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中的不朽之作。它在刻画人物、构撰情节、描抒情境以及驱遣语言诸多方面,均取得了十分卓越的成就。金圣叹评点的《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下同),论及西厢记的思想意义、艺术  相似文献   

2.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学派的著作总集,其中有极其丰富的哲学思想,值得深入发掘和研究。但是,《庄子》毕竟不是一部纯粹的哲学著作,其中除了哲学思想以外,还包括丰富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和处世方法等等。这些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这个体系不是哲学体系,而是一种处世学说体系,其核心是保身以尽天年,但它的哲学思想又是这个处世学说体系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因评点《水浒传》和《西厢记》而得大名的金圣叹,他的艺术见解,有些是当时颇为独到的,当然也有他的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而且删改原书,自称获得古本,那手段也实在使人摇头。至于《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卷四那篇所谓施耐庵“自序”,则更是伪品,也早有人指出了。但是何以证明它是伪品,而又是金圣叹所伪造的?’辨伪者还未举出有力的理由。严敦易先生曾经怀疑这篇施《序》本来不是拿来序《水浒》的。“因为他一句话也没有涉及《水浒传》的任何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一辑载蒋星煜《论徐士范本〈西厢记〉》一文中称: 明末清初的金圣叹把《西厢记》和《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诗集》、《水浒传》并列,而称之为“才子书”,就被人推崇,认为金圣叹有创见。而程巨源要早于金圣叹七十年左右,他就把《西厢记》命名为《崔氏春秋》了。  相似文献   

5.
“金批西厢”(即金圣叹批点《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下同)虽然由于作者思想和历史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若干缺陷,但他反对封建卫道士斥西厢记为“淫书”,肯定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为男女“必至之情”;从美学的角度,认真总结了西厢记的创作规律和艺术技  相似文献   

6.
《庄子》与现实主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古及今,《庄子》无论在哲学思想上,或是在文学领域,都是一部具有不小影响的书。对于《庄子》的散文,研究它是否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不仅仅关系到这一部书,还涉及到对于中国文学史上许多作品如何评价的问题。不过,我们研究《庄子》这部思想极其复杂的作品,应当看到它的主流或总的倾向,这样我们才不致走入歧途,得出错误的结论。列  相似文献   

7.
金圣叹的文学批评与日本江户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圣叹的文学批评 ,对日本的江户文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1 6 3 9年日本的锁国政策不但没有中断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 ,反而比以往更加密切。江户时代 ,随着中国商船运往日本的图书贸易 ,金圣叹批评《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先后批量运往日本。至于金圣叹的文学批评被日本认识和接受 ,前期主要通过以清田儋叟为代表的儒者群 ,后期则主要以泷泽马琴为代表的作家群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金圣叹评点的《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为例,通过和西方结构主义叙事理论进行比较,概括了金圣叹的戏剧叙事理论的民族特色:金圣叹的戏剧叙事理论受到儒佛之学、史传文学和八股文的影响。金圣叹从作家创作时谋篇布局的技巧和作品内部结构的“势能”两方面剖析了戏剧发展的动力。金圣叹将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独具个性的分析了戏剧的各种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9.
金圣叹评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是用所谓"消遣法"评点古书"当赠后人",达到以批评鉴赏命世、垂名不朽的目的。他把《西厢记》视为"天地妙文",既充分肯定了《西厢记》的伟大文学价值,也揭示了《西厢记》所反映的人物和事件,是源于人类社会生活本来就存在的"天地自然"。他推重才子、佳人之间所发生的"必至之情",是对封建礼教的公然叛逆。此外,他对艺术虚构、人物塑造、捕捉灵感等问题的论述,都接触到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有益于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用哲学思想研究抗日战争问题,写下了《论持久战》,为我们提供了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最光辉范例。《论持久战》既是一部军事科学著作,又是一部生动的、丰富的哲学著作,它具体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象《资本论》把三者统  相似文献   

11.
庄子哲学奇奥恣肆,其文章也“汪洋辟阖,仪态万方。”庄子的思维触角深入事物的细微处,他能从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悟出深奥的哲理来。魏晋玄学家们,把《庄子》书同《周易》、《老子》并称之为“三玄”是有眼力的。庄子哲学,确实是中国哲学中最具思辩的部分。只不过玄学家们对庄子哲学,有他们自己的理解就是了。一部《庄子》书,可说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花,历代学者都予以重视,是理所当然的。  相似文献   

12.
六才子书     
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把屈原的《离骚》,庄子的《南华经》,司马迁的《史记》、杜甫的诗、施耐庵的《水浒传》、王实甫的《西厢记》,依次称为第一才子书、第二才  相似文献   

13.
《庄子》一书,作为一个元气淋漓神韵葱茏的有机生命,体现了玄妙悠邈的哲学智慧,汪洋辟阖的审美想象和挥洒自如的文学才情的完美组合。然探其究里,庄子的哲学和诗情并非平行排列,而是呈因果关系。庄子的哲学情怀创生了他的散文艺术,哲学是因,散文艺术是果,也就是说,庄子的哲学对其散文具有发生学的意义。因此,对庄子散文艺术的研究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技巧分析问题,而应该从哲学人手,寻绎出因果生成脉络,把握住庄子散文这一完整生命的内在构造。本文就试图对庄子的哲学体系作了一个全面的审视和分解,从本体论、主体论、认识对…  相似文献   

14.
<正>庄子学说产生于孔子之后的战国时代,作为对老庄思想体系的完成它与儒家学说形成了共同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和艺术的显学名说。儒道互补的观点已被学术界人士一再论述,本文仅就儒道两家思想的联系与差异着手,向内发掘庄子散文艺术魅力的成因。《庄子》一书是研究庄子学说的正典所在,它是庄周及其门人后学的著作集成,凡三十三篇。一般认为其中的《内篇》为庄周自撰,《外篇》和《杂篇》出自他的门人后学之手。尽管《外篇》、《杂篇》与《内篇》相比,在行文意蕴和思维方式上有些差异,但作为对《内篇》的注释和阐发,在基本思想范畴上是一致的。所以庄子学说和他的散文艺术魅力实际上是融汇在庄子学派的学说和散文艺术中了。 对庄子的研究历来呈现为“好文者资其辞,求道者意其妙”①的  相似文献   

15.
活动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庄子,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是一位大宗师。《庄子》三十三篇,原本是哲学著作,却被历代文学家奉为瑰宝。特别是在表达抽象的哲学思想时,它采用了“寓言十九、藉外论之”(《庄子·寓言》这种奇特的方式。在《庄子》的某些文章里,寓言一个一个接踵而来,几乎看不到成段的议论,寓言开篇,寓言结尾,寓言读完了,文章也结束了。这样的文章,在哲学家眼里,它是精采的哲学论文;而在文学  相似文献   

16.
金至叹因评点《水浒传》和《西厢记》而名声大噪,毁之者、誉之者皆因此而起。就《水浒传》和《西厢记》的评点来看,虽不乏政治的、社会的评论,但更主要的是表达了美学思想,这正是金圣叹的价值所在。由于金圣叹的评点是随感而发的,从表面上看是不系统的,因此,许多评论金圣叹的文章大都从微观角度加以阐发,缺乏宏观的总体性把握。笔者则想从零零散散的评语中寻绎出他美学思想的体系。到底是什么思想把金圣叹这些评点统摄起来的呢?我感到《(水浒传,序三》中的  相似文献   

17.
王实甫《西厢记》的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杂剧》,是五本中最富戏剧性的一本,其中第三折又是该本杂剧的高潮所在。它以曲折描写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纠葛、生动刻画两个主人公性格特点而备受剧评家的青睐。清人金圣叹在其《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中曾对此折盛赞不已,并将它命名为《赖简》。 本来,名称只是记录事物的符号,取名张三或李四均无不可。然而,作为作品的题目,它又是一个概念。既然是概念,就要具有确切的内涵,具备界定事物的作用。因而,恰当的名称  相似文献   

18.
《庄子》寓言的文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是一部哲学著作,又是一部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作品。它的“奇”,就表现在它复杂的(而非简单的)、独特的(而非一般的)哲学思想体系,“汪洋辟阖,仪态万方”(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的文学性上。其文学性又主要表现其寓言的文学...  相似文献   

19.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里一部最有成就的作品。历来已有定评。这不仅因为它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表示不满,正面提出过“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而且因为它在艺术上比其它杂剧更成熟,因此它才获得“西厢记天下夺魁”的称誉。本文试图对其艺术特色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20.
自二十年代以来对于《庄子·逍遥游》不科学的总评价,几乎已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势:即在肯定它的艺术手法的高妙的同时,却对它所表达的思想意识,加以无情的贬斥。这就形成了对《庄子》其书(包括对《逍遥游》)的评价中艺术性与思想性成为强烈反比的公式。例如,1961年出版的一本名日《庄子内篇译解并批判》的书(关锋作,中华书局版),充满着“左”得出奇的论调,作者竟把鲁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写的讽刺小说《起死》和杂文《论语一年》,说成“实际上攻击的就是历史上的庄子”,“如实地揭出了庄子灵魂”,并断言:“在旧中国,庄子哲学成了买办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武器,它起着极其反动的作用。”据他说:“庄子的哲学原则、结论,无一不是错误的”,“庄子思想是人类精神的堕落”。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