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东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对现代化的概念及评价指标的研究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本文借鉴国际上相关指标,提出以12个指标构置成现代化指标体系,并运用这些指标进行国际比较及其预测:1.综合实力现代化目前国际上最通行的综合实力对比指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广东作为一个省,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代替人均GNP,是可以接受的。表11997年部分国家人均GNP1997年,世界银行对世界133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NP进行了分类,共划分成四个档次,即低收入(785美元),下中等收入(786~3125美元),上中等收人(31…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上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把发展经济作为提高人民生活的一大前提,认为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收入水平才能提高.因此,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就成了衡量人民生活福利的主要指标.但是,经济的增长,就业面的扩大,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既带来了繁荣,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消极影响.首先是大气、水质、土壤和自然环境恶化;其次是在经济高速增长过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根据我国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今后15年经济建设总的要求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显著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使社会生产力有一个大的发展。所以提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认识至关重要。l、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类系。经济增长通常被认为是一定时期内全部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也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简单地认为,经济产量的增加就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由不发达状态转入发达状态,不仅包括了经济增长,而且包括了诸如经济结构、甚至某些制度上的变革在…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劳动力产业结构转变的定量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劳动力产业结构转变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经济发展,不仅体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的提高,而且表现为经济结构持续系统的进步。经济增长推进结构演进,结构演进支持经济增长,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较早注意到增长与结构之间关系,并予以系统研究,得出规律性结论的,首推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科林·克拉克。他搜集和整理了若干个国家劳动力在部门间转移的历史资料,得出如下的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将…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经济实力究竟有多大,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世界银行按汇率计算,199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9亿美元,居世界第9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为370美元,属于低收入国家。对此,外国有关专家提出了种种质疑。他们认为,中国人均GNP高  相似文献   

6.
国民收入和国民产值一切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国民收入,或者,更严密地说,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它衡量整个社会经济的经济活动。国民收入这一概念,对于研究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一类重大问题,是必须具备的。但是,近来有人唯恐单纯的物质生产增长会损害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另辟新路,设法矫正GNP的概念,把它变成一个衡量纯粹经济福利(NEW)的更好的尺度。  相似文献   

7.
统计是认识我国国情的有力武器。要求我国国民了解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知道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总收入(GNI)、国民资产、国民财产、国民财富等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总量指标。党的“十六大”和十届全国人大胜利召开,宣布了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国国民理解小康标准,知道人均GDP、人均纯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等指标含义。统计是认识世界的有力武器,要求我国国民了解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知道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总收入(GNI)、绿色(GDP)、购买力评价指数、数据…  相似文献   

8.
按照世界银行图表集法折算,我国的人均GNP在300美元左右,属于世界上最低收入的国家之列。许多国内外经济专家和政界人士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认为这显然低估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当世界银行在其年度报告中宣布中国1991年人均GNP为1950美元,特别是去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1992年中国GNP为1.7万亿美元,人均GNP  相似文献   

9.
余芳东 《统计研究》1993,10(3):67-70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下简称人均GNP)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也是国际组织决策的重要依据,如国际组织成员国交纳会费、取得各种优惠条件的多少(优惠贷款,外国援助等),均取决于一个国家人均GNP的高低。人均GNP的国际比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各国公布的人均GNP资料是以本国货币(以下简称:本币)单位表示的,无法进行直接比较,需要应用一定的方法转换成统一可比的货币。货币转换问题,是人均GNP国际比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日消耗系数变动趋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看 ,工业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 ,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各产业部门中间需求与中间投入比重的大幅度上升。这是工业化时期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钱纳里在对多个国家工业化时期结构变化的研究表明 ,当人均国民收入由 140美元 (1970年美元 )上升到 2 10 0美元时 ,总产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 31个百分点 (增加值不变 ) ,主要是由中间消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增加 32个百分点所致 ,而中间消耗比重的提高又主要是对工业制造业的中间消耗增加 2 9个百分点所造成的 ① 。可见中间需求的增加 ,尤其是对制造…  相似文献   

11.
上海农村城市化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城镇化发展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特别是非农产业大幅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银行1988年各国的发展数据显示,国际上人均GNP达到320美元(低收入国家)、1380美元(下中等收入国家)、1930美元(中等收入国家)、3240美元(上中等收入国家)和17080美元(高收入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5%、56%、58%、62%和78%.1997年上海市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但城市化发展水平与上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除上海是一个城市不宜与国家直接相比外,郊区城镇化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反映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各项指标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综合指标的相关系数都比较高,并且相关系数的可信程度都在99%以上.这表明农村经济发达程度是决定农村金融发展水平高低的首要因素,其经济学逻辑比较简单,农村经济越发达(人均GDP↑)→农民增收能力越强(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越强(人均税收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经济环境不断改善→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信贷供给↑,金融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13.
据上海市统计局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1997年本市国民经济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市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首次超过3000亿元,人均GDP在全国率先突破3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水平阶段,按1980年可比价计算,人均GDP提前三年实现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标志着上海经济由此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人均GDP3000美元是个什么概念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演进的过程,人均GDP只是一个标志性的信号,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和国际地位。近年来,国际比较中用得最普遍的是世界银行的划分方法,它按照人均GDP水平将国家(地区)划分为四类:低收入(725美元以下)、下中等收入(725—2895美元)、上中等收入(2895—8956美元)和高收入(8956美元以上)。按照此划分,上海已从下中等收入步人上中等收入阶段。另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4.
一、国际比较项目的历史概况最早用购买力平价进行国民生产总值国际比较的是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即现在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的前身).50年代初,该组织就开始研究其成员国人均GNP的比较.60年代,拉美经济委员会和经互会也分别进行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比较的尝试,鉴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国际比较有重要意义,1965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十三届会议建议,对GNP国际比较的经验进行研究.该项研究于1967年开始进行,1968年提出了《生产、收入和支出总量的的国际比较》的报告.该报告建议选择若于个国家进行实际比较,以便进一步推广.联合国统计委员会采纳了这项建议,确定为“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me,简称ICP).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的设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一、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的缺陷及原因 (一)缺乏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分析 很明显,现存统计指标主要是依据经济增长的涵义来设立的,主要围绕反映经济增长的数量方面,缺乏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描述.如以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指标来反映经济增长情况,存在着以下严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韩国近几十年的发展举世瞩目。1970年,韩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270美元。1980年则达到1630美元,1992年已高达6790美元。1980—199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8.5%,远远超过同期日本(3.6%)、新加坡(5.3%)和香港(5.5%)的增长速度。韩国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正确的产业政策是推动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鞠霞  王军  褚敏芬 《浙江统计》2005,(10):39-40
医疗费用的水准及其变化过程主要取决于其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若低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速度,其医疗卫生事业必滞后而影响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然而若高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速度则使政府难以负荷,社会、民众不满.  相似文献   

18.
进入九十年代,上海整个战略性地位发生了变化,发展与改革从全国的后位走向前沿,经济格局实现了重大转变,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增强,运行质量整体提高,1997年上海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3000美元,为上海九十年代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和2000年人均达到5000美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新特点和新趋势上海在整个九十年代的发展与改革中,呈现出了七大显著的特征和新趋势:特征之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相统一,经济抗波动能力不断增强。从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国民经济连续七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比八十年代社会增长水平高了近1倍,1997年,经济总量规模比1992年翻了一番多,全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5万元,比1992年扩大了2倍。按目前汇率计算突破3000美元。增长结构从原来依靠第二产业逐步转向第三产业。经济抗波动力能力的增强成为九十年代上海最突出的标志之一。八十年代,上海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状况是,先于全国周期性波动回落和后于全国经济周期性上升,上海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下世纪初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更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体制基础。一、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2000年,按1995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从576万亿元增加到85万亿元。“九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实际年均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4…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民收入和生产帐户中的企业存货变化(CBI)是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的组成部分,它是以现期价格估价的企业存货的实物量变化.存货估价调整(IVA)是企业存货变化与企业存货帐面价值变化的差额.它把按历史成本估价的存货转换为按重置成本估价的存货.前者是企业核算的估值概念;后者是美国国民收入和生产帐户的估值概念.存货估价调整计人企业利润和非农场业主的收入,以便使按生产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同按支出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