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南音作为两岸共同抚育、发展至今的乐种,其重要传承载体——南音馆阁,在发源地泉州与重要传播地台湾演绎着不同的文化变迁,促使南音馆阁往下走的不仅是南音人自发性的传习,更体现在相关政策的扶持和推动。目前,两岸南音馆阁已逐渐形成三种较为稳定的传承形态:非营利性的传统南音馆阁、半营利性的新南音馆阁、文化部门设立的南音馆阁,它们在组织结构、文化标识、礼俗活动等方面,共性多于个性,体现出发源地与传播地一脉相承的特点,而新的南音馆阁及政府设立的南音馆阁则个性多于共性,拓宽了南音馆阁的生存形态。  相似文献   

2.
廖秋子 《东南学术》2005,(6):156-161
闽南文化以及产生于闽南文化的闽南籍华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南音作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中国地域音乐文化,已经成为闽南籍华侨华人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海外闽南籍华侨华人开展南音演唱和交流活动,除了达到聚会娱乐、修养心性外,还能苘够进一步强化闽南籍华侨华人的家庭伦理、爱国爱乡、集体文化、社会公德、拼搏创业等意识,并在联络乡情故友、密切华侨华人与祖籍地文化关系,增进侨民团结、凝聚侨民力量共同创业和促进华侨华人与居住地社会文化的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方言作为汉语言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生存空间,应该加以保护和利用.泉州的方言店名、方言广告千姿百态,各显风流,表现了泉州独特的魅力风情.它们犹如一个多棱镜,既折射出泉州人浓厚的方言情结,也折射出泉州这座城市语言环境的宽松、和谐与活泼.  相似文献   

4.
来州南音是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郎君祭"是泉州南音千年传承及海内外传播的重要因素.本文从"郎君祭"的起源、"郎君祭"在民间各种仪式的田野调查及其在海内外传播的情况三个角度探讨其申报"世遗"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现代湘籍作家大量运用方言土语进行文学创作,其文化动因与20世纪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的时代文化语境下的西方话语资源和来自民间的本土话语二元互动、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和生活命运的改变以及与地域文化地位的因素息息相关.沈从文以"乡下人"作为自己文化身份的自觉选择、周立波自居"中心"而不能忘怀"边缘"、韩少功对"边际人"语言困境的清醒认识等都是时代文化语境中的现代湘籍作家们自居"边缘"眺望"中心"的身份定位和文化选择.高度重视母语方言资源成为他们的共识,并由此开拓出一条条成功的泛方言写作之路.  相似文献   

6.
推广普通话对方言的使用和保护有着重大的影响,但同时方言的本土优势也在影响甚至改造着普通话,在许多方言区还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普通话。本文以"川普"为例将从文化与语用的角度对新兴的"有意川普"这种语言现象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南音学会于六月四日在泉州成立后,紧接着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南音学术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来自全国十三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南音研究者、港澳同胞和菲律宾,印尼、新加坡南音界的弦友共七十多人。会议收到论文和有关资料二十篇。这次讨论会发言踊跃,开得认真生动,对学术上有争论的问题,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做到各抒己见,互相切磋琢磨。会议结束之前,各省、市到会的专家、学者还商定会后各自要研究的专题约有二十个。现将学术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敏春 《社会科学家》2006,(Z1):311-312
推广普通话对方言的使用和保护有着重大的影响,但同时方言的本土优势也在影响甚至改造着普通话,在许多方言区还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普通话.本文以"川普"为例将从文化与语用的角度对新兴的"有意川普"这种语言现象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元明清以后,满蒙语的成分大量加入汉语,影响了近代汉语的发展,也使现代汉语方言呈现出南音系统和北音系统两大类。同时,方言歧视和方言优越感、移民、地方文艺分别影响着操各种方言的人的心态以及方言的生态与传承。这些问题,在四川方言里都有着明显的体现。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四川方言的微观层面上,一些细节问题值得研究者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则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弄清楚汉语各地方言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了解各地方言如何反映地域文化,是研究方言、文化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汉语方言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汉语方言和地域文化的关系,地域文化在汉语方言中的反映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地方文化关系密切,方言往往是鉴别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湘语多点方言有"高变调"的现象,其功能有二:一是表小、喜爱和亲昵,也就是"小称变调";二是"BA"式状态形容词中的"B"变读"高调"表程度加深。本文以衡山方言为例,对二者的表现和关系进行探讨和解释,以便进一步了解湘语的特点及其对地方文化的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方言视角看湖南地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方言是在湖南地域文化的背景下孕育、形成和通行的,从湖南方言格局与历史人文背景、湘语与楚语、楚文化的源流关系等方面揭示了湖南方言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梨园戏作为南戏遗响的一种古老剧种,其戏剧服饰是在南戏服饰的自身内在演变与外在的泉州地域特征、宗教环境、社会文化习俗等因素内外交错影响下形成的带有鲜明泉州地域文化特征的地方戏服饰,其色彩古老,以红与黑为主要颜色,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阐释了梨园戏服饰色彩文化的形成原因及其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负者。不同特色的文化现象必然会使负载它的语言受到影响,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也必然会促进和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我们从方言词语所反映出的文化现象及方言对文化的影响便能很清楚地看出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本文以山西方言的方言词语为例,首先从亲属称谓的差异、词义差异、某些特定词语三个方面讨论了语言对文化的影响;然后从方言中的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入手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讨论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 0世纪最后 2 0年 ,泉州人民抓住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机遇 ,把一座不起眼的沿海小城塑造成生机勃勃的东南重镇。 2 1世纪 ,泉州人民将凭借什么去“再创新优势 ,更上一层楼” ?本文从新的发展观出发 ,尝试提出以“大泉州文化”充当引导海内外泉州人民进行新一轮创业的精神动力 ,具有启发性。文章对“大泉州文化”作了初步的界定 ,并对“大泉州文化”的特质与质优化作了较为充分的阐释。  相似文献   

16.
威海方言儿化比较有特色,尤其是威海方言儿化与语法结构的关系十分密切,儿化往往代表某些语法意义。本文将从短语、句型、句类、固定搭配等角度来分析威海方言儿化与语法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闽南方言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刻了解闽南方言的历史和现状,以便对闽南方言今后的走向、保护策略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深入闽南方言核心区——福建泉州、厦门、漳州和台湾,以及潮汕地区,进行实地调研。调查显示,年青一代闽南方言能力明显趋弱,许多传统基本词汇逐渐消失;城镇化地区普通话和闽南话已经是双语并行。调查结果认为,作为强势方言,闽南方言不会那么容易消失,但会随着闽南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方言作为族群的标记,是社会沟通的重要工具。近年来政府主持的电台、电视台开播闽南语频道,给了民众传承闽南方言必要性的信号,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最具体的举措。应该继续把闽南方言纳入学校的乡土教材中,组织开展以闽南方言为载体的文化竞赛活动和文艺表演活动,以确保方言的传承。  相似文献   

18.
闽粤方言的不同文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言的文化特征就是方言在内外关系和古今流变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本文从四个方面比较闽粤方言的文化特征的异同 :1 方言的内部差异和代表点方言 ;2 方言与古今共同语的关系 ;3 方言的运用和方言间的接触 ;4 方言演变的类型和整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方言和普通话相比,具有非主流性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多元开放的大文化背景下,以方言为载体的地域文化在文化艺术领域尤其是影视创作领域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发展,这与方言在艺术中独特的表现力分不开。但各地区的方言文化在开发上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南方某些方言地区如赣、湘、客家等的非主流语言文化并未能获得与其他方言文化相等的话语权,因此,如何开发它们成为本文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发表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的"泉州籍东南亚华文作家研究"八篇系列论文,具有较为创新的学术观点和较为精彩的文本细读功夫,采取了呼应"海丝文化"的"文化解读"路径,点面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多视角多层面来解读泉州籍东南亚华文作家创作,填补和深化了"泉州籍东南亚华文作家创作"这一薄弱研究领域的研究。这一研究成果,无论对于泉州地方文化研究,还是对于东南亚华文新文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