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1.我在拙作《信仰论纲》中曾提出:信仰标示着主体精神意识状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一面,那么怀疑则标示着主体精神意识状态的间断性和发展性的一面。要保持主体信仰的合理状态,就得在这种连续性和稳定性与间断性和发展性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为此本文试图探讨这种张力的结构。这种张力的结构可以简单地图示如下:  相似文献   

2.
行政强制执行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相对人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有关国家机关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法定义务或是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法制制度。从根本上看,任何法律制度的设计及其应用都是以实现一定的法律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因此,从价值角度分析、探讨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对于设计和完善这一制度至关重要。一、安全与效率:行政强制执行制度中相互冲突者的基本法律价值法制制度必须关注一定的法律价值,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所关注的法律价值主要有两种:一是安全;二是效率。所谓安全,是指保障社会和社会成员的权利不受各种威胁之侵…  相似文献   

3.
论实用信仰与道德信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信仰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文化理论问题,而且,信仰有许多种的类型,本文仅论述实用信仰与道德信仰问题。一、实用信仰从哲学上溯源,最早提出“实用信仰”的是康德。康德在他的三大批判之一《纯粹理性批判》之中,明确地把信仰划分为实用的、教义的和道德的三种类型。所谓实用的信仰,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就是虽然缺乏全然的知识根据,但有主体自身的“确信”为保证的支配人们日常行为的信念。由于这种信仰与主体任意的偶然的目的有关,因此只是一种“具有偶然性的”信念。康德非常形象地举例说:“医…  相似文献   

4.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叶金宝先生所著《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提出“和”从本质上既表征为一种客观状态,也表征为一种理想境界。“和谐是指任何两个或多个相区别的事物之间的一种良好或最佳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宗教结构与神系研究学术界对于宗教中的崇拜对象──神灵体系的研究可以说源远流长。现代宗教学的创立者,著名东方学家麦克斯·梁勒就曾说:“在一般的语言里,我们所使用的宗教一词至少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指信仰的对象,其次指信仰的力量,再次指信仰的表现,即在崇拜行为中的表现”①。在这段话中,缨勒将‘信仰对象”放在首位,是有深刻原因的。从人类历史看,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在对不同宗教的认识与理解中,信仰对象总是最能激发人们兴趣的观察目标。在古代许多旅行家的游记、见闻中,可以发现他们对于异邦宗教的认识、描述差…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重建之信仰的人的发展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转型时期的信仰重建问题是人们颇为关注的理论问题。信仰重建既可以是对原有信仰(包括信仰对象)的否定;也可以是对原有信仰根据时代的条件和要求作新的理解和解释;更可以是对过去所持有的信仰状态本身作更为科学的理解、规范乃至于重新构架。信仰的本质是人们在知识的基础上用以把握和持有人生最高境界和社会最高理想的自我超越(科学信仰)。这种超越不同于一般的超越,它是一种二级超越结构,即先由“原发点”向“一般超越目标”超越,再在此基础上向“终极超越目标”超越。可以把这种二级超越理解为“立足于现实的终极…  相似文献   

7.
建设良好的校风,体现了教育规律,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是提高中学德育实效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中学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是一种创设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良好校内心理环境;它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次的含义是指一般的良好风气。所谓风气,就不是个别人、个别事、个别现象,而是当形成了带普遍性的、重复出现的和对稳定的行为心理状态,成为影响整个学校生活的重要因素时,才具有“风”的意义。第二层次的含义是指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气。在学校创设的许多风气中,最具有特色、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与民间信仰有关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认为价值中立的“民间信仰”与贬义色彩浓厚的“封建迷信”这两个词不能划等号,民间信仰中虽也存在着“一般的迷信”,但属于次要部分;民间信仰是一种信仰形态,从严格意义上看,民间信仰不属于宗教,但就广义而言,民间信仰也是一种宗教现象,出于研究工作的现实需要,不妨把民间信仰解释为“准宗教”.  相似文献   

9.
16.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总量均衡与结构均衡?所谓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生产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所谓社会总需求是指全社会财力所形成的对社会最终产品的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通常所讲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均衡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二者的总量均衡,二是指二者的结构均衡。所谓总量均衡.从价值形式看,就是社会供给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额等于社会所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额。从实物形式看,就是社会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等于社会所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总量。…  相似文献   

10.
接受张力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接受张力论刘月新(湖北宜昌师专)张力(tension)原系自然科学中的一个术语,指事物之间与事物内部存在的力的运动造成的一种紧张状态。“新批评”派将此术语率先引入文学批评领域,用来分析文学作品的本体结构,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认为,诗歌语言有两个...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把信仰、理想和信念看作是一回事,用信念直接代替信仰。把信仰等同于理想,这是一种误解。当然,信仰也不是不可琢磨的东西,那么,信仰到底是什么呢 ?总的概括起来说,信仰蕴含并展示着现实与理想、个人与社会、非理性与理性三大关系。古往今来,信仰都是努力寻求并保持现实与理想、个人与社会、非理性与理性之间的最佳张力状态。从理论上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一个内在统一的观念体系,具体到个人而言,集中地熔铸、内化为信仰,并以之为中介具体地支配着人的行为。  一、信仰的概念  首先,信仰不等…  相似文献   

12.
朱斌 《新疆社会科学》2011,(6):100-105,158
敦煌艺术主要是一种宗教艺术,体现了坚定的终极信仰精神。然而,它也有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的一面。这是一种充满张力的宗教文化精神:既追求终极信仰又关注世俗体验,既神秘而虚幻又真切而现实。这种张力充盈的宗教文化精神,至今仍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当代艺术的敦煌题材创作应该继承并发扬的一种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所谓政治文化,是指社会政治群体成员中所具有的特定政治行为模式,它包括这些社会政治集团的成员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成员以及通过成员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和学习所产生或遵守共同的观念、信仰、价值和政治态度。根据政治学的观点,每个社会政治集团都有自己特定的物...  相似文献   

14.
所谓价值,从哲学的角度讲,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一定需要。换言之,也就是客体的功能和属性对主体的有用性和有益性。诉讼法的价值是指诉讼法这一客体对作为主体的个人、集团、阶级、社会和国家的积极有益作用。这种积极有益的作用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精神的;可能是工具性的,也可能是自身所固有的。诉讼法的价值问题是近几年来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关于诉讼法价值的各种学说形形色色,大别之有两种:程序工具主义与程序本位主义。程序工具主义只承认诉讼法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施实体法,诉讼法只有借助实体法的实施才能体现…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文学论争出现了不少热点问题,其中文学主体论、本体论和价值论被称为新三大论。本文想就文学价值论问题做些理论上的思考与探索。限于篇幅,文章主要阐述以下两个论题:新时期文学价值论危机及关于建相马克思主义文学价值论体系的几点看法。一、新时期文学价值论危机:所谓新时期文学价值论危机有两重含义,一指新时期文学本身的危机状态;二指新时期文学价值理论上的危机;二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因果联系。新时期文学价值论危机(以下简称危机),在我看来,首先是现代主义的危机,是新时期文学在现代主义各种文艺思潮影响下出现的文…  相似文献   

16.
试论道德信仰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信仰是个体的终极价值追求和精神寄托,是人们超越狭隘自我利益、形成社会凝聚力的内在动力和源泉。信仰的失落标志着整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混乱,导致个体灵魂的空虚、生活的杂乱和社会生活深层次的无序状态。从本质上看,良序社会的道德信仰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张力,但是在基本价值取向上应当具有内在一致性,也就是说,在核心价值层面二者之间具有相当大的趋同性。问题是,当社会转型使原有价值体系崩坍、道德信仰失落时,依靠政治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能否重塑道德信仰,并以此弥合二者之间的巨大裂隙,这是现时代我们面临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总结建国以来经验教训所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也是我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这个问题,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一) 为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精神文明,就有个正确认识两个文明的关系的问题。 人类文明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所谓物质文明,指的是物质生产和生活条件的进步状态,主要表现为劳动工具和技术的  相似文献   

18.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有其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功能对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和满足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由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部分构成。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方面所构成的价值属性。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立足于促进人的发展。我之所以提出这一观点,是因为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变化、有纪律的社…  相似文献   

19.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语言片断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理解。歧义的形成涉及语言学各个方面,给英语教学和言语交际带来许多问题。结构歧义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歧义现象。从图形一背景理论视角,通过言语交际中实例的分析,对结构歧义进行认知理解,有助于英语教学和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20.
文化"公共性"的视野与个体生存意义根基之探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信仰缺失为标志的整体性的"终极关怀"的失落和深刻的生存"意义危机",是当前中国社会精神生活领域的严峻现实;形而上学的被彻底流放和遗忘,使整个社会充斥着不无厚黑的所谓生存智慧、处世技巧,以及苟且偷安的自我保护术甚至还有损人利己的阴毒和狡诈,导致文化"公共性信念"、社会价值"信仰迷失"与个体价值"信念危机";无疑,共同的意义世界、价值信仰以及共同的文化信念,是社会迈向文明历程中的极为重要的心理基础和文化保证;从学理上讲,此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从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作为理想、价值信仰-信念的对象并决定着、支配着理想、价值信仰-信念的我们社会的本位价值观念与价值归宿定位的明晰化问题;二是对经济利益-功利的追求是否必然导致信仰的缺失和信念的茫然,即对经济利益--功利的追求--个人的日常生计能否与社会的最高理想和终极价值信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