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内在地包含着日常生活的理论旨趣和大众化的实践要求,日常生活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场域.要面向日常生活世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满足民生需求以巩固日常生活的本体论基础,丰富精神生活以提升日常生活的真理性内涵,把握信息社会以塑造日常生活的时代化形态.  相似文献   

2.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与大众文化结合起来,同时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适应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具有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解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解的不同观点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从适应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官方走向民间、从学术走向大众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解,可以肯定的是,代表中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质的规定性,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共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量的规定性。为此,我们应从群众需要视角、吸纳民间力量参与、立足日常生活创新理论传播方式、领导干部发挥示范作用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理解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在实践中能否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全面、准确地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要着力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化”两个方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包括理论的通俗化、宣传普及化、内化、转化.通俗化是前提,宣传普及化是中心内容,内化、转化是目的,其中,内化是解决信仰问题,转化是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通过网络文化与网络产品的渗透,身处网络时代,我们不能不树立全新的育人理念和思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根据网络特性,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宣传过程中网络语言的规范性和凝聚力,使网络成为弘扬和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精华,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振兴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透视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趋势。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展示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趋势。第三,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走向预示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过界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探析影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指标体系,它主要包括理论感染因素、主体源动因素、主体能动因素、外部推动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既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又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推者.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下,回顾经典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对象、路径、对策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一经产生,就会必然走向大众化.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过程,无论是开展研究,还是推动发展,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前提和把握其内在的科学规律.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固有品格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深入分析,提出:明确使命是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追求;以人为本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诉求;整体推进是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立足发展是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指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拥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在高校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社会、政府和高校要积极探索有效的载体和方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良好氛围的同时,让大学生真正掌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进步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三个鲜明特色,这就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呈现出实践特征、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基于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属性的理解,总结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可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实践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实践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保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我们要认真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挑战,着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业人才培养,关注民生问题,努力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依旧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国情,决定了研究当代中国农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而实现中国农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共享,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在当代中国,农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领域,农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大群体。没有农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应该遵循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紧紧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密切结合新农村建设实践,切实关注农民现实利益,以及语言形式的乡土化与传播手段的现代化相结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浅析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在宣传普及的内容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生活化;在宣传普及的形式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实现通俗化;在宣传普及的视野上,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实现全球化;在宣传普及的手段上,把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宣传手段结合起来,实现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正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其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并解决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为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魅力除了深邃的历史穿透力外,它更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动力.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地掌握群众,才能真正焕发出其变革客观世界的无穷力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如何掌握群众?那就是--深入浅出的宣传普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内容直接影响着大众化普及的效果,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就要不断地完善大众化普及的内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要全面把握和准确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容及要求,分析影响大众化普及内容变化的基本因素,积极开拓完善大众化普及内容的路径和方式,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不断地发展和跃升,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和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关注和改善民生相结合,与领导干部的"身教"相结合,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从客体角度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群众。从主体角度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人民群众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实践和群众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既坚持真理原则又坚持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如何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目前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进一步提供学理支撑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语言表达的通俗化、群众化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宣传形式的多样化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