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通过分析完善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对优化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抑制公司董事等高层的恣意及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必要性,提出了扩大股东派生诉讼原告的范围、简化股东派生诉讼的前置程序及合理收取诉讼费用等相关措施,以利于今后我国法治建设和公司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股东代表诉讼是少数股东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现代公司法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该项制度在我国经过逐步的探索,终于在2005年新修订通过的<公司法>中以法律的形式得到正式的确立.但<公司法>第152条规定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过于原则简单,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必须从诉讼费用、公司的法律地位、原告的补偿权、被告的范围、诉讼的管辖、诉讼的担保、诉讼的前置程序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股东派生诉讼的理性选择及其制度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因其周全保护公司利益免受不正当侵害、并最终保护股东利益的功能为各国公司法普遍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该制度的立法缺漏以及司法实践中此类案件的不断出现亟须构建我国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笔者从法理基础探寻了股东派生诉讼的正当性,界定了股东诉权的性质,梳理了股东派生诉讼的主体资格条件,分析了公司的诉讼地位,厘定了诉讼费用担保和诉讼费用承担方式,对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立法建构和司法实践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公司利益受到侵害,而公司怠于行使权利时,通过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可以有效地维护中小股东及公司的权益,实现公司的有效治理。基于此,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被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本文通过对以日本商法典为中心的各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中的新修订和有关具体制度进行评析,从而建立和完善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5.
论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的诉讼地位、诉讼权利和义务、诉讼结果中公司利益等问题的研究,对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且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日本公司法制现代化中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标榜为“公司法制现代化”的日本新公司法于2005年7月26日正式颁布,并于2006年5月开始实施。在推进公司法制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日本新公司法就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资格要件、股东代表诉讼被告范围的扩大、公司不提起诉讼理由的书面说明以及公司并购重组中的股东代表诉讼作了新的规定。日本公司法的这些最新变化对中国新公司法所确立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股东代表诉讼是与股东直接诉讼相对应的制度,也称作间接诉权。着重关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价值,提出其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行机制,保护公司的利益。分析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价值的实现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只有在这些限制要求的范围内操作,才能反过来更好地实现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8.
股东派生诉讼的存在为股东保护自己合法的利益提供了路径,但同时也为恶意的股东滥用诉讼损害公司的利益打开了方便之门。因此,一套股东派生诉讼的制约机制是必要的。本文对股东派生诉讼的前置程序、诉讼费用担保制度、法官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制约,败诉股东的赔偿责任等制约机制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同时对我国构建该项制度提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司法》于2005年引进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这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在理论上还存在争议,本文结合我国实际从法理的角度,对股东代表诉讼的概念、产生、理论依据等问题进行探讨,挖掘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应然价值,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构建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股东利益的保护是现代公司法的最高价值取向。为了实现对股东权益更为完备的保护,笔者主张在股东直接诉讼之外,引进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本文仅就股东派生诉讼的主体,前置程序及诉讼费用担保等几个关于建构派生诉讼制度的基本问题进行检讨,以期对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构建略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执政为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现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代表先进的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实现执政为民的一个重要方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执政为民的出发点和归宿.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就要从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尤其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方面去实现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2.
"言不尽意":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言不尽意"的逻辑起点在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中国古代哲人提出"与道为一"、"忘"与"游"的人生诗意栖居理想和大量涉及"言"意"关系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言不尽意"论始终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它影响到中国诗学,就逐渐形成了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言不尽意"突出了中国诗学的超越精神.它强调,一般的言语,不是从胸臆流出,是非本真之言说,是不可取的,是必须要超越的.同时,它提倡大道之言、本真之言、从胸臆自然流出之言.它主张超越非本真言语而达于"微言"妙象"的本真言说以尽意.同时,它准确描述了中国之"诗"的语言与深层意蕴之间的虚实互补的审美特征,并从语言与意义的关系的角度提出了中国之"诗"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审美标准.作为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言不尽意"彰显了中国诗学的独特性,揭示了中国诗学言说的总体特征整体性、体验性、直观性等的实质,概括了中国之"诗"的创作观念、创作实绩及审美接受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线索.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中国传统环境艺术的美学观念是一个大课题,但发现其中存在一个“怪圈”——“圆”.圆的意识、圆的意味、圆的意蕴,始终贯穿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积淀与思维行为模式中.于是,传统的文化艺术以至环境艺术中,无不执着地体现出圆的形式,更多的是圆的意蕴.  相似文献   

14.
出于对当时哲学现状的不满,海德格尔重新界定了哲学。他根据"问题体验"区分了"理论的东西"与"前理论的东西",认为哲学真正的研究对象是"前理论的东西";而要考察"前理论的东西"就要摒弃"普遍化"方法而采用"形式指引"方法。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提出了"实际性的解释学现象学",这是对狄尔泰的生命哲学和胡塞尔现象学的超越,但"形式指引"作为一种方法也不可避免地带有理论化特征,因而最终为海德格尔所放弃。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心中的“天下”观念渐渐改变,“国家”观念渐渐兴起。与此同时,中国“南”“北”之间的无形界线渐渐浮现。这种分际在“庚子之乱”中由隐而显,也投射在想象与虚构层面的小说叙述中。清末小说对“庚子之乱”的叙述,不仅呈现了这种南北之间的对立,更重要的是,其叙写姿态的变化中王朝的意识形态已潜在崩解;小说在痛定思痛之时,叙述逻辑中已有意无意间使传统道统式微,救赎期待被转向海外,求变思维豁显;传统的循环世界观消退,线性时间观念在想象领域的叙述逻辑中开始登场。在此过程中,“华洋之辨”消失,全球视野出现,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在叙述逻辑上已被虚位以待。  相似文献   

16.
我国选举制度中存在的"四分之一选举权"问题,是一种明显的不平等待遇,亟待进行相应的制度变革.具体的解决方案包括"选举权平等""直接选举""科学划分选区"和"人大代表职业化"等.  相似文献   

17.
张载的“道”指的是气化,这与二程的理相差很大,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观点。也正是在这一独特思想的基础上,张载提出了其负的理一分殊的体用论。张载认为,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负的理一分殊);在张载看来,一旦走出“形不形”之关节点,所形成的“天地法象”“万物形色”,都只不过是神之糟粕而已。张载进一步认为,虽然万物形色为糟粕,但它实是太虚本体的藏身之地;只要在糟粕上点睛以太虚本体,则糟粕即转化为精华。  相似文献   

18.
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内部公道的研究对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系到企业的繁荣及可持续发展。企业内部公道的基本内容包括公心、公开、公正、公平四个紧密相联的方面。公心是公道的思想基础,是公道的“初始境况”;公开是公道的先决条件,为企业内部公道的展示提供自由的空间;公正是公道的有效手段,体现了企业内部公道所要求的人人平等;公平是公道的最终目的。文章正是基于这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内部打造公道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时势危机促使国人关注西北。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开发经由朝野互动,最终演变成中心与边缘关系的重建,其最终目标仍是指向国家生存和复兴。它依赖的路径则是在中心与边缘的身份认同中通过文明与野蛮的界定,尤其是通过把“野蛮”标注于西北的具体人物阶层,使作为文明的代表者、阐释者的中央获得了无上的威权,使中央威权能在地方重建。这也是传统的经营边疆的政治手法在近代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的再次回归。  相似文献   

20.
无论从武术实践还是从武术理论的角度看,“形神”在武术套路中所占的地位都是极其重要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阐述了“以形写神”、“以形写形”、“写意传神”是武术套路“形神论”的三种美学特征和不同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