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式理论认为,语篇阅读过程是读者所具备的图式知识与阅读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理解的过程,读者的图武知识对于阅读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该以图式理论为指导,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切实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篇解读并非指文章在读者头脑中的直接内化,因为它不是一个单向过程,而是文章与读者、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情感等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探讨图式知识理论对语篇解读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图式和文体图式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图式对读者语篇解读的影响,从而使解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现代图式理论认为,阅读理解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阅读者获取的视觉信息和头脑中储存的已知事物图式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图式也并不等同于狭隘的文化背景知识,它包括语言图式、语篇图式和内容图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篇模式分析、主位结构分析、主题词分析、句法分析、语境分析等语篇分析手段来帮助学生建立、激活相关图式,以此加快阅读理解的进程,从而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图式理论来探讨语篇的理解,并分别从作者静态图式、读者交互知识图式和读者阅读过程中生成的认知图式的相互作用,解读读者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图式,结合语篇的图式,进行相应的认知推理和信息解码,使认识和行为达成一致,对理解产生一定的正迁移,最大限度地完成语篇信息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论图式理论对语篇阅读理解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图式理论的起源和基本概念。指出人们对阅读语篇的理解取决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包括: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分析了语篇阅读理解失败的主要原因,强调要达到正确理解阅读语篇的目的,读者既要具备相关的图式,又能在需要的时候激活恰当的图式。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既要丰富学生的各种图式知识,又要培养他们善于运用已掌握的图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图式理论与语篇理解的结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对于促进阅读过程中认知模式的建构,加强背景知识和语篇内容之间的互动,推动第二语言阅读研究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在第二语言语篇阅读中,为了使背景知识概念化,实现语用原则和信息来源之间的互动,必须将背景知识和认知潜能区分开来,对图式与语篇理解的关系以及相应的语义表征进行分析,这样语言符号的意象表征及其对语篇信息转码的解释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解释.图式激活对阅读程序及其认知机制发挥决定作用,语篇理解过程是人脑储存的语言知识图式和阅读者背景知识图式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过程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阅读模式常常交替使用。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图式理论强调,读者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修辞图式知识只有相互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读者只有具备理解文章相关的图式,作者提供的线索足以激活读者的图式,读者理解了作者的意图三种情况发生时,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8.
探讨词汇能力与语言、图式、语篇、语用知识的关系 ,认为词汇能力是各层面知识的总和。低层次单词的自动识别与高层次语篇结构、图式知识以及语用知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相互作用 ,互为补充。自动辨认词汇的能力越强 ,阅读理解能力也越强  相似文献   

9.
英语“花园小径”句的认知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园小径"现象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暂时歧义现象,整个句子是没有歧义的."花园小径"句常涉及有多重意义的词语或搭配复杂的结构,这样在理解过程中,人脑中的常规语言知识图式和世界知识图式被率先激活,导致误读,但在遭遇语义短路后读者会意识到原来的理解错误,需要构建新的图式以达到正确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图式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式是“背景知识”,是人们存储于头脑中所有对世界的一般认识,它是人类知识的心理表征形式。将图式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可以说翻译即图式翻译。在图式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对文本的语言图式、语境图式和文化图式成功转译,方能使读者正确获取源语信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现代阅读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图式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图式理论表明:阅读上的问题很多不在语言的本身,而在于读者的图式知识,读者对读物的内容及修辞结构具有的知识越多,理解的程度就越深。并提出了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设想:教师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或创造新的图式知识,使语言知识和图式知识相互作用以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以往的文学语用研究,揭示文学语篇的深层语用功能,即认知图式更新。受到元语用意识的驱动,作家通过构建独特的语言、语篇结构及世界图式以更新读者的认知图式,并对其今后的阅读产生长久影响。  相似文献   

13.
意象图式作为一种认知模型,对许多语言现象有很好的解释力。在意象图式的理论框架下,语篇的理解就是激活读者头脑中已有的图式,创建新的图式,达到真正理解语篇表达含义的过程。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进行深层剖析,论证意象图式对于诗词语篇连贯的生成有较强的解释力,帮助读者对毛泽东诗词有更深层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为汉语诗词的研究和赏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图式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人类知识的心理表征。本文通过对图式理论的阐述 ,为大学专业英语阅读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及相应的启示 ,即围绕图式知识组织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我们主要从帮助学生构筑丰富的知识网络、运用有效方式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图式、重视语篇结构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从而提高大学专业英语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图式理论的实质是指读者所拥有的背景知识和文本信息发生互动的过程。具体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考虑文本和学生所拥有的背景知识两个因素,以激活学生大脑中的图式,提高其理解所学内容的能力。何为语言图式与文化图式,如何激活与构建图式、分析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图式理论。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对于否定的研究侧重于形态、句法和逻辑层次.90年代起,语用学也被引入了否定研究,探讨否定的载体和范围,却鲜有从语篇层次对否定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拟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结合图式理论,指出否定不是由句子的成分和句子的表层结构决定,并通过实例分析显性和隐性否定的成因,发现已知语境中可以否定的命题受到图式选择的限制.通过否定对读者已有的图式激活、筛选、兑细、排除、扩展,或者在排除旧图式的前题下,构建新图式,或者进行新旧图式的比较.读者对整个语篇的理解,尤其是对否定的理解,正是通过不断激活,调适或建构相关合适的图式并填充新信息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读者阅读理解文本的过程是读者发现图式、激活图式并更新图式的过程。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教师应该设计更多有利于激活学生大脑中原有图式结构的问题或活动,促使他们更新陈旧过时的图式结构,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准确把握作者写作的意图,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图式和图式理论以及图式的激活过程进行探讨,我们从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两个角度分析了图式理论对阅读理解的影响,进而阐述了积累背景知识、运用"先行组织"教学模式丰富文体图式的重要意义。图式和图式理论的运用,将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为英语阅读及教学带来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关联理论和图式论提出关联图式,来进一步探讨图式在语篇理解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语篇理解是一个明示—推理的动态认知过程,听、读者在说、写者提供的与其认知语境相关的信息作用下寻找最佳关联,激活关联图式,使其最大限度地与说、写者的图式相重合,从而更好更快地理解话语,提高交际效率。本文还探讨了图式在新旧信息不断相互作用下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新事物时,需要将新事物与背景知识联系起来,人们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存在的图式。本文旨在运用图式理论对文学语篇进行阐释和分析,并指出不同的图式模式对文学语篇有不同的理解。同时本文还讨论了读者能通过阅读扩大和修正已有的图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