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十七条协议”的基本精神和原则是永存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条协议”不仅开了西藏和平解放的道路,同时,又是西藏民主革命的纲领。协议各条款无不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宗教、统战等理论及政策,其灵魂就是民族平等、民族自治和民族发展,这些恰恰又是少数民族最基本的人权,因此,可以说“十七条协议”已赋予或维护了西藏人民最基本的人权。  相似文献   

2.
民族自决权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在今天却被当作了民族分离和民族分裂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澄清民族自决权的涵义,阐明了其本质特征,说明了民族自决权与民族自治权的关系,论证了民族自决权对我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族自决权新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主要论述了民族自决权理论的由来、在前苏联建国过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以及前苏联民族分离主义兴起与民族自决权理论政策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 ,作者指出 ,在冷战结束、殖民主义体系瓦解、世界已不存在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的形势下 ,民族自决权原本包含的国家主权和民族政治独立自主权原则已不适用了 ,而民族自决权应体现为各民族公民享有符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包括管理和决策本民族事务的民主权利和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流亡海外的西藏分裂主义分子在国际上四处奔走,游说西方社会,高谈所谓人权问题。某些西方人士或受其蒙蔽或有意借题反华,也纷纷附和,侈谈所谓“西藏人权问题”。其中不少言论颠倒是非,混淆视听,甚至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这不能不引起国人注意。本文就所谓“西藏人权问题”的由来与发展、主要内容和某些观点进行探讨;并将新旧西藏的人权状况作一个对比分析。并依据我国人权理论揭露所谓的“西藏人权问题”的实质所在。“西藏人权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及其主要内容所谓“西藏人权问题”的提出,可以追溯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试图永远保持封建农奴主阶级在  相似文献   

5.
民族团结作为一个专业的学术概念,各相关学科有什么界定呢?在政治学理论中台北的学者一般只介绍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大陆比较传统的列有“民族与宗教”一章,但也只介绍了民族的定义、民族的形成和融合、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惟一与民族团结有关的是提出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的观点。在比较权威的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杨光斌主编的《政治学导论》中,只在“人权”一章中提到“民族权利”,主要包括民族自决权、发展权、和平权。可见民族团结问题基本上没有进入政治学家们…  相似文献   

6.
1987年9月,在美国众议院人权小组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达赖喇嘛发表“西藏独立”、分裂祖国的讲话,提出要尊重西藏“人民的基本人权和民主自由”的要求。12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西藏侵犯人权的修正案”。今年4月达赖喇嘛又到西欧进行了访问。意大利众议院提出支持西藏  相似文献   

7.
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权获得广泛认可并形成体系于二战后,其原始含义是政治独立权.民族自决权的核心内容是殖民地人民和其他被压迫民族的自决,与分离权没有关系;现行国际法表明民族自决权不适用于国家分离的情况;民族自决权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不冲突,而分离有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国家对分离所产生的新国家的承认,并不意味着对分离权的承认.以《国际法原则宣言》中的“保留条款”为依据提出的救济分离理论,将分离视为人民结束压迫的最后救济措施,该学说既没有获得很强的理论支撑,也没有获得国家实践的支持,救济分离权尚未成为一项习惯权利.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七年九月,达赖喇嘛在美国众议院人权小组委员会举行的会议上发表鼓吹“西藏独立”、分裂祖国的讲话,提出所谓尊重西藏“人民的基本人权和民主自由”问题。十二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西藏侵犯人权的修正案。”这场表演一唱一和,颇有几分滑稽。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过程中,查阅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的部分条目。该书第332页“民族自决权”条目中,读道:“民族自决权最初是由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于17、18世纪提出的,原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世界革命的一个要求。马克思恩格斯从支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世界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背景及其理论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在世界各地迅速泛滥的背景错综复杂,包括民族怨仇、殖民统治及大国强权政治等历史根源;东、西方冷战终结和雅尔塔体制解体的国际大气候;某些国家政府民族政策的严重失误、西方世界有目的的推波助澜等内外缘由;以及世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大潮所激发的各民族经济、文化权益之争等深层因素。民族自决权原则的真谛是遭受外国异族统治的殖民地附属国各民族的非殖民地化,它与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紧密相联,不能不顾相应的历史条件,无限扩大民族自决权适用范围。倡导民族国家在民族结构上的纯粹性和单一性的“一国一族论”,以及主张每个民族都必须组成一个国家的“一族一国”论,在理论上是极端偏狭和荒谬的,在实践中也势必增强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非理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11.
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族自决权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宁的民族自决权原则是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革命学说的重要内容。列宁认为,在帝国主义时代,民族自决权既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原则,对无产阶级来说,“也是社会主义原则”。列宁还特别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必须承认各民族的自决权,“要是拒绝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民族自决,那就是背叛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民族理论研究2.001金炳镐熊坤新彭谦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思考2.009彭谦论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模式———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权2.013乌小花再论“民族”概念与民族问题理论2.018刘亚丽合理发挥“两课”对民族师范生的道德牵引作用3.007姚爱琴对列宁“民族自决权原则”的历史考察和现实思考3.011袁雅丽建国以来党的民族理论在青海的实践3.015贾桂英试论青海民族文化的“和谐”思想西部开发研究1.001龚永辉民族精神研究与民族意识研究1.008关桂霞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问题探微1.013穆殿春中国共产党处理和解决民族问…  相似文献   

13.
对于我们这个存在种族差异和民族纷繁的人类社会来说,作为政治理论范畴的“人权”概念自它出现以来,就包含着争取种族平等和民族平等的基本内涵。 然而,最初把“人权”作为立法原则的资本主义国家,以资产阶级革命宣布“天赋人权”之始,就表现出在私有制条件下人权约法的理论虚伪性和实践阶级性。 被誉为资产阶级人权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重要文献之一的美国《独立宣言》,虽然它宣  相似文献   

14.
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西藏人权”问题更是这个“热门话题”中的“热门话题”。本来,世界上公允的人权原则早已为各国各民族人民所普遍接受,但却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常常要打着“人权”的幌子来践踏真正的人权,甚至不顾事实真相、小题大作、招摇惑众地干预别国的内政。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的一股反华势力,借口“西藏人权”问题对我国在西藏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问题的干预,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本来,对反华势力关于所谓“西藏人权”问题的种种荒谬论调,是不值  相似文献   

15.
王伟  韩敬云 《民族学刊》2019,10(5):1-13, 95-98
分离性公投本质上是对多民族国家领土与主权的破坏,加泰罗尼亚公投是旨在脱离西班牙独立建国的单方面分离性公投。西方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分离性公投危机的宪法治理,违宪性是其逻辑起点,宪法保障机制的运转体现其基本过程,目的在于解除危机、维护统一、捍卫主权。分离性公投危机宪法治理的有效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完善的宪法与健全的宪法保障制度是实施治理的基本前提,较强的政府法理制约能力是保障治理的重要条件,竞争性多党制的消极作用是制约治理的直接原因,宪法认同的强弱是影响治理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从统计数字看西藏的基本人权李玲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权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按照与人类生存利害关系的不同,人权可分为基本人权与非基本人权,在基本人权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我国西藏脱胎于封建农奴制社会。其人权状况如何,历来颇有分...  相似文献   

17.
民族自决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民族国家中,曾经并正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由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等特点,要求我们在新时期要以新的民族观来辨证地理解民族自决权,以防其被民族分裂主义者滥用,搞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8.
源于"人民主权"的民族自决权从政治信念衍化为国际政治准则,还进一步被旁支为民族政治的旗帜。根究民族自决权具有的政治价值与特定的时空限定,民族自决权应谨防被滥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台湾的行政管理至少始于明朝初期。清朝康熙年间 ,中国已在台湾“原住民”居住地区设置行政管理机构 ,开始涉及对台湾“原住民”事务的管理。从“夷”到“番”再到“山胞”的称谓变化 ,反映了中国中央政府或台湾当局使台湾“原住民”从“化外异族”变为“化内之民”的过程。而日本帝国主义在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期间 ,则把台湾“原住民”称作“蕃” ,后又改称为“高砂族”。“原住民”族称变化中隐含的政策变化 ,对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台湾的“原住民”运动、政治生态和“台独”势力 ,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山地平地化”为主轴的台湾“原住民”政策和试图使台湾“原住民”迅速走向汉化的政策意图 ,为 80年代以后兴起的“原住民运动”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20.
民族自决原则的国际政治限制及其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自决在20世纪的实践塑造了当代世界政治的图景。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大视角:(1)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民族自决的起源、发展和影响;(2)从法学角度,论证民族自决权利的主体客体、权利内容、与其他权利(如主权、人权)的关系等。本文主要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民族自决从观念到政治原则及其实践的过程,认为:在国际政治中,民族自决并不是绝对无限制的权利和政治原则,但是不能简单地把国际政治对民族自决权的限制理解为对自由的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