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政治妥协是解决政治冲突和实现政治发展的重要手段,因而深刻理解和把握政治妥协的价值内涵、实现原则及其功能特别重要.政治妥协无论对于政治主体还是对于政治系统来讲,都具有着重要的价值,它的实现要求遵循政治宽容、双方互利和适度妥协原则.在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政治妥协不仅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化解矛盾冲突,而且有利于促进政治实践中共识性政治规则的达成.政治妥协在促成政治主体间信任与合作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化解政治系统的合法性危机,并推进其有效运作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传统意义上的政治观是以暴力冲突为特征的,通过强制力来整合政治冲突是政治系统的主要表现形态;现代意义上的政治观则是以非暴力方式整合政治冲突为主要特征,运用软力量整合政治体系的矛盾是其主要表现形态.因此,传统政治不承认政治冲突的合法性,而现代政治则承认政治冲突的合法性.两者的分野在于是否承认政治冲突,是否承认政治冲突的制度化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博弈论是分析和理解人们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以及人们之间利益与冲突、竞争与合作的强有力的现代工具,用于分析当代政治生活中的竞争与冲突也甚为恰当.若干经典博弈案例给政治妥协的模型颇多启发:对等冲突模式中的政治妥协模型,可以运用"斗鸡博弈"的有效策略选择;在强弱冲突模式中的政治妥协可以移植"智猪博弈"的纳什均衡;"囚徒困境"的案例从另一维度诠释了长期关系利于政治妥协的达成.  相似文献   

4.
论政治妥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万斌  罗维 《浙江学刊》2005,(1):62-69
政治妥协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共同体中,政治利益冲突的双方或各方,以社会共同体为念,以相互宽容为怀,依据共同认可的规则,通过彼此间利益的让渡来解决或暂时解决政治冲突的一种社会调节机制.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者从不泛泛反对政治妥协.政治妥协作为人类理性自觉的产物,作为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内蕴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体现着大原则的坚定性与具体策略设定的灵活性的统一.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现时代,政治妥协甚至成为化解冲突的普适性的机制,同时也提升着政治系统的现代性资质.当政治妥协成为一种普世性的价值选择时,社会稳定、人类和平的梦想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5.
国际冲突是国际政治的本质,是国际社会中一个敏感性的话题,国际冲突也一直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关键课题,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国际冲突的频繁化与复杂化。本文通过借鉴国际冲突相关的科研成果,对国际冲突的概念、本质、导因等认识的基础之上,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倡导兼容并蓄、包容的文化与认知体系、维护各国家内部的政治的稳定来探讨国际冲突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霍秀媚 《探求》2004,4(6):6-11,66
日趋严峻的国际政治冲突凸现了世界各国文明进程的差异,特别是政治文明进程的差异,民族国家利益仍然是国际政治冲突的根源。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民族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时宏远 《南亚研究》2009,(3):91-101
由于在国家意识形态、世俗化、独立运动中各政党发挥作用的大小和选举制度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孟加拉国几个主要政党互不信任,彼此猜忌并经常发生政治冲突。这不仅使孟加拉国的政局难以实现稳定,经济发展受到制约,而且还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提供了可乘之机,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鉴于几个主要政党长期积累的矛盾较深,且难以在短期内化解,孟加拉国今后的政治冲突仍将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8.
当前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冲突事件并不能从根本上动摇中国政治统治的统一性和社会治理的有效性,中国的社会秩序总体上是稳定的.但是,中国目前的社会稳定是"刚性稳定",这种稳定以垄断政治权力为制度特征,以绝对管治秩序为表象,以国家暴力为基础,以控制社会意识和社会组织为手段.它缺乏制度弹性和韧度,忽视了内在的整合和发展转型的适应性要求.压力型体制下的各级政府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公平,忽视社会基本规则的建设和维护,从而导致政治合法性的快速流失.政治软权力的匮乏迫使当权者在面对社会力量的冲击时越来越依赖国家暴力.其结果是,政治体制用来维护自身生存和运行的成本越来越高,而支付成本的能力并不一定同步提高.从长远来看,一旦政治体制的维护成本超过其支付能力,就可能出现社会无序和冲突失控,"刚性稳定"就可能演变为"社会动荡".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社会动荡,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社会、司法、行政和政治改革,把社会冲突治理纳入法治轨道,使"刚性稳定"逐步转变成"韧性稳定".具有现实紧迫性和政治可行性的改革措施包括: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财富分配体制;建立县级政治分权;等等.  相似文献   

9.
在缅甸政治社会转型和若开邦地缘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之际,若开邦族群间的新一轮冲突呈现持续、扩散的特点,并产生了一系列的政治、安全等影响。族群间现实和历史中的冲突与仇恨,导致国内政治张力、国际社会的压力和地缘经济成本的增加。当前若开邦暴力冲突基本可控,但背后的矛盾还可能长期存在,需要各方有所防范。  相似文献   

10.
解读古吉拉特教派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教派冲突 ,始于 2 0 0 2年 2月末 ,至 5月中旬仍没有完全平息。此次冲突因死伤人数多、扩散速度快、涉及范围广和持续时间长 ,被称为自 1992年以来印度最严重的教派冲突 ,被印度总理瓦杰帕依称为“印度前额的黑记”和“印度的耻辱”。此次教派冲突给印度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对外关系均带来了负面影响 ,对于宗教团体之间 (特别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 )的团结和睦 ,更有着巨大的破坏作用。由于教派冲突涉及宗教传统、社会意识、政治发展、经济状况乃至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 ,加之印度巨大的地区差异 ,要对这次教派冲…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目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郑慧 《学习与探索》2003,3(5):30-34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目标,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政治发展使中国政治本身呈现何种状态,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和境界。这样的战略目标既要适应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历史潮流,体现政治发展的本质特征,又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政治民主化、政治法治化、政治稳定化和政治意识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克罗茨纳赫笔记》构成了马克思超越政治理性、转向社会批判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私有财产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法国大革命大量材料的摘抄,马克思了解到:私有财产决定政治的历史演进以及内部结构;资产阶级代议制并不能实现人民主权,仅仅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形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构成现代政治矛盾的关键,它决定着现代社会发展的走向。马克思所取得的这些理论认识,促使他进一步把握到政治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缺陷,从而超越政治理性转向社会批判。  相似文献   

13.
施特劳斯政治哲学思想的基本精神在于其独特的隐微-显白论,这个理论揭示了哲学和社会之间的深层冲突以及由这种冲突导致的哲学写作的双重教诲特征。面对政治哲学的当代困境,施特劳斯试图通过重振古典政治哲学找回失落已久的古典文明理想。这种文明理想既有对政治现实的清醒认识,又不甘于沦入政治洞穴,因而矢志不移地通过哲学追问揭示政治的不完善性。  相似文献   

14.
政治发展是不同类型国家都面临的问题。我国政治发展目标是人民民主。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相比,中国政治发展在实践和理论层面上都存在一定滞后性,这需要从新中国60年的发展历程中进行反思。与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政治战略进攻”相比较,用“政治发展战略退却”来描述当今更为合适。政治战略进攻,脱离了中国社会历史现实和国情,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罗曼蒂克式的政治发展;从浪漫主义的政治发展经过改革、退却到不合格的不完全的社会主义政治,是一种趋向于现实主义的政治发展;从多元政治主体关系中谋求以社会主义政治为主导和定向的政治变迁,是一种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和合主义的中国式的政治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吕嘉 《学习与探索》2002,1(5):31-37
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意义不在于系统介绍有关政治现象的各类知识 ,而在于通过探讨、论述政治学研究的目的、对象、方法及基本范畴 ,为研究现实政治提供正确的理论与方法。基于人类政治需要及政治规律的特殊性质 ,政治学的研究目的应是正确认识人民根本利益 ,即具有二重性的社会共同利益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是涉及二重性社会共同利益的所有社会生活领域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既需要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 ,也需要哲学的形而上思维 ;同时 ,政治学研究也相应需要新的概念工具 :政治需要、二重性社会共同利益、政治真理、政治规律等  相似文献   

16.
文明冲突论与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华 《学术交流》2006,(5):173-177
文明冲突论昭示了当代世界发生的文化冲突无不直接或间接体现出国家或民族经济政治利益的主导性。文化冲突的实质是文化的民族性冲突和文化的时代性冲突。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明的冲突”的深远影响,努力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努力实现中国当代文化的世界化。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台湾社会政治文化经历了结构性的变迁,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台湾本土政治文化的关系结构发生了转变。这种政治文化结构的改变是伴随政治转型的发生而完成的。政治转型初期政党竞争的方式及其对社会的政治宣传,将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党之间的敌视心态与对抗方式传递给社会,使台湾社会出现"争议政治",凸显其冲突性政治文化的特征。冲突性政治文化的加剧最终势必摧毁台湾的政治发展,故政治文化的改造问题须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8.
Identity is the “sameness” and belonging of identification. In a real sense, cultural identity is often related to ethno-cultural identity, while politic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are more often inseparable. Cultural identity lays particular stress on the group destiny of a people or ethnic group from which its members cannot withdraw. Political identity, on the other hand, highlights the subjective values and intentions chosen, judged and assessed by the members of society. Since modern times, politics, as the surface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has demonstrated increasingly serious conflict and perplexity, and the decline of the political identity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 common social phenomenon. Considering the high complementarity and the mutual stimulation between cultural identity and political identity, we should take cultural identity as the pivot for our entry into the actual practice of community politics,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making interest adjustments, and intensifying the community members’ sense of belonging. These are exceptionally meaningful for strengthening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a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9.
Youth, unemployment and political marginalis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being unemployed on political marginalisation among young people. Are unemployed youth politically marginalised compared with employed youth? Is the impact of unemployment on political marginalisation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lfare state? Based on Marshall’s concept of social citizenry, and Esping‐Andersen’s theory of decommodification politics, the impact of unemployment on political marginalisation was expected to be least in the most‐developed welfare states. In these countries, welfare policies were expected to counteract marginalisation among the unemployed. The analyses were based on the Eurobarometer survey Young Europeans from 1990. Three aspects of political marginalisation were investigated: political confidence, political interest and political extremism. Unemployed youth express less confidence in politics, they talk less about politics and they more frequently support revolutionary political ideas, compared with employed youth. The greatest difference in political confidence between unemployed and employed is found in Great Britain, while Italy represents a deviant case where the unemployed have more confidence than the employ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lfare state does not appear to be a crucial factor for political confidence among the unemployed.  相似文献   

20.
认同是“同一性”及身份的归属。在现实性上,文化认同往往与民族认同联系在一起,政治认同则与国家认同如影随形。文化认同侧重的是民族成员不可退出的族属命运,政治认同则凸显了社会成员选择和判断的主观意旨。近代以降,悬浮在社会结构表层的政治因时代特征的变化而显现出不断加深的矛盾和困惑,政治认同的现实式微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鉴于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之间高度的互补性和相互促进性,以文化认同为支点切入共同体政治的实际,带动制度创新、进行利益调适、强化身份归属,对共同体政治认同的强化格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