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宁医学院2006级新生心理健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辽宁医学院2006级本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期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辽宁医学院2006级新生进行调查,选取1 286人进行心理问卷测试,并对筛查出的学生进行个别访谈。结果:(1)本校新生强迫、焦虑、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显著高于常模。(2)SCL-90因子分≥3分的检出结果显示强迫症状4.0%、人际敏感3.7%、抑郁2.3%分别排在前三位。(3)女生在恐怖因子上显著高于男生(t=3.40,P<0.01)。结论:辽宁医学院2006级新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004、2005年新生心理测试结果出发,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分析了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不仅为今后大学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而且指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成新生适应大学环境的最有效措施,并对如何搞好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浅议大学新生的心理辅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地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为了使新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的生活 ,应根据心理特点 ,开展多层次的心理辅导工作 ,做好大学新生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4.
大学新生SCL—90测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晓红 《云梦学刊》2003,24(3):85-86
采用SCL-90量表对某院1173名2001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测查、研究,结果表明,2001级新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心理症状检出率为9.46%。女生恐怖、抑郁、焦虑因子分高于男生。来自农村的新生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精神性因子分高于城镇新生。非独生子女的人际敏感、抑郁、强迫和恐怖因子分高于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5.
明确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应激源,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有成效地提供心理干预措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200名大学生发放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CE)发现:一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应激源从高到低分剐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受惩罚因子、健康适应、其他、丧失因子。二是独立学院与本部学院的学生在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其他及应激源总分上都显著高于本部学院。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不良作为一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结合SCL-90量表对海南省高职院校大学新生进行心理调查发现,有十分之一的被调查学生,在心理健康上存在一定的不良问题。尤其在强迫、恐怖、偏执等因子上与正常人群有明显差异,但是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其人际、抑郁、焦虑等因子水平明显的较缺乏锻炼者更接近于常人。结论认为,通过针对性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有助于预防和疏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西藏大学理、文、经管、工、外语在校大学新生为被调查对象,对藏、汉族大学生人际交往、学习、情绪、躯体症状做了初步的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程度总体状况良好,但在人际交往、情绪、躯体症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多样化、本土化和校本化,使大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处于全面发展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8.
在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新生适应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首要环节,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高校心理咨询服务不能满足需要之间的矛盾,使得大学生社团在新生适应教育中的作用尤显突出。因此,应充分认识大学生社团在新生适应教育中的作用,从社团自身、学校管理和社会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在新生适应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辽宁医学院2005级至2009级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发展趋势,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辽宁医学院2005~2009级6 487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偏执因子检出率逐年增加;女生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敌对和偏执因子显著高于女生。结论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应大力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状况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大学新生入学后的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习特点等变化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与教育对策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状况及其教育对策的分析,对于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也有助于大学新生尽快的适应环境,轻松的工作,愉快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以农业院校1889名新生为被试对象,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测验和SCL-90量表,考察大学新生人格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①大学新生敏感性、幻想性、忧虑性、紧张性较高,而乐群性、独立性较差,恃强性较低;②户口类别、专业是否农科、专业满意度等变量对大学新生的一些人格特征具有显著影响;③家庭教育方式与家庭关系对大学生人格形成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④大学新生人格特征中的乐群性、稳定性、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等因子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家校合作模式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新生入学后,由于大学生活、学习环境与高中生活、学习环境之间存在许多差异,因此上学之初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易暴露.除非学生主动提出要求,否则学校辅导员很难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此时,通过向学生父母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重庆地区在校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新的思路.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大学生进行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刻板性有着显著负相关;(3)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的灵活性有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与自我灵活性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学生;(4)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心理症状的变异量.结论:自我和谐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问题解决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文章探讨当前大学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对提高当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旨在从根本上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后南昌大学医学院四川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汶川地震两周后南昌大学医学院四川籍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结果汶川地震后四川籍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P均〈0.05),消极应对方式与躯体化、强迫因子呈正相关(P均〈0.05);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社会支持总分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汶川地震后,四川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前提。然而,由于社会、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体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他们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特点是:政治价值观复杂多元,信仰趋向自由化和多元化,人生价值趋向迷茫、功利思想严重,职业兴趣不明确,而在择偶问题上则较成熟。解决这些问题,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进行教育引导,同时应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分阶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琼州大学新生心理素质调查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琼州大学 6 92名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 ,通过分析研究 ,指出琼大新生的心理健康整体素质较好 ,并表现出性别、专业的特点 ,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调查为研究琼大新生心理素质状况 ,早期发现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卫生保健服务和预防治疗心理疾病以及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 ,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治医学院2004级新生的问卷调查发现,该校新生的SCL-90量表因子方面远高于全国常模,表明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应提示管理工作者关注。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民和县少数民族残疾人心理状况比较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春子 《兰州学刊》2009,(Z1):113-115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青海省民和县84例农村少数民族残疾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少数民族残疾人在总分和十个因子分上普遍高于全国正常水平,说明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不同民族之间比较发现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差异。不同性别分类也显示存在差异,女性得分高于男性。本文旨在对此项调查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应付方式对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我们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一般心理健康问卷,对太原市521名大学生村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女生求助得分明显高于男生,男生在躯体症状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焦虑因子得分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自责和幻想对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健康水平的躯体症状、焦虑和抑郁三个维度及总分都具有最强的预测力。因此,应付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