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初,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即将发生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国共产党即将登上执政的历史大舞台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务必"的思想."两个务必"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政治品格和优良作风,它影响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今天,我们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再次学习"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深深地感到,"两个务必"对于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继续保持先进性、在新的历史考验中不断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他意味深长地对周恩来说,“进京赶考去”。才思敏捷的周恩来风度潇洒,深有同感地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与周恩来把进北京执政比作“赶考”,他们的心声已经表明共产党人接管城市执掌政权的方针,“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而不能象李自成进京,一进城就变了。 毛泽东进城掌握全国政权以后,怎么样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值此毛泽东诞生一百周年即  相似文献   

3.
语录牌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  相似文献   

4.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形成的优良作风锻造了牢不可破的党群关系,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随着中国革命局势的胜利发展,我们党即将掌握全国政权成为执政党,党中央和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经受住执政考验是党面临的全新的历史性课题,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提出"两个务必"。然而和平年代,太平盛世,一个政党最需要警惕的是腐败、享乐之习一点点侵蚀我们的优良作风,现实中党内一些干部确有许多不良风气。执政党清醒的权力认知,使党必须再度聚焦作风建设来凝聚中国人们的力量。在新时期、新阶段贯彻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作为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着力点,从而夯实执政之基、获得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的重要讲话,振聋发聩,向全党申明:继往开来新的历史起点,我国基本国情和党的历史方位,机遇与挑战同在的复杂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呼唤我们牢记“两个务必”;胡锦涛同志西柏坡之行,寓意深远,向世人昭示:“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永远不变的党魂,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永远不变的民魂。  相似文献   

6.
一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艰苦奋斗思想是我们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史上的璀灿的瑰宝。他们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 ,根据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 ,结合如火如荼的实践斗争 ,对艰苦奋斗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思考和理论阐述。其深刻内涵在继承中发展 ,又在发展中创新。(一 )毛泽东 :从“艰苦斗争”到“两个务必”再到“勤俭建国”方针的确立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 ,是我们党保护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永葆蓬勃生机的不竭源泉。 192 8年 11月 ,毛泽东…  相似文献   

7.
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是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的重要内容 ,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也是党风兼政建设的主要方面。在新的历史阶段 ,发扬党的“两个务必”的优良传统作风同增强党的拒腐防变的能力、执政能力和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 ,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有效途径。一、“两个务必”精神是增强党的拒腐防变能力的法宝1、“两个务必”是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中国数千年历史中 ,历代王朝的兴衰更迭、社会的治乱变迁无不遵循着内在的规律性 ,“滋生骄逸之端 ,必践危亡之地”,“忧劳可以兴国 ,…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不断把握历史主动、创造历史新篇的恢弘史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把握历史主动,需要我们在深化历史认知、总结历史经验、坚定历史自信中丰富历史智慧,在胸怀“两个大局”、把握“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中洞悉历史大势,在固本筑基、守正创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牢记“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实践中保持历史清醒,推动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以更强的历史主动创造新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9.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在讲到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提出,要在广大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和青年中,加强祖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的教育。这一指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党历来重视对近百年来的中国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就曾把认真学习历史知识作为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他强调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后来,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在论述党的建设问题时,又把对中国的历史状况、社会状况和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的深刻了解,作为衡量我们党的成熟程度和干部、党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著名报告中,把不认真研究中国历史作为一种极坏的作风。他指出:“不论是近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非常明确地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的智慧的结晶”。这就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走过 80年历程的前夕,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站在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高度,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时代特征 ,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和指导原则。 一、“三个代表”思想对党的先进性做出了新的概括 党的先进性是关系到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根本问题。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贯重视保持和发扬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先进性,始终坚持继承和发扬中…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和建设历史上,人民群众始终是伟大的主力军,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领袖们更是充分地估计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并谆谆告诫:“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了。”邓小平同志也告诉我们:“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  相似文献   

13.
<正> (一) 陈云同志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我们党从来就十分重视自身的作风建设,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作风,主要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党的三大作风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原则的具体反映,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它是我们党团结人民、战胜敌人的锐利武器,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的三大作风是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由毛泽东同志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和培育的,是在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自觉地保持和发扬三大作风,终于战胜了一切困难,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毛泽东对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做了前瞻性思考和初步实践。他及时提出“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要求纯洁党的队伍,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实行反“和平演变”战略,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等等。新时期,这些探索与实践对保持党的先进性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个务必”遵循着辩证的历史逻辑:源于对历史过往的深刻借鉴,基于对现实形势的准确把握,成于对未来发展的科学预见,是历史省思、现实关照与未来指向的辩证统一;“三个务必”蕴含着深刻的实践要求:牢记初心使命以夯实思想根基,保持谦虚奋斗以加强作风保障,锻造斗争本领以涵养实践动力,是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纪律作风与实践本领要求的有机结合;“三个务必”凝聚着丰富的时代价值:是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16.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同志就远见卓识地告诫全党:在革命夺取全国胜利以后,要预防四种“情绪”的生长;要预防我们一些共产党人在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攻击面前打败仗;要牢记两个“务必”。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再次强调指出:“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党的活动同广大人民利害得失关系极大,而这种地位又很容易使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产生  相似文献   

17.
坚持“两个务必”,必须在各级机关牢固树立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必须在各级机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重新修订的新《党章》在总纲中开宗明义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这一性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全体党员通过认真、求实、创新的精神去体现。同时,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重温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关于全党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面地总结了我们党六十年来特别是建国三十二年来的历史经验,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功绩和错误,科学地阐明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及其活的灵魂,扼要地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决议》并庄严地号召我们“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我们党的理论”;同时,胡耀邦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也要求我们善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推向前进,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职责。今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不可逆转地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党内外经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地想到毛泽东同志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想到毛泽东同志关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巨大成就。毛泽东同志离开我们已有七个年头了,这段时间里,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继续沿着毛泽东同志所开创的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我们可以告慰毛泽东同志的是,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高举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完整准确地坚持了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多方面的。从哲学这一角度来讲,我们党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有新的创造。但是,在这样一篇文章里,不可能就我们党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做出全面地概述,只能就最重要最突出的方面加以说明。本文只想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实事求是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