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词典     
土地土地是地球表面上由土壤、岩石、气候、水文、地貌、植被等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即土地的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范畴,即土地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2.
土地和土地资源 土地是具有一定地理空间(经度、纬度、高程),以土壤为基础,与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水文地质条件,表生地球化学因素、自然生物群落,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它包括了众多子系统.1972年在荷兰瓦格宁根召开的关于土地评价的专家会议认为"土地包涵着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基础地质、水文和植物.它还包涵着这一领域范围内过去和目前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它们对目前和未来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要》指出,土地包括影响土地用途潜力的自然资源,如气候、地貌、土壤、水文与植被,它包括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动结果.石玉林强调:"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可分为表层、内层和底层.包括地形、土壤、植被的全部,以及影响它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表层岩石和作用于地表的气候条件."所以,土地是指自大气的对流层的下部,下至地壳一定深度的风化壳空间内的有关自然要素与人类劳动成果的综合体.一般更偏重于自然方面.  相似文献   

3.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作为生态资源之一的土地资源,在进行综合整治过程中,必须服从自然生态规律,确保自然资源持续再生,实现经济发达、生态优良、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2 生态文明与土地综合整治 2.1 相关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造自然和社会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土地是一个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以及人类活动种种结果组成的生态系统.土地综合整治,就是调整人与地的关系,确保资源再生,满足社会发展对资源的持续需求.  相似文献   

4.
土地承载人类,人类依存土地.这个辩证关系早为人们所熟知.早在17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威廉配弟就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19世纪初叶,革命导师马克思也曾经撰述"土地是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劳动对象,是不能再生的,也是不能移动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禹 《现代交际》2014,(4):95-95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自然资源为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资料。自然的恩赐保障了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同时人类也按照自身的需要不断地改造着自然。受到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类还不能随心所欲地开发自然资源。如不自觉地协调人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有可能使人类走向资源枯竭的道路。本文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及解决途径,为使自然资源能够成为人类永久的财富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环境是哺育人类的摇篮,它不断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人类也不断地从自然界汲取生存所需的物质。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构建"人与生物圈"的课程新体系。因此,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使中学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正确认识环境问题的现状,学习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观念,做到学生行为和环境相协调,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土壤是地球表面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研究土壤的反射光谱曲线的形态,动态方向及其变化规律不仅在土地资源的遥感调查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利用高光谱遥感对地表上的多种地物光谱进行分析与特征识别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中利用实测的土壤反射光谱数据,通过数据平滑方法,微分等方法对土壤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消除噪声对土壤光谱曲线的各种干扰,分析土壤光谱特性曲线及相关因素如土壤质地、土壤类型以及土壤盐分程度之间的关系。在研究土壤反射光谱曲线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光谱特征参数的提取,测定不同质地,不同类型土壤以及不同盐分土壤的反射光谱特性曲线,研究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土壤波谱曲线的影响,获得不同属性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8.
砂石土资源的经济法律特征及其对矿产规划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国家可持续发展中居于重要的基础地位。砂石土资源是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法律属性,是石山地区的重要资源,其开发管理对石山地区人民的脱贫致富意义重大,也是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和高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发育的重要自然资源。因此,本文着重讨论砂石土资源的经济、法律属性及其对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世界土地资源及经济发展状况入手,比较了世界各国家和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并分析了影响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因素;指出土地资源的自然环境、自然丰度、自然区住等自然因素和人口、经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结构,集约化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土地承载人类,人类依存土地。这个辩证关系早为人们所熟知。早在17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威廉配弟就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19世纪初叶,革命导师马克思也曾经撰述“土地足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劳动对象,是不能再生的,也是不能移动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础”。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国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第43条明确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近年来的几起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成因及应对方案来看,灾害与贫困在实践活动和政策框架两个层面显现出高度的关联性.其一,灾害的巨大破坏性使灾区和灾民步人贫困状态或走向贫困的边缘,或加重了地处贫困地区的灾民的贫困程度,所谓"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灾害成为一项重要的新型致贫因素.其二,贫困与灾害在分布区域上具有高度的重合性,灾害高发地区往往是自然环境恶劣的贫困地区,贫困进一步加重了灾区与灾民的脆弱性与受灾程度,降低了其灾害应对能力.其三,也是最关键的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灾害不仅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它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因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资源.随着全球环境、土地与人口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的人地矛盾也更加尖锐.在当前形势下,从系统的观点认识和了解土地开发复垦工作,有利于指导和规范我国的土地开发复垦实践,促进土地开发复垦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与我国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以空间集中形式开垦自然以便进行生产和消费的载体,城市化就是人类高效利用土地的方式.城市土地不只是土地问题,它关系到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我国约有30%的人口住在城市,随着将来城市化的发展,将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居住,其余人口的经济生存也更加依赖于城市.但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伴随产生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就业压力、城市住区衰退等问题,因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城市发展对人类住区、生态环境所造成巨大破坏后果的严重性,若再听之任之,城市很可能会走向不断的衰退以致没落的危险,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未来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杨钊  孙洋  李晅煜 《城市》2012,(6):65-69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经济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按照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理清人、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提出的研究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系统评价理论——能值分析理论,通过尽可能全面地整合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定量分析自然与人类活动的真实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度量区域"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及货币流动对可持续发展贡献的难题,对科学评价区域发展中自然环境的作用及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耕地是经过人类开垦和世代培育,用于种植作物并连续耕耘的土地,具有最高的农业生产力,是土地资源的精华.耕地是一个国家的国脉所系,民生所依,关系千家万户,影响千秋万代.  相似文献   

16.
充分研究教育对象,从“人是道德的本体”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人是一个具有多重属性的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有七情六欲,也有理想信念;有经济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从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改造环境中取得了空前的辉煌和胜利,但在获得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遭到了严酷的惩罚和报复。  相似文献   

18.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桂敏 《城市》2005,(5):29-31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瓶颈的大战略 众所周知,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实现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高速行驶的经济列车使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9.
刘双良 《城市》2010,(5):58-63
一、引言土地是经济增长的资源和载体,是一切生产和存在的源泉。土地利用是人类劳动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土地利用效率的高低关乎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近年来,国内很多专家、学者从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在其《沙乡年鉴》中指出,"土地不光是土壤,还包括气候、水、植物和动物,要把人类从以土地征服者自居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任何对土地的掠夺性行为都将带来灾难性后果"。近几十年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破坏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致使生态系统的健康受到越来越大的损害,并由此危及到人类自身。如何通过生态修复手段,恢复受损和退化的生态系统,是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