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儿子长得既不像父亲也不像母亲,后来,猜忌多年的丈夫自以为找到了儿子是妻子和他人所生的证据。可是,亲子鉴定的结果却表明儿子是亲生。可叹的是,这个结果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皆大欢喜,相反,这个家庭更大的悲剧就此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2.
丁老师:我已快60岁了,几年前,因丈夫背叛,我们离了婚,之后一直跟儿子一起生活。儿子对我执意和丈夫离婚一直耿耿于怀,认为我自私,不为整个家庭和他的前途考虑。儿子今年二十好几的人了,到现在都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仅靠我的  相似文献   

3.
临猗县城关镇王村农民崔会珍,有一个特殊的家庭:78岁的公公王郑孩40多岁时丧妻,后来再婚组成新的家庭,并先后收养过两个儿子,都因闹矛盾分了手。于是20年前的崔会珍与丈夫王全德及不满周岁的女儿来到王家承嗣,人们戏称他们一家是“李玉和式家庭”。 会珍大方开朗、泼辣能干,街坊邻居根据王家曾经先后与两个儿子分手的事实,断定他们的重新组合也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公婆大概也  相似文献   

4.
江南 《新天地》2012,(11):34-35
李星明夫妇是事发后的第二天下午才接到警方通知得知儿子李磊自杀的死讯的。在儿子曾经住过的小屋里,夫妻俩看到儿子留下的几封遗书,后悔得连连自责:"是我们害死了儿子。"几天后,胡茵梅找到杭州知名律师,要求与丈夫离婚。在离婚理由一栏里,胡茵梅写道:"他(李星明)对家庭、对儿子的不负责任,以及不切实际的望子成龙要求,加上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夺走了我儿子的宝贵生命……"  相似文献   

5.
听到     
她是个聋子,二十八岁那年,工厂里的一次意外爆炸,让她失去了听力。那一年,她的儿子才三岁。一个在人生半途中失去听力的人是可怜的,失去听力给她和她的家庭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用自鸣壶烧开水,她听不到。水烧干了,最后电线引起自燃,她闻到了焦味,冲到厨房后,冰箱、电饭煲、微波炉全毁了。她的丈夫和儿子晚上去逛街,丈夫忘了带钥匙,回来后,他们不断地敲门,可是她听不到,整整一个小时,她的丈夫和儿子就站在门外,期待着她能  相似文献   

6.
雁云 《百姓生活》2014,(6):40-41
女房客感恩好心母子收留,房东突遭车祸后选择不离不弃现年46岁的曹小壮,出生于浙江金华市浦江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在外做生意,她在家养育儿子、料理家务。没想到,正当家里日子越过越好时,丈夫却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不再过问曹小壮母子,并向曹小壮提出离婚。曹小壮是个倔女子,她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抛妻弃子的负心汉,于是毅然同意离婚。  相似文献   

7.
家庭伦理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剧的一个重要类型,该类型电视剧中一般主要有父亲、丈夫、儿子和情人等四种男性角色。通过对大量家庭伦理剧电视文本中四种男性角色的分析,说明家庭伦理剧通过家庭叙事强化迷人的父权制,鼓励电视观众发挥已有的性属成见建构男性气质的刻板印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伦理剧中的男性角色逐渐获得反叛的解放形象,男性气质新的意义逐渐被建构起来。  相似文献   

8.
小笑话     
丈夫上网入了迷,有一天家里有急事,妻子要找他回来,可他就是不回。儿子说:“妈,我有办法。” 儿子知道父亲的网名叫“粱山伯”,他急到附近的网吧上网发一条信息:“梁山伯注意,青竹巷9号(家庭地址)有祝英台找”。不一会,父亲果然就赶回来了。  相似文献   

9.
星期天我从超市买菜回家,还没进门,就听见丈夫的呵斥声和儿子的哭声,丈夫批评儿子学习不用功,作文写得乱七八糟;儿子不服气地顶撞着,边哭边抗议爸爸侵犯了他的"隐私",要到老师那里去"起诉"……  相似文献   

10.
儿不嫌母丑,一部《我的丑娘》让观众泪湿衣襟。72岁的“妈妈专业户”张少华走进人们的视野,她在影视作品中诠释了无数母亲、婆婆的角色,但是她的家庭鲜为人知。她到底有一个怎样的婚姻,有一个怎样的家庭?2009年5月的一天,记者与她在北京的一个小胡同口侃侃而谈,听她讲述丈夫一生的默默支持,听她讲述与儿子的“战争”……她说:“是这个家庭给予了我动力与支持,  相似文献   

11.
这曾是四川省北川县城一个普通又幸福的家庭:丈夫李自安在县教育局工作,妻子尚兴琼是县工商联党组书记,儿子李安民在上海交大读大二。全家人的生活安宁美好又充满希望,刚刚用攒了数年的钱,简单装修了房子,还用剩下的钱买了沙发和冰箱。  相似文献   

12.
正案情简介在这个高速运行的社会里,明天与意外真不知道哪个会先来!而这个意外却让戚暖不幸地碰上了。昨天还是开开心心将丈夫南生送到机场,在拥抱送别时她还一再叮咛丈夫,事情办完尽快回家,儿子和她在家等着他回来为儿子过10岁生日。今天却传来噩耗,丈夫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不幸死亡。戚暖听到这一消息怔住  相似文献   

13.
选择     
五位丈夫被问到同样一个问题;假设,你和母亲、妻子、儿子同乘一条船,这时船翻了,大家都掉进了水里,而你只能救起一个人来,你选择救谁? 这问题很老套,然而却的的确确很不好回答,于是—— 理智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儿子。因为他的年龄最小,今后的人生道路最长,最值得救。” 现实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妻子。因为母亲已经经历过人生,至于儿子——有妻子在,我们还会有新的孩子,还会是一个完整的家。” 聪明的丈夫说:“我会救儿子的母亲——至于是指我自己的母亲还是我儿子的母亲,你们去猜好了。”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日本妇女的地位一直是非常低下的,“在父权制家庭体系中,妇女缺乏法律、经济和政治权利,她们不能选择而只能服从,少女时代服从父母,结婚后服从丈夫,丈夫死后服从儿子”。”’不仅如此,她们还被迫为日本的侵略扩张提供兵源,将她们的儿子送往前线。战后的民主法制赋予妇女以参政权改变了妇女以往受压迫的地位,促使她们投身到反对军国主义复活,反对核武装的禾.平运动中来。 本文试图通过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影响以及日本妇女在战后为维护和平所进行的活动分析自本妇女在和平运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曾智 《百姓生活》2011,(7):25-25
不经意间,儿子长大了。有一次,和丈夫争执后,一连几天我都默不作声。儿子找到了我,"妈妈,我想和您谈谈。"这是这个小男孩第一次针对我的谈话。"妈妈,您这样是不对的",听完他的开场白,我有几丝震惊,于是静下心来听儿子对整件事情的看法。谈话中,我发现儿子已经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并作出是非判断,甚至努力想用自己的方式协调和处理他眼中的矛盾。听完儿子的一席话时,我有些脸红。当我用儿子建议的方式与丈夫沟通,果然奏效。  相似文献   

16.
《山西老年》2014,(2):67-67
编辑同志: 前不久,刘阿姨的丈夫在一次电工作业中因公去世.刘阿姨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丈夫生前所在单位发给一笔抚恤金和生活补助费。刘阿姨的丈夫与前妻所生的一个儿子现在已参加工作,他得知情况后,  相似文献   

17.
儿子的圈套     
袁风华 《社区》2008,(12):30-30
白驹过隙,丈夫在这座城市里工作整10个年头了,却还在背负着沉重的房贷。这几年,尽管工资没涨多少,他依然笑对清贫的生活,因为值得慰藉的是,他们夫妻有一个虎头虎脑的儿子—一休。妻子理解丈夫,两人结婚以来,麦子从没用过OHC之类的洋品牌化妆品。家庭的CPI指数基本上是跟着一休的个子往上蹿,抠门的夫妻俩要让一休过一个富足的童年。  相似文献   

18.
近日,王女士和儿子一起来到公证处反映,她丈夫因病突然死亡,她在整理丈夫的遗物时发现丈夫生前在银行存有存款,但因丈夫突然死亡,没来得及告诉她和儿子存折密码,无法提取和使用丈夫留下的这笔遗产。她和儿子拿着丈夫的存折和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以及她和她丈夫的结婚证书到银行仍不能提取这笔存款;银行要他们先到公证机关办理公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公民在金融机构存款是受国家法律严格保护的,公民突然死亡后,其继承人有权继承和处分该存款,但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1980年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  相似文献   

19.
浅析当代农村家庭婆媳不和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婆媳不和是当代农村的常见的社会现象,经济纠纷、观念差异和外人挑拨是引发当代农村婆媳不和的重要原因.婆媳不和给家庭的人际关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调处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应从发展经济、提高村民素质、婆媳相互理解以及发挥儿子(丈夫)的中介作用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许伟文 《社区》2013,(18):23-23
一天傍晚,正当协民社区主任陈月霞与儿子、丈夫一起在家吃晚饭时,一阵急促的手机声响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