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人街的发展见证了华人在海外的奋斗历程,同时也为保留和传播中国文化发挥过或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唐人街的发展,与新中国的日益强盛,国际地位的提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在加拿大生活多年,有一件事给我留下很深印象,也让我体验了一次维护自身权益的斗争,进一步懂得了“忍气吞声”不是德。下面就是这个真实故事的始末。 老板一骗再骗 当时我在加拿大东部城市蒙特利  相似文献   

3.
七嘴八舌     
《老年人》2005,(3)
醒 世通 言不再当舅舅⊙肖春辉 52岁 的 史 某 有6 个 姐 姐,14个外甥和外甥女。不久前,史某去喝大姐的生日酒,当着众亲友的面郑重地说,今后不再当小辈们的舅舅,对姐姐们也只作一般亲戚来往。 素 来 的 习 俗 就 是 娘 亲 舅大,史某为何“不再当舅舅”呢?原因是“红包”负担过重!他说,就因为自己是舅舅,每逢过年过节,或晚辈结婚,他都要给“红包”。有时实在没钱送礼 ,只 好把 口粮 卖掉 ,换得钱来撑面子。“红包”压得他抬不起头,日子过得窝囊。 史某“不再当舅舅”,实在是 迫不得 已,莫 可奈何 ,引人深思。 警 世恒 言 “政绩广告”的背后…  相似文献   

4.
很多年以前,纽约唐人街街头一个算命先生曾经告诉骆家辉的父亲,他的|儿子中有—个人将会成为著名人物。当时骆家辉的父亲说:“出名?开玩笑!他是—个美国的华人,怎么可能成为著名人物呢?”  相似文献   

5.
丛飞,深圳市著名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10年里,他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捐钱捐物近300万元,成为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好人”,今年四月被查出患有晚期胃癌的时候,竟然连给自己看病的钱都拿不出来。从那时起,丛飞开始受到人们的尊敬,也受到当地干部、媒体记者的经常拜访和关注;人们纷纷为他捐款,医院也决定免收他的治疗费。深圳团市委也启动了“丛飞爱心助学基金”,接下他的爱心接力棒;2005年11月20日的中华慈善大会上,民政部授予丛飞“中华慈善奖”;11月21日,话剧《好人丛飞》在北京首演。…  相似文献   

6.
臧悦 《老人天地》2010,(1):32-33
“你的办法不错,但我的主意比你的更好。不信咱们就走着瞧”。这就是我的加拿大房东——一个倔老头抬杠时常对我说的话。这加拿大老爷子性子是倔,但为人还是非常和蔼可亲的。就算是倔起来的时候也带着些许孩子的稚气。他抱着肩膀或双手叉腰,脸上的皱纹随着他表情的变化倔出一条条小沟,北高加索人特有的高眉骨衬着一双不屑的蓝眼睛,满眼全是“你那玩意说的不对!”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侯俐  张漓 《中外书摘》2009,(10):68-71
整个法瑞瑟河谷每一英尺的铁路下都埋葬着一个中国人 1880年6月至1887年7月间,有2.5万名中国人来到加拿大,占当时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他们主要来自五邑。招募中国劳工一般是由华商承包,最主要的承包商是台山人李天沛,他也是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中国劳工的主要承包商。他与同乡族人、维多利亚广安隆商号的李枯芹、  相似文献   

8.
瑞士军刀始创于1884年,它的创始人卡尔·埃森纳为纪念自己的母亲,就用母亲的名字“维多利亚”注册成了商标,瑞士军刀因此也被世人称为“维氏军刀”。1918年,58岁的卡尔·埃森纳去世了,他把产业留给了两个儿子卡尔·埃森纳二世和爱德华·埃森纳。就是在这个时候,两个儿子携维氏军刀挺进美国,并且让其迅速壮大起来。  相似文献   

9.
《城市》1992,(4)
小的时候,知道世界上有个国家叫加拿大。加拿大有个白求恩。白求恩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了,可那个加拿大呢,只知道在地球的那一边,在我们的脚底下.其它的除了书上介绍的外,就知之不多了。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竟然也可以不远万里。横跨太平洋,直飞加拿大。在加拿大我住在多伦多。“多伦多”是印第安语,早在三百多年前就有了,原意是“相会的地方”。那时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在这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赶街     
《中外书摘》2011,(5):81-82
“值一头猪钱。” “值一升米钱。” “还值不得一个犁头钱。” 这些在云南街子上经常听到的话语,反映出另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把“猪”和“米”作为当地交易的等价物,同时也说明“猪”或者“米”在当地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穷游世界,乖乖女的“逆天”之举 1988年,陈梦婷出生在浙江丽水云和县,当地层层叠叠、绚丽多姿的梯田闻名全国.从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她一直从事医务工作,人生的前25年是听父母话的乖乖女,生活得循规蹈矩,四平八稳.但数年枯燥的工作,也为陈梦婷后来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2.
我“潜伏”在父亲的朋友圈,不仅更加了解了父亲的生活,还成功地帮父亲做了一回“投资顾问”,我偷偷地快乐着,幸福着,也骄傲着. 自从教会父亲玩微信后,他的生活一下子忙碌起来.看着他每天抱着手机,不是传图片,就是发感慨,要不就是对着微信说个不停,还时不时“呵呵呵”地笑出声,日子充实又快乐.我见了,一半高兴,一半担忧,高兴的是,退休后的父亲一直郁郁寡欢,现在有了寄托,他心情好了许多;担心的是,现在的网络诈骗层出不穷,万一交上个不良网友,被人骗去钱财就不好了.思来想去,我决定当一回“卧底”,“潜伏”进父亲的朋友圈,看他每天都忙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金凤 《老人天地》2013,(6):46-47
因为60岁的母亲一句无意的感叹,29岁的儿子把全年的假期攒在一起,带着母亲用1.2万元游了8个国家。带着妈妈“攒假游”黄杨大学毕业后进人当地一家大型国企工作。他和父母住在一起,生活平淡安详。一天,电视上一则“背包客走天下”的新闻引得母亲大发感慨:“背包客真潇洒啊。我想去也没有人陪啊。”  相似文献   

14.
学者——爱国的志士取得文凭以后,纳忠便进入爱大的研究院继续进修伊斯兰教史.又是三个春秋过去了,忍着与亲人别离的痛苦,忍着在异国生活的寂寞,他刻苦地学习着.他不仅在研究院里钻研了伊斯兰教史,而且还系统地学习了阿拉伯古代史和世界史.可是,就在他不断地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继续进行开拓的时候,一封家信却使他不得不放弃学习,立即返回祖国. 临行前,纳忠又一次来到尼罗河边,向滔滔的河水以及大河两岸勤劳的人民辞别.  相似文献   

15.
谈猫色变     
老舍先生爱花.也爱猫。在老舍先生看来,两者都蕴蓄着无与伦比的情趣美,都能给他的生活带来生气与欢乐。“为情而造文”,他的“猫”,虽说“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可“比谁都温柔可亲”.尤其是稚态可掬的小猫,“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然而又勇猛:“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下。”所以猫儿一时任性,“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  相似文献   

16.
段美婷 《职业时空》2008,4(1):114-115
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是财富急剧增长、版图不断拓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英国社会的思想体系也凝聚起来了,形成了反映中产阶级价值观念和社会态度的“维多利亚精神”。他们反对纵欲,提倡道德和秩序,推崇勤奋、节俭、自助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妇女应该有道德诚实、宗教虔诚、循规蹈矩、忠于家庭的美德。  相似文献   

17.
全庸英雄童话美“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凡是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用这句话来形容他的影响力并不为过。金庸把鲜明的现代意识寓于古雅、准确、简洁的语言之中,一洗传统通俗小说的晦涩、荒诞神怪、陈词滥调的颓势。金庸小说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18.
J 《中国社会导刊》2002,(9):50-52
我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个摇滚乐队的主唱一边看着母亲为自己洗涮昨天的碗筷,一边不屑地叫嚷:“我从不做这种重复的事情。”J绝不这样,尽管他也很有思想,也是他们那个乐队的主唱。那个乐队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初”。很纯净的感觉,和摇滚的动荡相呼应,有点禅宗的意味。名字是J起的,其实他的文化水平不高,只有中技。 J有很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朋友,甚至包括刑满释放的,他对他们很好,时常照顾他们或被他们照顾,当然,他也通过他们发泄对生活的爱或恨。因此,J对生活和音乐都有些自己的看法。像他这样热爱着摇滚和生活的人在北京有太多太多,有些可能一辈子都不为人知,和那些虽然称为地下但却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的乐队比起来,我想他们只能称为“地下之下”。他们摇摆着,他们唱着,他们在泥里和土里扎扎实实地生存着  相似文献   

19.
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丛林中的都市人,都有一个瓜果飘香的绿色农场梦,但受条件限制,往往只能在家中或办公室里种盆栽、养小鱼“过把瘾”.可一旦忘记浇水喂食,或出差几天不打理,它们就会“死于非命”. 广州白领杨辉从中发现商机,打造出一种“鱼菜共生”的生态盒装农场:绿叶蔬菜下面养鱼,不用土,不浇水,不施化肥和农药,4平方米面积培育出的果蔬和鲜鱼,足够一家三口吃,而且都是纯天然的健康食品!在助人圆“都市农耕梦”的同时,他也大赚500万元……  相似文献   

20.
美国最早的华人移民社区——唐人街,出现于19世纪末,它是美国历史上西海岸反华运动和1882年联邦政府排华法案产生的直接结果。在随后的发展中,唐人街逐渐形成了它鲜明的族裔文化和经济特色,赢得了早期华人移民的认同,成为美国最具特色的族裔聚居区之一。在过去的30多年间,伴随着华裔人口的迅速增长和新移民人数的不断增加,美国华人移民社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传统的东西海岸华人聚居城市及其他城市中涌现出许多与唐人街有着质的差别的新华人聚居区,纽约市的法拉盛社区和洛杉矶地区的蒙特利公园市就是其中的典型。当今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成为目前移民社会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族裔资本为中心”的解释性框架,可以尝试解释“美国华人移民社区转型”的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