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萨米族是居住在北欧斯堪的维亚半岛的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群体。近年来,它被逐渐介绍到中国并于2005年与云南傈僳族进行了正式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两个民族问的文化交流对发展傈僳族经济、保护傈僳族文化具有启发意义,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和谐家园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论傈僳族耕土地形态杨光民本世纪50年代前,云南省怒江地区傈僳族的社会形态,据《云南少数民族》一书介绍是:“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农村的阶级已有了分化,但土地占有还不太集中,尚存在着较浓厚的原始公有制及家长奴隶制残余。伙有共耕制是怒江傈僳族社会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3.
怒江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贫困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怒江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贫困问题研究张惠君怒江州位于云南的西北隅,是全国唯一一个傈僳族自治州,州内总人口45.38万人,傈僳族是州内最大的民族,占总人口的51%,怒族、独龙族是其独有的民族。全州民族人口的比重达到92.3%,居全国30个自治州的第四位...  相似文献   

4.
薄荷片推荐:怒江.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井流”腹地,是目前云南正在全力打造的又一世界缎精品旅游品牌,堪称自然地貌博物馆.人类文明处女地.民族文化聚宝盆.生物物种基因库神秘怒江,野性怒江.文化怒江,魅力怒江,怒江正逐步走向山外世界。  相似文献   

5.
傈僳族在中国、缅甸、泰国、印度等国跨界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是历史上寻找经济资源与区域内民族关系紧张双重因素导致的。长期以来傈僳族先民在区域政治格局中的关系和地位,对其民族认同感在历史上的演变产生着重要影响。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和民族之间交往的频繁,促使其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和强化,民族认同感越来越强烈。傈僳族大规模迁徙缅甸等国之后,其民族认同感也经历了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当地族际关系影响下,不断重新调适,并呈现出与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之下的民族意识有一定差异的缅甸傈僳族的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论朱元璋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朱元璋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陈梧桐明太祖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统治后,制定了“威德兼施”的民族政策,他的这个政策,在具体施行中,是视各民族地区的不同情况而有所侧重的。对南方的少数民族,则侧重于“以德怀之”,实行的是以德怀为主的政策。“威德兼施”,招抚为主早...  相似文献   

7.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民族,历史上“百濮”“濮”“僚”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隋唐后他们以“仡僚”“葛僚”“僚”“仡佬”的称谓出现在史书上。现居攀枝花市盐边县的仡佬族主要分布在永兴镇八爱村,人口约230人。盐边县的“永兴”古称“喇撒田”,于明朝嘉靖年间建立集镇,是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驿站。居住在该镇新民村(古称“巴鄂”,也称“八爱”)的仡佬族,自称耶倮。“送年节”是耶倮沿袭至今的祭祀神灵、祖宗、崇拜自然、庆祝丰收、辞旧迎新、保佑平安、凝集族人的传统盛典,是盐边仡佬人最重要的节日。2011年6月被列入四川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政课建设要进一步强化“立德”“育人”功能,坚持以“立德”为本,着眼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加强大学生的理论武装,努力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一步发挥高校思政课在新时代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  相似文献   

9.
傈僳族是一个受基督教文化影响较大的民族。由于历史原因,傈僳族没有高度完善的本民族文字体系,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主要以世代口耳相传为主,它的"以小为美"、"以弱为美"心理的形成相当程度地制约了女性在文化、教育、择业、生存等方面的发展,缺乏一种自我的与主流文化对话的平台。但是在实际婚恋生活中傈僳族女性却以一种或隐或显的话语霸权站在幕后、前台拓展了女性在本民族中的生存空间,获得了应有的女性意识和自我表达模式,共同构筑了傈僳族群体的婚恋伦理价值观,彰显了她们强烈的自我言说内涵。  相似文献   

10.
梁上泉成名期新诗的民俗积累赵心宪梁上泉50年代中期成名之后,一直被海内外文学史家注意,普遍看好其成名期诗作,誉之为“新山水诗”[1],具有“华美的诗美倾向”[2],不太费力“就把时代行进的脚步声带进诗中”[’j,等等。梁上泉有记生活笔记的习惯,几十本...  相似文献   

11.
元以来纳西族与傈僳族社会发展差异原因初探高志英纳西族与傈僳族都是以氐羌为主发展而来的民族群体,语言同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聚居区域相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共同繁衍、生息在滇西北高原的横断山脉地带,两族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自元...  相似文献   

12.
品质行为的总抽象──释《论语》中的“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豫 《齐鲁学刊》2001,(2):20-24
“德”是《论语》中的重要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重要意义。一、“德”是人的内在品质和这种品质所外化的实践行为的总概括和总抽象;二、“德”被孔子视为赖以实现其社会理想的根据;三、“德”的形成要靠主体的修养;四、“德”对中国社会政治思想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志英 《学术探索》2007,1(3):117-121
历史上,长期的迁徙生活使傈僳族的生存环境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从甘青高原沿"藏彝走廊"到川、藏、滇交界地带,又从金沙江河谷迁移到澜沧江,进而到怒江流域,直至东南亚一带。人是文化的载体,人的流动即是文化的流动。由于频繁的战争和游耕经济生活所导致的迁徙使傈僳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其民族文化就一直在流动中断层、积累、沉淀和延续,又在流动中包容、吸纳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由此使自身文化发生嬗变。本文主要以历史人类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探讨傈僳族的迁徙历史对其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即这种高山深谷间的长期迁徙,使傈僳族的传统文化成为不断流动着的文化,由此所引起的文化的封闭而又多元又成为傈僳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14.
老子的道德哲学及其现代道德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中国古代的第一位大哲学家 ,著作《老子》,分上下篇。上篇以“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起首 ,被后人称为“道篇”;下篇以“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开头 ,被称为“德篇”。故合称《道德经》,其“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1。“道”和“德”是老子哲学中的一对极为重要的概念和范畴。“道”是其最高实体和一切哲学思想的来源 ,离开“道”无从谈老子的道德哲学 ,也无以言道家哲学 ;而“道者 ,道之舍也”2 ,《韩非子·解老》中说 :“道有积而德有功 ,德者道之功。”其意即是 :“道指世界本源 ,德…  相似文献   

15.
本文再次讨论郭店楚简《六德》篇的“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指出这段话的确是在讲丧服之礼,但它所表达的父丧重于君丧,与传世儒家文献强调的君丧重于亲丧,恰恰相反。“古礼最重丧服”,因为丧服之礼详尽地规定了“亲疏贵贱之节”。“服莫重于斩衰,时莫久于三年”,《六德》篇与《礼记·曾子问》恰恰在“斩衰”“三年”这个丧服的最高等级上发生了矛盾。《曾子问》的思想更适合了战国中期以后君权的地位日益提升的趋势,而《六德》篇则与《唐虞之道》等篇一样成为被历史埋没的绝响。  相似文献   

16.
耿加进 《北方论丛》2015,(1):114-119
“无为而治”是儒家最重要思想之一,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德治。儒家的“无为而治”,主要是针对最高管理者提出来的。儒家认为,最高管理者除了“德修于己”、“任贤使能”外,不需要亲自去做具体的事。“德修于己”,就能感化被管理者,因为是感化,而非命令,故而可谓之“无为”。“任贤使能”就是用别人来管理,而不亲自管理,不亲自管理就是“无为”。儒家还强调“以人治人”,即根据人的特点有差别地管理,也就是顺性而为,这样,虽有所“为”,而对被管理者来说,却感觉不到管理者的“为”。  相似文献   

17.
宋湘绮 《船山学刊》2009,(3):197-200
词文体离新诗最近,其“弱德之美”蕴涵着问题意识和批判力,其独立于集体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自由精神和原始的民间品格吻合了现代艺术所期待的“体”,“长短句”、“自度曲”与新诗的形式和创作理念遥相呼应,其脱胎于音乐和格律诗的形式原则包含着我们民族诗学乐感的精髓。当代旧体词现代性的发育正促进着使新诗区别于西方诗歌的“现代民族诗形”的诞生,诗体多元化是诗歌发展的历史真相。也是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内七篇奥义”系列的第五篇。继《人间世》对君主专制正面强攻,与伪道俗见全面交锋,阐明“因应外境,间世保身”之后,《德充符》对强化君主专制的孔子正面强攻.与宗法伦理全面交锋,阐明“因循内德,忘形葆德”之旨。作者运用结构分析法.破译了庄子晦藏于寓言人名“伯昏”“仲尼”“叔山”“常季”中的“伯-仲-叔-季”密码.无懈可击地抉发出被旧庄学遮蔽两千年的庄学“葆德”奥义。  相似文献   

19.
从买办到民族资本家的朱志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买办到民族资本家的朱志尧聂好春朱志尧,字宠德,号开甲,1863年生于上海南市董家渡,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企业家。他是从买办转变为民族资本家的典型人物。20世纪初年,在“实业救国”的旗帜下,朱志尧投资创办了求新制造机器轮船厂和其他一系列民族工业,成为近代...  相似文献   

20.
《尚书》首先强调的是君王之德,并要求“德纯一”,力戒“三风十愆”。并提出了君王之德与治政养民的辩证关系,“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揭示了“慎徽五典”、“明德慎罚”等实施“德治”及法、德相济的几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