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写"恶魔"般母亲、审视丑陋母爱的主题,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的另类现象。此类现象体现在许多女性作家特别是女性意识更为自觉的张爱玲的创作文本中,构成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审视这一"反母爱"主题,可以发现其蕴有丰富的社会、人性、历史内涵和提升女性文学价值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翟瑞青 《东岳论丛》2006,27(5):191-192
20世纪,在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母爱情感世界在人性层面和文化层面得到了充分展示,成为文学中的重要表现母题。现代作家在积极肯定女性在人类发展史上的生育价值和在传承文明、塑造人格方面无法取代的作用,展现母爱情感对儿童生长和发育重要性的同时,又深刻揭示了母爱情感所受到的传统文化和政治话语的制约。实际上母爱还在很大程度上潜在地影响着作家创作风格的形成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3.
母爱缺失是情感教育中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指的是失去母亲而得不到母爱的状态,也指由于母爱教育疏漏而形成孩子与母亲之间的精神交流断层。在母爱缺失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或多或少有一些性格问题,沟通、社交障碍或者青春叛逆期延长等,都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忧患,所以研究母爱缺失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王朔和余华两位作家创作为例,分析造成他们母爱缺失的原因,以及他们性格成熟后对母爱的追寻;探讨他们成长过程中在母爱缺失环境下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创作的影响,从情感教育的角度进一步阐释母爱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家 ,是一个古老话题 ,因其具有永恒不息的生命力 ,被视为不可动摇的神话。 2 0世纪的中国女性文学 ,从它被催生的那一刻起 ,就和家发生了自然而又根深蒂固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部 2 0世纪女性文学史 ,就是历代女作家用色彩纷呈的笔描绘出来的一幅幅和家有关系的时代故事 ,女性文学的价值起源 ,沿着家发源的流脉 ,蜿蜒曲折地向前发展。家 ,由此构成了女性文学的一条根 ,在这条根系上生长发育出来的情感话题是母爱、婚姻、事业、爱情、革命、女性角色定位等等。直到 80年代中期以后 ,家观念的强大影响才开始在女性文学文本中逐渐冲淡或消隐。  相似文献   

5.
《最蓝的眼睛》描写了一群处于边缘的黑人女孩,在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浸染的社会中如何成长。克劳蒂亚姐妹在母爱的关怀下健康成长;佩科拉却在扭曲的母爱中艰难成长,最后迷失了自己,酿成悲剧。作品揭示了母爱在维系母女之间的情感纽带、维护与传承黑人文化传统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文章还探讨了亲生母爱与社区母爱在黑人女性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翟瑞青 《齐鲁学刊》2006,(5):99-102
母爱作为童年经验的源头对现代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现代作家不仅直接书写自己的母亲,而且撰写了大量以母爱为基调的作品,他们的创作从作品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审美情感的表达、艺术表现的特点等方面,都与童年时期对母亲的印象和所受母爱的影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而使其创作呈现出鲜明而独特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7.
以对传统女性文学"闺怨"模式的戏仿,对婚姻场景中男性视角叙述的反讽,以及对母爱主题的复调观照,凌叔华在其小说集《花之寺》中实现了对五四新女性神话的消解.通过对文本的叙事分析,本文阐述了凌叔华小说以其客观化叙述策略对五四主流意识形态实行的暗中颠覆.  相似文献   

8.
从女性主义视角透视云南民族多元文化背景下妇女的生育健康赵捷张团仙古往今来,在伦理上母爱是一种道德,它贯穿女性人生的始终;在文化上母爱是一系列生育习俗、制度、抽象化的符号和精神。本文拟透过女性主义的视角,探讨传统母爱对妇女生育健康①来说意味着什么?它对...  相似文献   

9.
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母性认识和母亲形象塑造与他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初期创作阶段对母亲和母爱讳莫如深,中期创作阶段对母亲和母爱渴慕向往,后期创作阶段对母亲及母爱极尽讴歌与赞美之能事。从不同的创作阶段可以明显地看出作家的认识在不断地变化,由此使作品中塑造的母亲形象也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母亲身份和母亲形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运动最为关注的议题之一。激进主义女性主义认为母亲身份是父权制文化强加在女性身上的一种角色,由此拒绝母亲身份,也因此否定冰心的母爱文学。女性主义神学则从另一向度发掘母亲在父权制话语下所具有的内在价值,从而肯定母亲身份。从女性主义神学的角度探讨冰心笔下的母亲内涵,冰心的母亲观与女性主义神学对母亲身份的探索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1.
虹影小说中有一个特殊情结———追寻。这种追寻体现在生命、情感和道德诸方面,其中情感追寻中的母爱追寻和性爱追寻最具感染力。这种追寻总是与强烈的欲望相消长而使人物性格与命运沉浮其中。与其他作家的创作有所不同,虹影的追寻是通过某种缺失表现出来的。通过母爱和性爱的缺失来表现情感的渴望和生命的欲望以及不能得之后所导致的性格变异和畸形的反抗,从而达到呼唤母爱、渴盼性爱,实现人类之爱的目的。作品中的众多女性,不管外表是柔弱的还是刚强的,骨子里都透着一种坚韧和宁死不屈从于生活的反抗精神。她们的反叛源自于对生活的不满足和女性主义理想的失落,反抗的方式多种多样,而结局却往往是灰色的。她们在欲望中沉浮,却找不到情感的真正归宿。  相似文献   

12.
梁惠娟 《河北学刊》2001,21(2):50-54
文学的演进,在某种意义上乃是人性不断争取和扩大自由的过程.而时于女性来说,人性的争取首先是主体意识的觉醒。五四时期,我国第一批女散文家登上文坛.她们重返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争得做人的权利。“爱情”作为代表人类最强烈、最个人化的情感,被极热切地给予强调与凸现。自然、童心、母爱成为女作家们的心灵依凭和慰藉。然而顽固强大的社会封建势力,使她们很快陷入“梦醒了无路可以走”的茫然痛苦之中.  相似文献   

13.
冰心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最著名的女作家,她以独特的风格和非凡的成就雄踞“五四”文坛,成为新文学杰出的开拓者之一,为新文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冰心的早期作品,不仅能领略她那清丽、温婉、典雅、飘逸的独特风采,更能强烈地感受充溢作品中的那缕缕不绝的“爱”的情思——她竭力宣扬的“爱的哲学”.母爱、童心、自然是其“爱的哲学”的三大组成部分.冰心不厌其烦地反复颂扬母爱、放歌童真、礼赞自然,奏出了一曲曲“爱”的和弦曲,而其中对母爱的颂扬尤为鲜明热忱,尤为淋漓尽致,使冰心成为新文学史上抒写母爱最多,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  相似文献   

14.
悼慈母     
马德 《家庭科技》2014,(4):17-17
有一种爱被世人所赞颂,有一种爱让人牵肠挂肚,有一种爱使人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它所带来的温暖,这就是母爱。  相似文献   

15.
程小娟 《兰州学刊》2009,(10):188-190
论及冰心的作品,人们多谈论其“母爱”“自然”,却对其基督教观念颇多争议。事实上,冰心的基督教观念,尤其是其爱的、创造者的上帝观是她“母爱”和“自然”观念的终极依据,忽略了这一点,也就难以深刻领会冰心作品中巨大的激情和力量。  相似文献   

16.
清晨的忠告     
没有什么比母爱更深沉,没有什么比母爱更长久,母亲无私的爱一次次让我感动。然而,在我将步入中年时,清晨,母亲一记震聋发聩的忠告,让我又一次体会到没有什么比母爱更清醒。 3月的一个清晨,窗外细雨如丝。嗜睡的我还在迷迷糊糊地昏睡。“砰砰!”一阵敲门声把我惊醒。“谁啊?”  相似文献   

17.
在战争背景下,三四十年代现代作家笔下的母爱书写与二十年代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出现了多维度、多元化趋势.已经不是二十年代作家笔下至纯至真母爱主题的极度张扬,而是揭示母亲极具社会性的复杂一面,出现了积极进取、努力摆脱现实命运的母亲形象,并出现了一大批"革命母亲".圣母形象逐渐消失,人性恶的一面彰显出来.革命女性作家尽管将更多的笔墨泼洒在全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解放上,女性的内审意识开始弱化,但是也难掩她们作为母亲内心的悲戚与哀伤.  相似文献   

18.
大爱无涯——冰心的写作境界与审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心提出的“爱的哲学”,是从人道主义精神出发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设想,她基于这一哲学底蕴的文学创作,是从道德层次切入时代人生的理想探索。这虽然带有空想色彩,但在文学和文化人类学意义上,具有启迪人的主体意识,增进人的社会感和完善并引领人性的进步意义。其饱蓄人文情怀的母爱礼赞,表现了热爱生命与自由的深远内涵,是女性自我回归后对人类生命本体的深切关注,亦成为女性文化建设的典范性尝试。将礼赞母亲、珍视童真、皈依自然三者有机联接的审美形态,反映了冰心文学世界的内在逻辑,喻示了其爱的精神所通连的深广天地,而她独特的文体创造,则是实现其意识的社会化、表现爱的理想境界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参差对照"是张爱玲的写作观,这种对照的写法在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中也得到圆满体现.<小团圆>的题目和内容是爱和幻灭的对照,整篇小说都是围绕九莉"万转千回"地寻求爱和一次次爱的破灭写就的.九莉对爱的渴求源于母爱的匮乏,爱的幻灭源于对母爱的幻灭.正是在疏离紧张的母女关系下,九莉才会有自我的分裂和冲突,才会对爱一边呼唤、一边绝望.<小团圆>就是一出母女冲突下的"对照记".  相似文献   

20.
姜蕾  陈晓芳 《理论界》2011,(12):92-93
人文主义思想在西方文学领域是一个有意义的文学命题,有其产生的特定的艺术土壤和社会文化背景。人文主义文学强调对人的关注,探讨人的本质和人类生存的意义。人文主义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在古代、近代、现代和后现代不同文学阶段展现了不同的文学风貌,本文旨在整理现代时期人文文学的发展脉络和阶段特色,研究人文主义思想对于该文学发展阶段的各个主要文学流派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