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庆市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没有小农户的现代化就没有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大庆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小农户的参与,其发展水平也主要取决于小农户现代化发展进程.在此背景下,如何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促进农民增收成为大庆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大庆市要将二者有机衔接需要解决农民组织化水平提高问题、小农户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问题、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问题、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提升问题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2.
土地细碎化、家庭分散经营成为当前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一难题,不少地方政府都在探索创新农业经营的新形式。与推进土地规模流转方式不同,江苏省S县探索出了不改变农民土地经营权的联耕联种农业经营模式,通过发挥村级组织的统筹功能和农技部门的技术下乡,实现分散农户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结合。联耕联种经营模式是一种不排斥小农,包容小农的模式,真正让小规模家庭经营分享到技术推广的现代化成果,并重塑和再造了基层组织的治理责任。本质上,联耕联种是对当前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是发展以分散的小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前人观点和国际经验的评论,本文对农户家庭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讨论。通过进一步分析提出,农户家庭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形式,在我国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小规模、分散化农户家庭经营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局限性,探讨了公司式农业的发展前景。要使农户家庭经营更好地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还需解决发展现代农业“谁来带头”的问题;要将对农户家庭经营的改造提升,同加快农业组织创新结合起来;在重视农户家庭经营的同时,加强对国内外公司式农业发展的趋势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黎锦贤 《天府新论》2024,(1):103-111
中国自农业现代化转型以来,小农生产并没有被规模化经营替代,而是顽强存续着。本文以珠海水产养殖户为研究案例,尝试说明小农户在与规模化经营主体的竞争中,凭借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以下几点优势得以存续下来:通过灵活的农业经营计划,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控制经营风险;家庭劳动力组织形式使其具有高效的农业生产效率;兼业生产有利于其具备充足的非农收入补充。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进一步推进,尽管小农户凭借其组织农业生产过程中具备的独特优势仍能存续一段时期,但其生存环境将会愈加艰难。面临中国小农长期存在的现实,农业政策应适当向小农户倾斜,在土地、资金、市场等要素配置过程中,应注重激活小农户内生性动力,增强农民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农情下,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民族地区小农户众多且相对分散、封闭,尽管传统农业供应链金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业经营户融资约束问题,但农村金融供需失衡依然严重。数字技术与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融合能够有效突破时空约束和信息阻隔,畅通农业供应链,将数字信用转化为商业信用,进而提高融资可获得性。以农业数字供应链金融运行及作用机制为基础,发现民族地区农业供应链金融实现数字化发展存在的现实困境,并据此探寻适于民族地区复制的供销合作社主导及第三方互联网平台驱动的发展模式,充分借助和整合优势资源,可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实现弯道超车。  相似文献   

6.
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已成为国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但目前缺乏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内涵的研究.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是以我国地少人多的资源禀赋为前提,以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为根本,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引领,以现代经营理念和现代经营行为融入小农户为关键,以兼业小农户和离农户有效分化为核心,以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发展为本质,以农业经营现代化、农业结构优质化、农产品品质化和农产品流通顺畅化为目标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深入剖析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根本、引领、关键、核心、本质和目标,有助于弥补目前学界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有助于提高相关职能部门与农业经营主体的认识水平,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一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王瑜 《贵州社会科学》2023,(10):135-143
数字化转型是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进入21世纪以来,在市场作用与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农业进入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时期。现阶段,数字化生态体系对农业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数字化场景支撑。伴随乡村数字化环境的整体优化,数字化正从要素配置到主体能力、从生产决策到生产服务、从产销对接到生产组织化等各层面促进农业多元发展目标的实现。立足“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强化对小农户的数字化服务和培训,提升人力资本与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协同性,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数字化支柱。  相似文献   

8.
“大国小农”建设现代农业强国不仅在实践层面少有先例,在理论层面也缺乏逻辑自洽的共识。我国的基础制度、大国特征、小农农情和文化底蕴,决定现代农业强国建设具有明显不同的价值目标、实现路径和推进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国,既要克服小农模式固有的普遍性缺陷,还面临我国特殊国情农情的矛盾张力和不利因素制约。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强国道路,既要遵循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立足国情农情的具体性和特定性,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共同作用,依托双层经营体制,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统筹国内建设和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农业产出能力、价值创造和分享能力、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兼业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农户十分普遍的兼业现象是二战后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过程的一大特点。兼业的发达与在日本小农体制基础上发展农业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双重结构”、社会保障水平低等日本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现象有关 ,是历史的必然。同时它对于人多地少且小农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冀鹏 《学术探索》2023,(11):87-93
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国家农业治理策略调整的重要内容。随着农业生产环境变化,传统家户为主的农业治理形式难以适应小农户持续发展的要求,基于国家及其代理人进行的外部引导,逐渐促成国家、农户、市场、集体的有效衔接,农业治理权被重塑而形成多中心的混合权力体系,农业治理格局逐渐由传统的农户绝对掌控转向多主体协作的半开放式治理。由此,在不改变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小农现代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乡村土地流转规模与类型的考察发现,基于西方经验形成的关于改造小农的理论体系和规范信念并不能完全搬用到中国农业的现代改造中.在中国人多地少这一刚性结构的约束下,要有效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必须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控制激进的土地流转,依靠村社集体和中间阶层等内生力量进行适度、渐进的土地流转,让多数的中间阶层过上舒适而稳定的生活,进而主动对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与技术进行改造,完成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2.
周艳梅  井百祥 《兰州学刊》2005,(1):144-145,170
有效的经营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它使企业和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但是,如果没有技术创新,农户和企业的收入就难以增长,"利益共享"的机制发挥不了作用,现存的经营模式最终会消失.农业产业化经营由于无处可依托,农业生产将恢复到以前农户独立生产的状态.引导民营科技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发挥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同时,又可以稳定和发展壮大现有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工商资本涌入农业,形成了以贸工农一体化形式开发农业的新景观.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是由于农业科技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农产品市场带来了新的盈利机会,而工商企业具有的组织资源、资本优势使其将“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业各生产环节的盈利机会变成现实.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克服了传统农业发展的约束,改造了小农生产方式,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市场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在现阶段,政府要制定鼓励扶持政策,要转变职能,通过立法和提供服务,保障工商资本在农业有序运行;企业要依据市场特性和自身实力选择进入农业的领域和形式;农户要在与工商企业联合中增强风险意识,提高组织程度  相似文献   

14.
小农户是"大国小农"国情下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体,考虑到农业对于小农户的生活保障功能与生计发展使命,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关键在于破除小农户"信息无能"困境,促成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确保小农户获得维持生产生活与生计发展的经济收益。案例考察发现,政府以培育区域品牌赋能小农户的"衔接"路径具有较为严密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可行性。该路径在充分尊重小农户主体性前提下,通过区域品牌的"市场对接"效应诱导乡村社会的集体行动,能有效实现农业生产要素以及生产关系的内生性重组,并进一步引致小农户经营中现代农业发展要素的自然萌发。培育区域品牌应以资源禀赋为基础,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强化政府投入和支持的同时,促进小农户集体行动。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后,基于当时我国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将“统”视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原子单位和工业向农业提取剩余的载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确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由集体为小农户提供“统”的服务,帮助小农户顺利完成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然而在实践上,集体却未能有效承担起“统”的职能,这激发了实践和理论界寻找外部主体承担“统”这一职能的热情。本文认为,强调小农户的主体地位是认识“统”的基本前提,为构建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现代化社会分工体系,必然要以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推动小农户的组织化,引导并鼓励小农户进行多层次、综合性的“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户家庭经营制度的现代化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营机制方面的一项重要创新.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户家庭经营制度是否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呢?如果不适应,又该如何改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农户家庭经营制度创新的建议及具体的发展思路与配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小农户长期存在是中国农村的现实,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从实践层面来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有农业组织化和农业市场化两条有效途径,但农业组织化衔接存在较大的内生成本和较长的成本收益周期,因此存在最适规模边界,即农业组织化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衔接困境;而农业市场化衔接可以缓解农业组织化衔接中存在的困境,具有更突出的衔接优势。应当在适度发展农业组织化的基础上,壮大并完善农业市场化体系,进而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8.
WTO环境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WTO这一新的竞争环境,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件全局性、战略性大事。本文提出了加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源;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改革土地流转机制,发展规模经营;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四个方面WTO环境下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农户是认识农业、农村、农民的钥匙,是理解和分析小农社会的基础。理论匮乏和现实需求呼唤对当今中国农户进行“再认识”,并以此为基点建构分析框架。从经营规模看,中国农民本质上仍然属于小农,但已被卷入或融入到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化体系中间,社会化水平之高史无前例。传统的经典小农学派已难以充分解释现代农民的动机与行为模式,需要建构新的小农理论范式。当今中国农村和农民处于一个社会化程度高、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且将长期存在的“社会化小农”时期,它有别于传统小农、商品小农和理性小农。这一时期是农户内部急剧变化,农民打破思维定势、突破身份歧视、冲破地域束缚,演化成为社会化、公民化的国民体系成员,荻取国民待遇的关键时期。“社会化小农”的性质、时期、形态定位,将为政府对农民国民待遇的制度安排、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选择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循环型农业产业链模式的选择与构建成为当前循环型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西部地区应根据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及自然生产力。因地制宜,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选择适宜的循环型农业模式。内蒙古奶业循环产业链发展需加强产业协调,科学实施产业匹配;完善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实施农业富余资源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