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功能定位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强制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承载着保护劳动者、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的功能。由于实践中用人单位采取各种措施规避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致使其立法初衷不能实现。在劳动合同立法中,应当确立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原则,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例外,同时放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辅之以完善失业保险等制度,以实现劳动荚系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2.
劳动终止制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对劳动合同终止制度中的劳动契约概念、劳动契约终止与劳动契约期限概念、劳动合同终止制度中的补偿问题这三个争议点进行分析,对其中实践性的问题提出了立法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劳动合同立法中有关无固定期限合同以及劳动合同期限的相关内容在理论上和实务中都引发了大量争议。本文考察了美、日、德、法及我国台湾地区在合同期限制度上的相关立法及做法,并以这些立法及做法为借鉴,提出以不定期合同为主体、定期合同为补充,限定定期合同的期限和适用范围,以解雇保护制度与不定期合同相配套,构建我国的劳动合同期限制度。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三审稿将劳动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三种,但草案没有对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具体适用条件和限制做出相应规定,难于有效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国家实践证明能够稳定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一种合同期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广泛适用已成为世界劳动立法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劳动合同立法也应该采纳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立法上的一个重大变革,造成了实践领域的混乱和困惑.美国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已历经一百余年,期间经过了若干变化,其成熟的经验和完善的制度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美国劳动合同判例法的主流观点迄今仍然坚持"意愿规则"(At Will Rule),即雇主可以在任何时间,以任何理由甚至无理由终止劳动合同.但自20世纪70年代起,部分州法院开始改弦更张,对雇主的解约权进行限制,要求雇主不得以"恶意、不诚信或违反公共政策"的方式终止劳动合同.美国判例法的传统观点和近年来所进行的改革,对我们理解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内在规律,正确执行该制度颇有助益.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期限是反映劳动关系和谐性的重要指标,<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的劳动合同期限再一次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劳动合同期限的历史渊源、机制、实践研究三方面论述了学者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分析,以中外劳动合同期限作比对,总结各方面的研究特点,为进一步获得新法的立法规定和实践特征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引发了社会各界激烈的争论。从应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避行为中发现,我国《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价值取向脱离转型期的国情,法律规范设计不尽科学和法律制度不尽完善等不足,致使其难以有效规制和应对其规避行为。为克服这一缺陷,减少规避行为发生,我国《劳动合同法》应适度放松解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限制,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规范体系和健全规避行为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8.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法》对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期限采取的是一种放任主义的态度,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稳定,限制了劳动者的合理流动,也使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期限立法与世界通行立法相左。要克服这一现象,我国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立法应与国际接轨,对期限与续签次数进行严格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期限制度打破了几十年的劳动关系“终身制”,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劳动关系稳定,与劳动合同的解除之间缺乏良好的衔接。完善的劳动合同期限制度应以无固定期限合同为主,并建立新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法的核心,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是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单方解除则为解除制度的重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重点在于合同解除后责任承担问题,其法律效力理论体现了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权的限制.我国应借鉴国外解雇自由与解雇保护原则相协调的模式,而我国现行立法三种劳动合同适用同一种解除制度,其合理性有待商榷.解除原因认定、解除期限通知等规范的可操作性也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