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乡村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搞好乡村旅游对,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乡村旅游开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以及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乡村旅游开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开发领域和发展途径,同时也为农村地区带来了全新的生产方式和服务理念。笔者在总结我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结合丹东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分析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刘瑜 《金陵瞭望》2007,(10):35-37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旅游开发对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都具有直接的作用,并且达到非常良好的效果。从近几年南京乡村旅游发展的规模和成效上看,利用乡村田园资源、乡村风景资源、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休闲产业,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已经成为我市郊区县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和重要支撑力,同时我们也在探索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强调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是旅游业新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促进。要抓住当前契机,将二者有机结合,在分析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从而提出发展江西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开发乡村特有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可以很好地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总目标的实现。因此,包括岚安在内的贫穷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应科学开发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克服发展的一些困难,采用相应发展对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进程中表现出的"破旧立新"理念存在误区。应加以分析和批判。乡村旅游开发对客源市场的核心吸引元素是"三乡二土"特色,发展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的新思路应当是特色观念上的"守旧创新",以使乡村旅游开发走向科学而健康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乡村生态旅游是针对乡村旅游存在的弊端并基于生态旅游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协调型旅游活动,其健康、和谐的发展将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并有效促进生态现代化新农村建设。通过分析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内涵,进一步完善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并基于其特点、意义、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通过"理念先行,摒弃零和博弈,追求共赢博弈"等措施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对策建议,旨在为乡村生态旅游走向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乡村大国,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良好的机遇和潜力。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着产品开发层次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科学的规划管理和指导,本土化特色丧失、文化内涵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卫生状况差等问题。乡村旅游开发应遵循保持乡村性、注重体验性、凸现文化性、遵循生态性原则。政府要加大扶持和监管力度,要实施区域合作、联合共赢的大旅游发展思路,使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和升级换代,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9.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是一个实践意义很强的问题。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作用,发展得好,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市场拉动力、政策、环境、物资技术和管理服务的支撑力、社区居民推动力以及发展目标等方面构建了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系统模型。如何实现二者协调发展,需注重保持旅游村寨的地域文化特色,保持旅游村寨的乡村性,注重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社区参与,注意乡村旅游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统一,以实现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努力推进乡村旅游建设是促进我国农村开放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但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就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以新农村建设为推动力,科学开展乡村旅游建设,促进二者协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项新兴的旅游活动,虽然刚刚兴起,但是已形成了较大规模。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不仅能够为广大农民群众提高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能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如何使山西省的乡村旅游进入一个健康、平稳的发展状态,就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此分析了山西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定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与加强政策扶持、科学合理地开发五个方面,就如何推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既是完善旅游市场体系、提升旅游业整体服务质量的需要,也是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旅游开发与服务的规范化是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活动方式,在广州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如何通过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将这种旅游形式开发好、培育好、发展好,对统筹推进广州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广州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广州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义,提出了加快广州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的框架思路。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乡村旅游对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就业、改善乡村环境、保护乡村文化遗产、提升农民素质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借鉴世界旅游组织成员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总结乡村旅游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律,探索出乡村旅游开发的最佳模式——政府扶持、社区主导的产业化开发模式(CBD模式),最后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提出政府的行动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和亮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无论是对旅游业本身,还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都具有极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分析了我国开发乡村旅游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连云港市乡村旅游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旅游主管部门对乡村旅游概念理解模糊,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单一,缺乏整体规划和配套的旅游服务和基础设施,宣传缺乏力度,旅行社参与度严重不足等问题,从而影响了连云港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相似文献   

16.
开展乡村旅游是我国多地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热点,但由于各地乡村经济、文化、交通等各方面发展的制约,给乡村旅游创业的成功发展带来了诸多风险。文章在对镇江市姚桥镇等地进行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依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乡村旅游创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并从社会资本构建的视角为乡村旅游创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科学调整旅游产品供给结构,实现有效供给,是行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河南省旅游产品存在文化旅游活化度和体验度不足、小镇旅游产品千篇一律、乡村旅游缺乏主题性、旅游商品缺乏特色性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主要与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等同化、缩小化、扩大化、逻辑偷换和概念化五大误区有直接关系。建议从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升级乡村旅游产品、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等方面调整河南省旅游产品供给结构,促进河南省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西安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乡村旅游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西安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崭新的局面,开发出了许多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新型乡村旅游.在分析西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参考旅游资源评价的国家标准,建立针对西安乡村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体系.并选择典型的西安乡村旅游景点进行实证评价研究,以期为西安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围绕徽文化发展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已经成为目前黄山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式,这不仅有利于徽文化的传承,也能提升旅游品味,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然而,黄山周边乡村能够将游、购、娱、食、住、行等旅游要素与徽文化相结合,发展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的人力资源却相对匮乏。因此,基于徽文化视野进行黄山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已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20.
为了系统总结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理论研究主要观点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查询和归纳总结,概括出了乡村旅游开发与建设过程的模式说、程序说、产品设计说、开发阶段说、空间范围说等,认为乡村旅游开发与建设的研究在创新性、系统性等方面存在相应的不足,进一步明确后期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