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有关部门     
今天,三豁爹又来了。看门的不让他进,办公室留了话:豁嘴老头再来,把他拦在门外。三豁爹急得跳起来骂:“咋不让进?你们江山坐的是谁的?爷八年打日本,三年打老蒋,炮弹把嘴炸成这样,今天来找有关部门解决有关问题……你为啥不让进?”看门的一看这架势,躲进警卫室去,不敢出来,打电话请示办公室主任,主任说那就让他进来。看门的放下电话,伸出头大声说:“进去吧,别嚷嚷。”“进去吧,说得轻巧。这楼上楼下十几层,进去往哪找?你告诉我,有关部门在几楼?”三豁爹举着手里的纸,又嚷。看门的只好走出来,拿过他手里的伤残报告,上面有原市长钱友祥的亲笔批…  相似文献   

2.
打秋风     
李梅 《中华魂》2014,(22):38-38
看到“打秋风”这三个字,很多人都会说,只听说秋风扫落叶的,没有听说过“打秋风”的.这秋风怎么打,你打得着吗?打得着,《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就曾经打到过秋风,不过,那上面说的不是“打秋风”,而是“打抽丰”。  相似文献   

3.
小兔子辨字     
同桌小鸡对小兔说:“你经常把形近字区分错,今天,我出一对形近字考考你怎么样?”  相似文献   

4.
谜语角     
萨拉 《山西老年》2012,(11):34-34,64
1.众。(打一字)2.前哨。(打一字)3.宝中宝。(打一字)4.旭日东升。(打一字)5.五十对耳朵。(打一字)6.五口之家外种一树。(打一字)7.天上无二,合去一口。(打一字)8.左看二十日,右看三十天。(打一字)  相似文献   

5.
妞妞 《可乐》2011,(1):18-19
有两个字,还不曾认得,就感受过。 小时候,在院子里为争秋千和同龄孩子打架。因为比对方高壮,轻易就把他按到地上打哭了。他爬起来,一边哭着朝家中跑,一边说,你等着,等我让我哥来打扁你。  相似文献   

6.
有两个字,还不曾认得,就已经感受过。 那时还是个4岁的小男孩,在院里为争秋千和同龄的孩子打架。因为比对方高壮,很轻易把他按到地上打哭了。等他爬起来,一边哭着朝家中跑一边说,你等着,等我让我哥来打扁你。  相似文献   

7.
谜语角     
王富荣 《山西老年》2012,(6):42+59-42,59
1.才进门即关门。(打一字)2.利刀宰肥猪。(打一字)3.想说无言。(打一字)4.情同手足。(打一字5.蚯蚓。(打一短语)6.双生。(打一短语)7.谁知它是最热心,不欺老少不嫌贫,不怕风吹和雨打,日夜辛苦伴行人。(打一物)  相似文献   

8.
【考场真题】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9.
三牛是我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那天就认识的战友,后来和我成了莫逆之交,形影相随。三牛姓李,当年刚17岁,他生性活泼,爱说爱笑更爱助人。对刚来的新同志,三牛总是和蔼可亲地问长问短,并把饭端在你跟前把筷子递到你手里,使我的陌生感很快烟消云散。我把他当成亲哥哥一样,我们无话不谈。第一次带我上岗他就谈起了自己的身世:他家在山西中条山下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庄稼人,就他一个儿子。1943年日本鬼子来“扫荡”,把他爹抓往山里运炮弹。爹恨死鬼子兵,哪能帮他们去屠杀自己的同胞,于是爹趁日本鬼子不备逃跑出来,不幸又被…  相似文献   

10.
(一)辞书不宜言“本字”说 在《辞海》(未定稿)及以后的修订稿中,有“甲,‘乙’的本字”这样的说法。如语词分册第三分册修订稿最后一次校样中,有如下几条: (1) “生”的本字。《集韵:十二庚》:“生,古作‘ ’。” (2)冒“帽”的本字。《汉书· 不疑传》:“ 黄冒。” (3) “暴”的本字. (4)绔“ ”的本字。 (5)欧 “呕”的本字。 (6) “ ”的本字。参见“ ”。 (7) “ ”的本字。 (8) “ ”本字。《玉篇·口部》:“ ,犬吐。亦作 。” (9) “ ”的本字。 (10) “截”的本字。 (11) “ ”…  相似文献   

11.
游蕙嘉 《社区》2008,(20):46-46
刚到瑞士时,我患了重感冒。有一次在公车上,我喷嚏连连。我每打一次喷嚏,车上乘客就“轮流”转过头来对我说:“祝你健康!”当时,我好不习惯这样的“关注”,怪尴尬的,还没到达目的地就提前“逃”下车,不料下车前还有不少人(包括司机在内)齐声祝福我“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如何利用方言词汇结合汉语词汇史的研究给方言分区,一共举了三个例子,闽语的“鼎”字和“拍”(打)字以及粤语的“睇”字,指出词汇溯源的困难以及单用词汇作方言分区的局限。  相似文献   

13.
会玩太重要     
袁岳 《可乐》2010,(9):32-32
很多媒体问我:“你生产力那么强,干的事情那么杂,还都做得有模有样,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我说:“因为从小爱玩,我妈天天打我也没把我打服帖。从小到大,我始终保持着一贯的创造性思维与行动样式。”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与伴侣》2009,(3):28-29
(1)弟弟和妈妈从日本打来长途,要我抽空回家劝说爸。妈妈很无奈:“说了几百回,他总是不听,还是你试试吧!”我回老家。十一月的故乡,景色萧条,冬意浓浓。我在县城下车,搭公交车回村。在路上,打他的手机:“爸,等一会儿到路口接我。”他正在堂哥家帮忙脱玉米,笑呵呵地说:“好,好。”  相似文献   

15.
谜语角     
李继忠 《山西老年》2014,(6):42-42,63
1.皇服。(打一字) 2.单身汉。(打一字) 3.手来不用担,遇水可行船。见豆能充饥,虫碰光闪闪。(打一字)  相似文献   

16.
萧何月下把韩信追回来,又极力向刘邦保举让韩信挂帅带兵。刘邦被磨得没办法,就赌(du)气地说:“好吧,你叫他来,我倒要看看他有多大本事。”韩信被请来,刘邦拿一块五寸见方的布帛(bo),递(di)给韩信说:“我给你一天的时间,你在这上面画士兵,能画多少,我就给你多少。”站在一旁的萧何心想:这块小布帛,能画几个士兵?急得暗暗叫苦。不想韩信却毫不迟疑地接过布帛就走。  相似文献   

17.
原谅小狗     
一天,我放学回到家,看见奶奶正拿着一根棍子,气冲冲地追着小狗,一边追一边骂:“偷吃鸡蛋哪,我打死你!打死你!”我赶紧放下书包,跑过去,抢过奶奶的棍子说:“奶奶,别打小狗。你应该原谅它一次呀!”奶奶停下来,气呼呼地说:“为什么要原谅它?它把老母鸡的蛋都偷吃了!”我拉住奶奶的手,着急地说:“奶奶,  相似文献   

18.
精彩天下     
《阅读与作文》2007,(8):51-51
有一个女人打高尔夫球,不小心把球打到附近的树林里.她便进树林里去找,看到一个青蛙掉到一个陷阱里,蹦不出来。青蛙对女人说:“你好,我其实是个神灵,如果你把我救出来,我可以满足你三个愿望。”女人把青蛙从陷阱里救了出来。  相似文献   

19.
宋金元时期是汉语与阿尔泰语接触融合的时期,其间汉语第二人称代词“你”在领属格的位置上,受阿尔泰语领属格辅音词尾-n的影响发生了鼻音音变,即“你”由[ni]-[nin],因而出现了借音字“恁”和新造字“您”。“您(恁)”与“你”功能的侧重点虽不相同,但二者还是有叠床架屋之嫌。元代以后,随着汉语受阿尔泰语影响的减弱,“您(恁)”作为第二人称代词其使用的区域范围逐渐缩小。现代汉语中,“您(恁)”没有能够进入到通语中去,只沉积在个别方言区,如山东鄄城、郓城、阳谷等地。  相似文献   

20.
谜语录     
张建权 《山西老年》2013,(2):34-34,63
1.有言为之客气,有水乃是清气,无言无水无气,眼前乌黑真气。(打一字)2.唤月不是月亮,像日不是太阳。(打一字)3.一人长得高,成天弓着腰。(打一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