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化在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的内生化过程。通过构建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化的联立方程模型,运用1997-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法(3SLS)实证检验了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城市化与服务业集聚之间存在正向的互动关系,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且显著于城市化对服务业集聚的作用;本地市场效应、开放型经济都有利于服务业集聚的产生;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在城市化进程中依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劳动生产率与工资关系的脉冲响应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用协整方法研究广东省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的长期关系,并建立了VAR模型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广东省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波动主要归因于其自身的冲击,并且这种冲击对不同所有制单位平均工资的波动影响强度大且持久,远大于平均工资相互间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收益率波动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精算模型比较了收益率波动条件下,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对参与者的经济影响差异,并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现行政策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1)由不同收益率,可确定不同收入群体对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的偏好差异,从而为不同收入水平人群实施替代率结构调整提出分类标准。(2)收益率较低时提高退休年龄,个人账户激励效果强于基础养老金,因此在收益率波动状况下,提高退休年龄并增加个人账户份额不失为恰当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观察数据基础上,描述出生人口性别比周期性波动现象,并对其内在机理做出解释。研究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周期性波动是一个普遍规律,其波动周期与生育间隔相关。正常情况下,周期成分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影响较小并且稳定。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周期成分明显大于其他国家,这与中国强烈的性别偏好有关。周期成分不是影响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主要因素,性别选择行为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尊重出生人口性别比周期性波动的客观规律,关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中长期变化趋势。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拐点"已经出现,在继续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的条件下,出生人口性别比将进入下降过程。  相似文献   

5.
文章构建了用于研究中国劳动力转移波动性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对1978~2009年的劳动力转移进行实证检验,考察了技术冲击对中国劳动力转移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中国劳动力转移存在显著的周期波动性,与产出是顺周期;二是技术冲击可以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部分,尤其是技术冲击能够解释一半以上劳动力转移的波动;三是技术冲击对产出、居民消费、投资和劳动力转移产生了正向冲击,而对就业产生了负向冲击,其中,技术冲击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最大,对产出和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次之,对投资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未来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城市化过程,含碳能源的消费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关系值得权衡。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采用1978~200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中国城市化与含碳能源消费发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协整分析,同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反映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规律性变化。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二期滞后时,具有协整关系。同时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同于发达工业化国家,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不具有理论上的双向因果关系。二期滞后时,城市化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Granger原因,但后者不是前者的原因,对其不具有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7.
在生产力迅速发展 ,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新形势下 ,东部发达地区应高度重视加速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问题。论文以农村生产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上海市郊区为例 ,对与加速农村人口城市化相关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指出近年来上海郊区农村社会经济包括城市化虽已取得很大发展 ,但城市化仍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 ,城镇的人口规模偏小、“分散式集聚”等矛盾也比较突出。论文提出了加速上海郊区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目标 ,并对其可行性作了论证。在此基础上 ,还对近期迅速推进农村城市化应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8.
《人口学刊》2018,(6):75-85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东北人口流动和空间分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发展特点,利用1987-2015年的相关城市数据,运用PVAR模型,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研究工业化、城市化和东北人口集聚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强化了"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个中心城市的影响力,有利于全省人口向四个中心城市集聚。以重工业发展模式和资本密集型投资倾向为特征的东北工业化发展不利于人口的集聚,另外市场化进程缓慢和指令性经济的影响弱化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循环累积效应,导致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影响较弱且持续时间不长。在进一步讨论中,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与PVAR模型一致。目前在东北人口流失的背景下,东北地区应该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资源集聚优势,合理安排产业比例,完善产业布局,确定好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发展关系,促使工业化向更高级阶段发展。此外,还要减少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摩擦成本和协调成本,实现两者的互动协调发展,以便更好发挥人口集聚优势,带动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1年底,我国城市人口比例(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标志着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了一个里程碑意义的高度。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户籍制度的屏蔽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户籍制度越来越表现出束缚性的作用,成为我国现有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一段时间里,统计显示户籍制度背后隐藏的待遇性差别高达47项之多,户籍制度因此一直以来被视为影响现在和将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最重要制度之一,人们对其诟病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期的农村人口城市化与非农化滞后问题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进入转型时期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和非农化总体上比转型期之前明显加快,但是,城市化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与非农化水平,而且进入90年代以后,城市化与非农化都出现了趋于滞缓的新变化。体制型的城市化滞后必然导致非农化转移滞缓。新世纪来临之际,中国必须加快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与非农化的新一轮再推进,大力促进城市化推动型的城乡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A RBC model is built to study labor transfer fluctuation in China. Then an empirical study of labor transfer between 1978 and 2009 is conducted mainly 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technology shocks on the labor transfer in China. The study has several main findings. Firstly China’s labor transfer has obvious cyclical fluctuation, and it is pro-cyclical with output. Secondly with the improved RBC model, the variance of China’s cyclical fluctuation can be mainly explained by technology shocks, and especially over half of fluctuation of labor transfer can be explained by it. Thirdly technology shock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outputs, consumptions, investments and labor transfer, but it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employment.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城镇化演进历程,归纳我国城镇化改革与发展的逻辑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政策启示。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化进程经历了起步、失常、稳定和高速四个阶段,对城镇化趋势和波动分解发现我国城镇化进程主要表现为,中央强制性政策推动下的地方政府非公共利益无序驱动。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应该坚持:一是中央政策要协调好发展需求“拉力”和政策制度“推力”的关系,防止新型城镇化脱离客观规律;二是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扭转地方政府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非社会利益行为;三是地方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从拆迁等强制性推动向诱导性推进转型,诱导性推进要体现公共服务先行;四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镇化进程的自动均衡。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是一个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诸方面全面转变的动态过程,是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居住方式全面转变的过程。本文拟从城市化的涵义出发,简要分析过去中国城市化过程的演进机制,同时认为,在现阶段西部城市化应以创新为起点,其动力有主动力(产业的空间聚集及其现代化)和从动力(如外资的带动、政府行为、人的主体因素影响)之分,从而提出城市化的动力系统框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是关系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须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信息化的"四化协调"原则,分析了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五大偏向问题,提出实现中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需要实施均衡城镇化发展模式、解决城市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问题、鼓励农民工家庭式迁移和就近转移、推进农民工与市民的平权、改变各城市在GDP上的恶性竞争局面。  相似文献   

15.
人口城市化的差别效应和城乡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宝树 《南方人口》2001,16(4):9-12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人力资源开发 ,必须充分注意城市化的城乡差别效应。本文从生育率、文化素质、就业和人口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化的差别人口学效应 ,提出了城市化推动型的城乡人力资源协调开发等观点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以异地化转移的城镇化模式已暴露出众多的问题,这种以人口非家庭式迁移和异地转移为主要特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必须予以改变。通过对中国第三条农村城镇化道路进行探索可知,以企业战略推动的统筹发展型就地城镇化模式能够弥补前两条道路的不足,可以实现整村、全家同步转移,农民到市民一步的转换,具有多元正效应。在就地转移的第三条道路中,个体的搜寻成本、心理成本、交通成本和住房成本明显低于第二条道路中相应的成本,而生活成本和学习成本则相差不大。将个体劳动供给经典模型进行扩展可知,当工作时间相同时,第三条道路的劳动者个体拥有较高的实际收入和效用水平;从家庭效用模型中也可发现,家庭部门愿意提供的就地转移劳动数量要多于异地转移劳动数量,其更倾向于第三条道路下的就地转移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人口城市化水平的特殊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辉 《人口学刊》2008,(2):38-43
20世纪末期,东北地区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超过东北地区工业化水平,也超过全国人口城市化平均水平,但目前东北地区人口城市化明显存在着城市现代化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化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东北地区人口城市化水平超前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现象是我国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特有现象,其特征表现为:从发展趋势看,东北地区人口城市化增长速度放缓;从国内外比较看,东北地区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从城市化质量指标看,东北地区城市经济总量和城市竞争力相对较低。东北地区的人口城市化虚高问题,在制定人口发展战略乃至实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尤其需要深入研究并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人口波动与经济波动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大量研究表明,人口波动与经济波动应该是基本同步的。然而,由于地域间的差异,二者波动不仅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而且存在着一定的时间次序。以贵州高原为研究对象,借鉴经济周期理论和分析方法,将空间差异和时间次序结合起来,研究在高原山地环境条件下人口与经济的时空梯次波动特征及其基本原因,为探索山区人口发展规律,制定贵州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战略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