价格律恩对歌德的评论时说:“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我们并不是用道德的、政治的、或‘人’的尺度来衡量……我们仅限于纯粹叙述事实而已。”十二年后,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又重申了这一思想。他说:“我是以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以  相似文献   

12.
《北方人》2006,(2)
他爱唱歌,是羽泉的忠实歌迷;他爱篮球,是姚明的铁杆球迷;他还爱读武侠小说,爱看战争大片,爱穿粉红色衬衫。2005年元旦,他对朋友吐露了新的愿望,这一年他想谈一场恋爱……22岁的年龄龄,就像刚刚蹦出地平线的太阳,充满了生机与梦想。然而,不幸从天而降,白血病夺走了他的一切,连同生命。离开人世前的28小时,他以口述的方式托朋友在网上发表了一纸“绝笔”信——“谁来拯救我的父母”。那是把心揉碎了吐出的文字:“……世上不幸的人不止我一个,我想通了生死,所以我不遗憾。只是感恩于父母,心里反复在想,没有了我,他们该怎么继续活下去。”  相似文献   

13.
谢应轩  谢泽洪 《社区》2003,(21):53-53
编辑同志:我哥两年前离开家乡去广东打工,但是,至今一直没有任何音信,家里人刊登了寻人启事,还是没有听到他的下落。最近,我哥哥的妻儿以他失踪为由,准备分割他的财产,遭到我父母的反对。请问:失踪人的财产能继承吗?刘国伟刘国伟同志:失踪人的财产是不能继承的。我国《继承法》第2条明确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而失踪人只是下落不明,不能确认其死亡,所以,他的财产不能继承,但应设立代管。我国《民法通则》第21条规定:“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代管……”所以,公民失踪后,上述亲属…  相似文献   

14.
李红霞 《社区》2013,(21):58-59
前段时间,我去德国旅游。下了飞机,我打电话给旅居德国的朋友,要他来接我。电话里他略带歉意地说:“对不起,我现在正在送邻居回家,你自己打车来吧!”我有些奇怪,他们夫妇俩各自有一辆车,可以叫他老婆来接我啊。  相似文献   

15.
德国正在从“团结友爱的社会转变为利己主义的社会”:德国人的“集体精神”日趋崩溃,“一切为了自己”和“一切为了自我满足”成了人们的座右铭。 现年32岁的律师克里斯蒂安·沃尔夫工作紧张,收入可观,他只在周末看望女友,他觉得这种“松散关系”很好,不会使自己有“被拴住的感觉”,他偶尔离开事务所去喝杯咖啡,总是耳内塞着耳机,手里拿张报纸,避免他人打扰。35岁的女电影剪辑员西尔维娅·施奈德“讨厌其他人,讨厌第三世界,只对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感兴趣”,她有时想生个孩子,但不想建立家庭,偶尔与男友过一夜也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29岁的艺术史学者达尼尔·赫尔曼没有女友,对议会选举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6.
“进口”和“出口”,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两个最基本方面。在整个环保业中,以清除城市垃圾的工作最为艰巨,各国环保工作者是首先从清除垃圾开始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方面的任务也将日益繁重。“清除垃圾如同供应商品一样同等重要”,这已成为德国举国上下的共识,而垃圾清除业则被德国人称为“没有衰退的行业”。  相似文献   

17.
一个德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广西山村从事教育工作十年,不索取任何报酬,没有任何功利企图。孩子们拿他当最好的朋友和亲爱的爸爸,一个学生对他说:“我觉得你一方面像大人,另一方面又像小孩。”他与孩子们一起写歌,每人一句,其中有个孩子这样为他写:“我们都不完美/但我愿意为你作出/不可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在伊瓜因和梅西相继射失了单刀以后,德国人笑到了最后。今天的梅西没有像四年前泪流满面,而是以失落的表情接受了这样的结果。在赛前普遍看好德国的环境下.阿根廷人今天已经踢得很好了,常规时间的威胁球甚至还多于德国人。德国夺冠也是名至实归.只是我心头隐隐有些不忿。  相似文献   

19.
52岁的亚历山大·布尔东斯基是斯大林的孙儿,是莫斯科一位很有名气的舞台剧监制,不过他的成就,跟他的显赫家世毫无关系。他说:“就跟所有苏联人一样,斯大林对我来说只是国家领导人,此外便没有其它意义。”  相似文献   

20.
董波 《金陵瞭望》2008,(15):58-59
“嗨,伙计,告诉我你叫什幺?” “PATRICK,当然,你也可以叫我白德。” “白德?” “需要我再说一遍?” “呃,我只是感到好奇……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 “我叫PATRICK所以叫白,我的姓的意思是德国人的,所以叫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