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比较方法     
比较方法,在有关著作中亦称类比法,它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根据一定的规则,把彼此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两个或两类以上的事物加以类比,确定其相似与相异之点,成为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 比较方法的客观基础,在于事物本身存在着相似性和差异性。根据相似性,可以从已知事物间推  相似文献   

2.
论现代法律思维的类推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思维瓦解了那种建立在符号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基础上的知识体系,而在符号与事物之间建立起任意性的关系,符号成为表达事物的人造逻辑系统。但是,现代性思维依然要依赖于事物的相似性并把分类作为认知的基本路径,且以形式化的概念系统固化认知成果。由此,现代立法过程不可避免地要借助于分类构建规范体系,而现代司法过程则要借助于类推完成规范的现实化,现代性的法律思维由此全方位地具有类推品格。这一品格是法律具有操作性的基本前提,也因而预设了法律正义的基本限度。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科学预测的理论基础徐明明社会科学预测是运用社会科学和其他科学理论方法,预先分析谁知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事物未来状况的活动。作为科学预测,社会科学预测同样具有逻辑模型、哲学历史观基础和技术方法论原则等理论基础。一、社会科学预测的逻辑模型社会科学预测具...  相似文献   

4.
为了说明预测研究工作在现代科学与社会管理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考察预测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特征,分析预测与战略研究的关系,阐明预测的原理以及预测研究的社会意义。 预测学是一门科学 预测,即对未来事件或现在事件的未来后果作出估计,将未来事件或者说可能性空间缩小到一定的程度,以利于人类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人类的诞生同时产生的,是始终存在于人类的几乎一切活动中的一类特殊活动。预测活动受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发展水平制约,先后经历了神话、宗教、哲学和科学预测四大阶段。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人类的祖先不能理解天地日月、山川河流、雷雨风雪等自然现象,只得把这些自然现象超然化、人格化,塑造出种种偶象来加以崇拜,把自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预测是运用社会科学和其他科学理论方法,预先分析推知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事物未来状况的活动。作为科学预测,社会科学预测同样具有逻辑模型、哲学历史观基础和技术方法论原则等理论基础。 一、社会科学预测的逻辑模型 社会科学预测具有与自然科学预测基本相同的逻辑模型。自然科学预测通常的逻辑模型是统计归纳模型,其一般形式如下:  相似文献   

6.
胡风的启蒙观念包含着初步启蒙教育及在此基础上用先进的人生观、世界观启发大众的两重含义。他一方面把马列主义当作一种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而非教条,认为原理、原则应该从实践中总结而来,需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不断为实践丰富、修改、纠正,甚至推翻。这与西方启蒙哲学的思维方式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另一方面,胡风又认为马列主义是从客观历史运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原则,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过去和未来的最正确的理论,并把它当成一种既定的、绝对正确的原则、理论来信仰。这就造成了胡风启蒙思想中自由与专制的难以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物质世界运动中充斥着大量的重复有效或循环再现的事物或现象,对此我们称之为周期性。周期性是一种十分重要并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现象。我们对发生在社会领域中的周期性现象,称之为社会周期。由于社会周期是社会运行和变迁中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因而研究社会预测的周期性原理,无疑将会为我们增添一把开启社会预测大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8.
阎耀军 《理论与现代化》2006,12(1):37-42,83
物质世界运动中充斥着大量的重复有效或循环再现的事物或现象,对此我们称之为周期性。周期性是一种十分重要并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现象。我们对发生在社会领域中的周期性现象,称之为社会周期。由于社会周期是社会运行和变迁中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因而研究社会预测的周期性原理,无疑将会为我们增添一把开启社会预测大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9.
<正>本质和现象是一对重要的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的范畴。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清现象之间的内部拥系,是事物内在的稳定性的东西;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事物的本质在外部的表现形态。本质和现象范畴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及其外部表那形态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因此,这对范畴反映着人们认识事物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 本质和现象之间能否辩证转化?在已出版的哲学教科书和哲学文章中,几乎邪避而不谈,有的文章公开否认在客观世界中存在本质和现象,进而否认其间的辩证转化。笔者认为,这样重大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从一个新的角度,用自然科学中分形学的基本思想——自相似性分析美感问题.自相似性是指事物在形态、结构、信息、功能和时间上的相似性.无论是艺术欣赏中美感的产生,还是艺术创作中美的创造,都受自相似性的制约,都是审美主体和客观对象之间在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的某些方面存在着自相似性,也就是一致性,从而情动于衷,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1.
掌握规律是进行预测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社会领域有没有规律?如果有,那么社会规律能否用于社会预测?在社会预测中,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自然规律能否应用其中?如果能,那么它会受到哪些限制?这是我们在研究社会预测原理时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社会预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认识,它是认识主体对社会客体的一种创造性反映。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曾提到,“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①认识能力首先是一种反映能力,但它更深层次的机制是创造。认识的创造本质是人的意识根据主体的需求,综合来自客观现实的内容,描述人的实践活动的可能结果和前景的能力。社会预见突出地表现出认识的创造本质,它研究社会客体的现在状态,充分发挥思维超越事物进程的能力和预示未来的能力,获取对社会客体未来状态的认识。创造力的本质是基于客体属性的揭示和主体需要的满足两者的交互作用。这就为我们从事实确认和价值评价角度探讨社会预见及其认识论意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曾经酝酿过的哲学思想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可以说是得到了完成。人类能否走出理性一手造成的技术的深渊?人类能否在面对技术世界时,还保有自由?人类能否从存在者的困境中获得解放,领会存在?马克思透过现代性的重重遮蔽,看到了扬弃异化后的世界。这个未来的确是存在于现世的根基中,但马克思并没有直接指引一个可操作的现成方法。在马克思所揭示的未来展开之前,当代人所要做的也许就是这个感性活动原理,看护好人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分工与协作的原理,是马克思理论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他的许多光辉著作中,系统地论述了分工与协作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必然,阐明分工协作能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创造新的生产力的原理。社会分工协作这一社会物质生产的普遍规律,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同样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各国社  相似文献   

15.
张建 《江汉论坛》2001,(2):45-47
本文认为控制理论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给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带来有序、稳定、和谐,但不能对可控的方法过于依赖并加以滥用。控制理论因对象的不同而出现适应程度上的差异。非控理论是对控制理论的补充和矫正。认识事物,为了使事物或关系有序,采取可控还是非控应视事物或关系具有哪一种属性而定,要具体分析、具体选择。人类在处理自然之间、社会之间和人自身的关系时,可控和非控理论都将发挥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习彬 《学术研究》2007,3(7):59-62
"1 1≠2"的系统整合原理揭示了自然界进化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真谛。基于系统整合原理,我们可以给出生产力的科学定义,并得出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形成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的结论。因此,经典政治经济学中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并列为"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等基本论述是不能成立的;改革开放中,将计划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解释为超越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也是不能成立的。而这些似是而非的解释,是"姓资姓社"争论存在的理论基础。由系统整合原理可以推断出"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不可预测性"。这一基本命题,在理论层面提出了人类认识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限度;而在实践层面,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地位,从而揭示出,改革开放中的"姓资姓社"争论,在科学理性层面,是一个不需争论的伪命题。  相似文献   

17.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事物的发展无不受到这种规律的制约。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其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与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紧密相关。同时,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因素对它们的生产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复杂多变的时间序数值中隐存着一定的规律性,依循这一规律,我们可以预测事物的未来发展变化。而预测是科学的决策与计划的前提。通过经济预测,揭示未来时期经济发展变动趋势,为确定经济发展方向、目标、任务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对经济过程全面、客观预测,揭示经济发展过程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从而避免决策的片面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和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范畴的规定有多方面的近似点,如都用“世界历史”来表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及其共同基础,都用“世界历史”来表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等,这说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之间存在着继承关系。但是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进行了批判,这又说明前者对后者是一种批判继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发展方向,一个是克劳修斯所说的,自然界的发展是从有序到无序,从复杂到简单的发展。另一个则是进化论所指出的,生物的演化是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自然界中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发展方向之间是否存在着本质的一致性?回答是肯定的。物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要素、系统和运动形式都遵循着趋向平衡规律。这一规律无论是在微观世界、宏观世界、还是宇观世界,无论是在自然界、人类社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赛博空间"生成了,虚拟实在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类比推理也从古典的事物类推和现代的模型类推发展出当代新型的虚拟类推。这种新型类推是逻辑对科技发展作出的新的总结,并将大大促进社会创新成果的取得,从而提高社会效率,节约社会成本,防范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